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易家林  郭杰  林津  欧名豪 《地理研究》2022,41(4):945-959
国土空间均衡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在“两山”理论与强弱可持续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生态财富与物质财富的二分法,探究国土空间均衡的内涵要义及状态评估模型;其次,通过生态财富与物质财富的特性差异及互动机制分析来探讨国土空间均衡的实现机制;最后,基于具体国土空间单元均衡状态的演进分析,研究整体国土空间均衡实现的可行路径。结果显示:① 基于两种财富的国土空间均衡的内涵即人均物质财富以及人均生态财富在空间上的双收敛,且各空间均收敛于较理想的水平值。② 整体性的国土空间均衡状态将会出现“一均衡、三失衡”四种情形。促进两种财富的良性互动,增强协同效应,减少权衡关系,是实现国土空间均衡的关键。③ 国土空间单元的均衡状态可划分为低等均衡或全面失衡、发展失衡、生态失衡、协调均衡四种,促进各具体国土空间单元向高阶均衡状态演进是实现整体国土空间均衡的可行路径。依循两种财富的互动机制与国土空间单元均衡状态的演进规律来指导具体国土空间单元的开发与保护,有利于实现整体的国土空间均衡。  相似文献   
822.
2011年1~4月,分3个航次对海南岛北部海口湾和南部陵水新村湾的尿素浓度和浮游生物脲酶活性开展调查研究,结合相关理化环境因子,比较分析海南岛南北部近岸海湾冬、春季尿素的可利用性及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1~2月),北部海口湾尿素浓度范围(以N计,以下同)为0.93~4.13μmol/L,显著高于南部陵水新村湾0.38~2.05μmol/L。春季,海南岛南北部尿素浓度均有所升高,平均占总溶解态氮源的含量由冬季的5%~7%增加到24%~30%,变化显著,表明尿素是海南岛近岸海湾不可忽视的氮源。海南岛南北部海湾冬季大部分浮游生物样品脲酶活性低于检出限。春季,海口湾平均脲酶活性为44 nmol/(L·h)±23 nmol/(L·h),呈现近岸入海口水体高于离岸的特征;南部海湾平均脲酶活性升高到21 nmol/(L·h)±10 nmol/(L·h),新村湾养殖区水体的脲酶活性高于陵水湾。水温和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是影响海南岛脲酶活性冬、春季变化的重要因素。冬季,海口湾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显著低于陵水新村湾;春季,海口湾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增长到5.09×106个/L±7.45×106个/L,冬、春季变化显著。海南岛南北部硅藻和甲藻细胞丰度冬、春季的变化均与硝酸盐和DIP负相关,而与脲酶活性和水温正相关,尿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南北部细胞丰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23.
大亚湾海域尿素与浮游生物脲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10~2011年间分4个季节,对大亚湾海域尿素浓度及浮游生物的脲酶活性开展调查研究,结合相关理化环境及生物因子,分析大亚湾海域尿素的可利用性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区尿素浓度变化范围为0.81~8.54μmol N·L-1,夏季尿素含量最高,达4.32±1.65μmol N·L-1;冬季含量最低,为1.57±0.49μmol N·L-1。夏、秋季节有很多站位尿素水平甚至超过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含量1~3倍,表明尿素是大亚湾海域浮游植物生长不可忽略的重要氮源。较高水平的尿素主要分布在养殖区和靠近陆地的近岸海域。浮游生物脲酶活性在秋季最高,平均达61.0±33.6nmol N·L-1·h-1,冬、春季脲酶活性常低于检出限。在秋季,浮游生物脲酶活性与甲藻密度密切相关。脲酶已被证明是大洋中浮游植物水解尿素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尿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亚湾甲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824.
35GHz云雷达反射率因子数据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气非云粒子(气溶胶、昆虫、悬浮物)以及雷达元器件固有噪声,是影响云雷达定量探测大气云层宏观以及微观产品的重要因素。为了剔除云雷达基数据中的散点噪声对数据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偏振8.6 mm云雷达资料,基于模糊逻辑识别地物的方法分析雷达散点噪声、气溶胶以及大气云粒子的反射率因子回波的统计特征,通过统计的特征值对反射率因子进行分类,保留正常回波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区分云粒子回波和非云粒子回波,提高云雷达反射率因子的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825.
长塘岭钨多金属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区W、Sn、Bi等高温成矿元素异常强度低,规模小,吻合性差;而Mo、Pb、Zn、Cu等,尤其是Mo的异常强度高,规模大,且吻合性较高,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该区成矿元素异常主要受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二云母钾长花岗岩的接触带控制,为含矿热液沿不同岩性接触带充填交代引起的异常。  相似文献   
826.
Yanjiahella gen. nov., a distinctive fossil taxon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Yanjiahe Biota in Yichang, Hubei Province, is characterized by: 1) an overall body plan composed of a stalk and a calyx (also arms in some species); 2) a stalk with closely spaced, transverse wrinkles and a medial, longitudinal ridge; and 3) a calyx preserv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radiating striations, as well as a probable madreporite in some specimens. Three species that can be assigned to this genus, which are Y. ancarpa sp. nov., Y. monocarpa sp. nov., and Y. biscarpa sp. nov. Yanjiahella is comparable to certain echinoderm taxa in terms of morphology and some biological structures, which might indicate the early evolu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ancestral echinoderm lineages from the early Early Cambrian Yangtze Platform. The discovery of putative echinoderms in the Yanjiahe Biota provides significant clues about the origin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deuterostome phylum Echinodermata.  相似文献   
827.
冷泉活动区气泡羽状流数值模拟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南海气泡羽状流赋存特征为参考,本文继续研究冷泉活动区气泡羽状流的地震响应。为使羽状流建模方案更合理,根据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时其半径的变化情况,修改原建模方案,重新建立了羽状流水体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得到了羽状流炮集地震记录,单炮记录上显示出明显的散射波场特征和模型的周期特点。通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炮集地震记录,得到边界收敛效果较好的成像剖面,且成像精度较高。以上研究又一次奠定了羽状流地震响应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也逐步探索出更适合羽状流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为识别羽状流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28.
为研究磁化率在沉积锰矿床中的应用,对广西下雷锰矿床的钻孔岩心进行了磁化率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含锰岩系中矿层磁化率与围岩磁化率明显不同,通常碳酸锰矿磁化率值比围岩要高出1~2个数量级,而围岩中硅质岩、灰岩、泥岩的磁化率无明显差异。磁化率可作为野外快速判别含锰岩系的代用指标。通过讨论下雷原生碳酸锰矿的磁化率异常,认为碳酸盐矿物磁性很低,对磁化率的贡献极小,磁化率异常高值指示与其伴生的铁质矿物;碳酸锰矿中含有磁性矿物,其磁性强弱决定了矿层磁化率的大小;黏土矿物中的绿泥石可吸附含铁的强磁性物质,绿泥石及其含量是影响碳酸锰矿磁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9.
北京张坊岩溶地下水库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属半开放式山前浅埋岩溶地下水系统,其补给条件好。文章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域构造应力场、水动力场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张坊水源地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岩溶地下水库,区内岩溶水的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富水性不均匀。拒马河自西北向东南纵穿整个水源地,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蓄创造了条件。区内拒马河平均年径流量在五渡以上为7800×104m3/a,地下水可采资源为2330×104m3/a,年内最大可调蓄库容为4690×104m3/a。张坊应急水源地和拒马河河水具备联合调蓄条件,二者结合可满足年平均供水1~1.2×108m3/a。  相似文献   
8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