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5篇
  免费   2026篇
  国内免费   2960篇
测绘学   1173篇
大气科学   2243篇
地球物理   2323篇
地质学   5185篇
海洋学   1397篇
天文学   431篇
综合类   1152篇
自然地理   117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510篇
  2021年   608篇
  2020年   504篇
  2019年   562篇
  2018年   657篇
  2017年   586篇
  2016年   653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673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671篇
  2010年   784篇
  2009年   666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5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71.
东亚大气环流与埃尔尼诺相互影响的一个分析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李崇银  胡季 《大气科学》1987,11(4):359-364
通过对多年地面气压和500hPa高度等资料的统计分析,本文发现在埃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前一年10—12月和当年1—3月,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都有明显异常,主要特征是东亚有频繁强冷空气活动,且环流异常有由高纬向低纬地区推移的现象.冬季东亚频繁的强冷空气活动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逐渐偏南,造成中、西太平洋信风减弱,可能是埃尔尼诺发生的原因之一。 埃尔尼诺年夏季,由于遥相关机制,东亚及西太平洋中纬地区出现地面气压和高度场的负距平,西太平洋副高位置持续偏南. 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本文绘出了一个东亚及西太平洋大气环流与埃尔尼诺相互影响的模型。  相似文献   
872.
通过分析两个乌鲁木齐冬季层积云个例的观测结果,初步揭示了它发生、发展和消亡各阶段的结构演变情况及云的宏、微观结构情况,得出了有关该种云的发生、发展及消散过程的一些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873.
本实验研究了地壳内对压组合构造和对张组合构造中垂断层蠕滑,破裂错动时对主震断层(底断层)应力积累过程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地震活动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讨论。所得结论如下: 1.当垂断层蠕滑时,对压组合构造中垂直于底断层的压应力增大,它可以延迟主震发生但增大发震的能量;对张组合构造中垂直于底断层的压应力减小,剪应力略有增大,因而可以促使主震发生。2.如果垂断层某一部分为原来锁住的愈合断层或为完整介质,当其突然破裂错动时,可以使对张组合构造中的底断层的剪应力突然增大,同时压应力减小,因此前震序列中这类垂断层上的较大前震可看作底断层上主震即将来临的信号。3.由垂断层破裂前后单轴压力不变和位移不变的实验结果说明了地壳中主震断层应力集中的过程。4.底断层的主震破裂可以使处于引张状态的垂断层上余震发育甚至发生强余震。本文还应用实验结果对前震活动的条带现象进行了解释,这将有助于判定对压组合构造中主震的断层面。  相似文献   
874.
本文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α径迹法在径迹蚀刻、判定、读数方法、误差来源等方面作了讨论,並做了一些相应规定,使α径迹法在地震预报中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还对陇西3.6级地震前α径迹法的观测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75.
矿床中存在着岩浆离熔成因的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矿石和热液改造成因的黄铁矿-针镍矿-辉镍矿矿石。研究证明现在矿石中存在的硫化物均为较低温度条件下的变质产物,并且矿物组合的更替不仅同温度变化有关,同时还受体系中氧逸度和硫离子活度的控制。矿物组合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现有Fe-Ni-S体系低温(<300℃)相平衡图解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原因可能是忽略了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6.
γ测井资料反褶积分层解释法在8411矿床的试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测井资料的反褶积分层解释法具有方法简单,精度高,速度快,分辨能力强,用微机进行计算等优点。作者通过用反褶积法对8411矿床γ测井资料的解释,对视特征参数的选择条件,γ强度底数的确定和划分矿层边界的原则,提出了初步看法。将该法的试验结果与传统的平均含量法和矿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还分析了视特征参数的取值大小对矿层线储量及矿化分层的影响,并讨论了引起线储量相对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877.
The accurate observation of the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of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of clouds and precipitation. In-situ measurement using measuring instruments carried by meteorological balloon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obtain the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particles, which is a supplementary means for aircraft to observe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particles. This observation method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in-situ measure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existing balloon-borne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particles probes, the detectors can be divided into particle impact-sampling sensors, particle imaging sensors, light-scattering sensors, light intensity attenuation sensors and charge measurement sensors. The working principles, key technologies and mai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ypical instrument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detailed cloud structure acquisition, cloud remote sensing method establishment,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physical process research and parameterization, and scientific observation of thunderstorm cloud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alloon-borne cloud precipitation particle detectors was prospected,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technical research and equipment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878.
本文介绍带电收集片测定土等粉末样品的 Ra 含量来找 U 矿的方法,称为 Ra 法。此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可以使用~(210)Po 法曲仪器和铜片,便于推广使用。文中介绍了测 Ra 流程,测定误差和灵敏度.Ra 法在详查和区调阶段的用途。总结了深部盲矿、地表矿化和非矿异常地段上地表的 Ra、Po 和γ异常的特征,指明 Ra 法和 Po 法结合可用于评价异常,提高找深部铀矿的能力。  相似文献   
879.
深部气层和干层的区分是常规测井解释的难题。认识始于实践。本文依据东濮凹陷深层试采资料,建立了两个模式各四个参数的隶属度曲线,进行气层和干层模糊综合评判研究,并用该地区深层试井资料作了检验,效果颇佳。证明模糊综合评判是区分深部气层和干层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0.
陈敏 《地质论评》1995,41(6):571-576
本文根据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基底黄土的粘土矿物组成的微结构及其在分级荷载下微结构变化的研究,论述了排土场基底黄土内弱层的形成机理,提出弱层是在上覆排土压力下由于黄土的微结构变化而形成的演化弱层。并指出弱层的形成是导致排土场失稳滑坡的主要控制因素,这种弱层在新排土场设计时期并不存在,极具隐蔽性,但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在排土增至一定高度后,弱层的形成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否则必将会存在重大滑坡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