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469篇
测绘学   166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973篇
海洋学   21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31.
The Tarim Basin is a typical superimposed basin in which there have occurred multiphase adjustment and destruction of the reservoirs. The widely distributed asphaltic sandstones of the Silurian are the very product after destruction of the reservoirs. Studies show that the Silurian asphaltic sandstones distributed in both the middle and western parts on the basin are controlled chiefly by the Caledonian oil source area and by the Tazhong, Tabei and Bachu uplifts, wherea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sphaltic sandstones on local structural belts is controlled by the reservoir's sedimentary system. Vertically, most of the asphaltic sandstones are under the regional caprock of red mudstones and the upper sandstone section of compact lithology.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hydrocarbon destruction in the early stage and the influence of hydrocarbon recharge in the late stage, the asphaltic sandstones and oil-bearing sandstones in the Tazhong area can be vertically divided into the upper and lower sections and they have an interactive distribution relationship as well. Asphaltic sandstones exist not only in intergranular pores but also inside the grains of sand and between the crevices, proving the destruction of early reservoirs due to uplifting. The existence of asphaltic sandstones over a large area reveals that the large-scal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destruction of hydrocarbons in the Craton area. The destruction caused a loss of the reserve resources of the Palaeozoic amounting to nearly 13.3 billion tons. Asphaltic sandstones formed after the destruction of oil and gas may serve as an effective caprock which is beneficial to accumulation of hydrocarbons and formation of the pool sealed by asphaltic sandstones in the later stage.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arly Silurian hydrocarbons depends on the stratigraphic burial depth. The deep part under the northern slope of Tazhong is an area favorable to search of undestroyed Silurian oil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32.
济南-济阳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济南—济阳研究区内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元素的丰缺、土壤质量及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基于能量平衡的蒸散发遥感反演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基于能量平衡方法遥感反演蒸散发的计算模型。采用经验、半经验公式反演计算了模型中各参数。利用提出的净辐射折算系数、波文比,结合Sequin和Itier理论推导了日蒸散发量计算的经验模型,并考虑了温度对瞬时蒸散发量的的影响,提高了全天蒸散发量计算的精度。对于不同地区只要调整净辐射折算系数便可解决由蒸散发瞬时值求算全天值的困难。通过对黑龙江省进行数值试验,证明该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可为旱情监测系统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以全国水环境数据库的监测记录为第一手资料,以各大流域片为单位,从宏观上介绍了各大流域片的水质总体概况,包括各类水质所占比例、污染水质的超标物类型等,基本反映了我国各大流域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质状况以及水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总的来说,我国的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流域片.  相似文献   
35.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动力学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白云凹陷构造演化史的研究对在白云凹陷开展油气勘探和深水沉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断裂与沉积结构平面和剖面特点的分析,结合岩浆活动特点,文中提出白云凹陷是一个复式地堑,推测这种结构特点与凹陷下地壳的强烈韧性减薄和颈缩变形有关,表现为热岩石圈的伸展。其发育机制推测与白云凹陷位于构造转换带上有关,特殊的构造位置使白云凹陷成为强烈构造变形区,岩石圈地壳强烈减薄,伴随伸展过程和地幔上涌,脆性地壳或上地幔中部分熔融物质的出现导致岩石圈强度的急剧降低,在区域伸展应力场下以韧性流变方式减薄。岩浆在构造转换带下聚集并发育主岩浆房,由于白云凹陷南北边缘没有发育正断裂系统,岩浆主要沿垂直伸展的方向运移,因此在珠琼运动一幕和二幕南南东向伸展应力作用下,岩浆向白云凹陷的东部和西部运移至北西向基底深大断裂处,那里由于北西向断裂表现为左行张剪性质而成为压力较低的地区,从而成为岩浆上涌和侵位的地方。在岩浆聚集的地区,活动岩浆体附近的脆性变形被分散的韧性变形所取代,因此在凹陷的东北和西南两个角上,发育了张性和张剪性小断裂群,由于热岩石圈弹性较差,白云凹陷长期持续沉降。白云凹陷的断裂活动和沉积演化史还受到南海海盆扩张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设计了一种低压多回路综合监测系统,它包括用于采集现场数据的传感器以及具有ZigBee通信功能的数据采集节点.数据采集节点能够通过传感器获取现场数据信息.数据采集节点通过ZigBee通信网络与数据网关连接,数据网关通过数据线与便携PC连接,便携PC能够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该系统有如下优点:可同时对多个回路的电参量和开关状态实时监测,方便对电网潜在问题进行分析排查,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具有很强的便携性,下层数据采集网络采用ZigBee架构,采集点数量多,可轻松增加节点数量,无需布线,便于现场多回路监测装置的快速部署搭建.  相似文献   
37.
结合模平方的双树复小波变形监测数据滤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变形监测数据的去噪问题,该文在分析离散小波变换去噪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平方的双树复小波变形监测数据滤波方法。该方法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完全重构、近似平移不变性和较好的方向选择性等特点,通过最小尺度空间的小波系数得到噪声强度,并结合模平方处理法确定各层的阈值,经重构阈值处理后的各层小波系数即得到去噪后的信号;经算例,并与传统离散小波变换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分解效果优于传统离散小波变换,能较好地表现出细节部分的频率信息,使变形信号的周期性变化特征更为明显。该方法去噪更彻底,进一步提高了消噪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作为变形监测数据降噪处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8.
为了更好地与生态环境及灾害地质紧密结合,第二代全国区域地质志编制项目规定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图为必编图件之一。图件内容包括第四纪地质体的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和地貌成因形态组合类型、活动断裂及海侵范围等重要地质内容,同时,附第四纪地质-地貌典型剖面和重要的地貌景点。图件特点:(1)图件的地理底图是首次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灰度图作背景;(2)第四纪地质内容与地貌成因形态类型同编为一幅图;(3)第四纪地质体的面色用成因类型色表示;(4)地貌部分划分了不同级别成因形态类型和有特色的微地貌景点。总之,图面有立体感,地形高差明显,层次分明,色彩鲜艳,是一幅崭新的图件,可供防灾治理和地质旅游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9.
浙西北平水铜矿细碧角斑岩成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浙西北平水铜矿赋矿围岩双溪坞群平水组细碧角斑岩中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显示锆石Th/U比值为0.42~2.28,明显高于Th/U比值小于0.1的变质成因的锆石,为典型岩浆成因锆石。几乎所有的锆石颗粒样品都投影在谐和曲线上及其附近,细碧岩年龄加权平均值为(952±5)Ma(n=18,MSWD=0.19),角斑岩年龄加权平均值为(954±8)Ma(n=15,MSWD=0.51);结合锆石自形、发育岩浆环带等特点,该年龄是平水组细碧角斑岩的形成年龄。结合前人研究及地质事实,本次研究确定双溪坞群平水组细碧角斑岩的成岩年龄为新元古代(950 Ma左右);认为江南造山运动发生的上、下限虽还没有最终限定,但它东端的造山运动很可能介于1.0~0.9 Ga;钦杭成矿带北东段地区有寻找同类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40.
CO2加富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大气中CO_2浓度升高引起的海洋酸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本研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以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CO_2加富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产毒特征的变化。调制叶绿素荧光结果显示,CO_2加富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最大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 ETRmax)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Fv/Fm、r ETRmax均降低,对半饱和光强(Ik)、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α)却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说明CO_2加富能促进塔玛亚历山大藻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提高其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和相对最大电子传递效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果显示,该株塔玛亚历山大藻主要产漆沟藻毒素1(GTX1)、漆沟藻毒素4(GTX4)、N-磺酰氨甲酰基毒素(C1)及N-磺酰氨甲酰基毒素(C2)四种PSTs毒素,CO_2加富不改变主要麻痹性贝毒(PSTs)的种类组成,但能显著提高氨基甲酸酯类毒素(GTX1、GTX4)产量(P0.05),而降低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C1、C2)产量(P0.05),说明加富能使塔玛亚历山大藻所产毒素发生转化,进而影响藻细胞的整体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