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8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474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339篇
地球物理   369篇
地质学   812篇
海洋学   222篇
天文学   125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20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本文在分析甘肃河西地区五个台地电场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河西地区地电场的正常特征和几次地震前的异常特征,並指出地电场异常的研究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2.
范志华  毛节泰 《大气科学》1991,15(4):109-115
本文讨论了利用自动太阳光谱仪测量地面的紫外辐射光谱,并进一步计算了NO_2的光分解系数.光谱测量范围为310—375nm.测量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秋季NO_2的光解系数变化在(1—4)×10~(-3)S~(-1),有明显的日变化.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介绍了兰州形变台FSQ—水管倾斜仪1987—1989年期间观测资料的调和分析结果,讨论了潮汐因子的重复性及其对非潮汐变化的监测能力,分析了气象因素对周日波的影响,並将实测潮汐因子与G—B地球模型理论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论述了地理科学中的地图方法和遥感方法的共同特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阐述了二者融合的两个理论问题(地图和遥感图像的综合与图形识别)和技术基础(地理图像处理),提出了为促进二者融合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5.
106.
俞维贤  谷一山 《地震研究》1994,17(2):177-182
本文通过耿马县城1988年11月6日7.2级地震的宏观列度考察,结合县城区的地震地质及工程地质环境的综合调查研究表明:耿马县城北坡北西向断层的存在是造成耿马县城高烈度异常的主要原因;县城场地质因素的地震易损性指数的分区性是造成县城区建筑物破坏强度出于灶区性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7.
中国人皮肤相对湿度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政旦 《气象》1994,20(8):12-16
根据Berglund等人(1983)公式:W=(esk-ea)/(essk-ea),利用大气温度,大气水汽压和皮肤温度的月平均值,计算皮肤相对湿度,并按皮肤相对湿度划分舒适带。结果表明,决定我国皮肤相对湿度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是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大气环流,季节不同,则各因素所起作用有差异。作者以皮肤相对湿度25%-45%表示舒适带,计算表明,我国气候舒适带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08.
The formation of the Mufushan granopegmatit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te Yenshanian multiphase and multistage magmatic activities,More than one generation of beryl and aquamarine occur in different types of pegmatite in the granites.The presence of melt and melt-fluid inclusions strongly indicates a melt-solution character of the pegmatitic magma.Forming temperatures of the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beryl in a Na^ -K^ ,Ca^2 -CO3^2--Cl^--SO4^2- solution ranges from 990℃to 200℃.Aquamarine was formed at 720-180℃.The contents of alkali metals(Na^ K^ )in th ore-formming solution of aquamarine a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beryl,but the contents of alkali earths(Ca) and salinity are higher,The granite was generated by remelting of the basement formation(meta-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Lengjiaxi Group)which also served as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Beryllium in the pegmatite was transported mainly in the form of Na[Be(CO3)2],with part of it being complexed with Cl^- and SO4^2-.During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pegmatite,equilibrium might have been reached in the solid-melt-fluid or solid-fluid system.The intergranular solutions may have reacted with the early crystallized minerals,resulting in potash-feldsparization,albitization and muscovitization during which the ore-forming elements were mobilized and transported in favour of ore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109.
点源两层大地三维地电模型视电阻率边界元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两层均匀大地人工点源作用下的空间电位分布作为基本解,导出了下伏基岩中陷含三维地质体情况下,关于电位的边界积分方程组,用边界单元法解积分方程求得地表电位,从而求得了一定装置下的视电阻率。本文方法的独特优点是积分只须在异常体边界面上进行了测线可以沿任意方向。用联剖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下含球形异常体的ρs曲线,所得结果与其他学者用解析方法所求得的结果一致。用中间梯度法计算下层基岩中含有一长方体,测线  相似文献   
110.
我国大气污染物远距离传输的估计——Ⅰ:轨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1979年1,4,7和10月的1500m高度的测风资料,利用二维流场,计算了通过北京、西安、兰州等10个城市空气块的轨迹。依据轨迹及其终点的分布讨论了不同季节对上述这些城市有影响的污染物的来向及以这些城市为源地的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