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464篇
测绘学   164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973篇
海洋学   21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51.
金湖凹陷西斜坡油气运移分子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非烃技术、多馏分绝对定量技术,在分析苏北金湖凹陷原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油源对比的基础上,重点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在岩-油、油-油运移中的分馏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对骨架相似的另两类杂原子化合物-氧芴 (二苯并呋喃 )、硫芴 (二苯并噻吩 )的运移分馏效应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金湖凹陷西斜坡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运移分馏效应,油气主体运移方向为东北至西南,相邻的三河次凹为其主要的油源区;杂原子化合物-氧芴、硫芴系列运移分馏效应不及吡咯类;绝对定量技术可弥补常规生物标志物在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异构体间分馏效应难以观察的不足,可作为继非烃技术后的另一评价油气运移过程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52.
浑河断裂现今活动性及抚顺城区段的活动特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近几十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多处跨浑河断裂的形变测量等资料的研究表明,浑河断裂的现今活动性不十分显著,抚顺城区段浑河断裂带附近现今矿震活动频繁,数处跨断裂形变测量结果,断裂两侧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显示出的拉张、沉陷与断裂关系密切,其运动速度均在每年十几毫米以上(个别的可达300mm/a),对其变形的机理研究认为,煤矿采掘是造成变形的主要原因,而非断裂本身构造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3.
水灰岩地层中子随能量和时间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作者在MCNP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子测井,中子通量随空间、能量、时间分布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软件包。对裸眼井、井眼里无下井仪器、水饱和灰岩地层、井眼注水,用该软件计算了沿井轴和沿井壁中子能量随能量、时间分布,以及沿井轴和沿井壁热中子和超热中子时间谱。即源距离变化对中子能量随能量、时间分布和井轴与井壁热中子、超热中子时间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4.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郭威  庞桂珍  屈茂稳  丁华 《西北地质》2002,35(3):119-125
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壶口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其特有的侵蚀型、潜伏式黄色瀑布属世界罕见。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华北板块南缘 ,鄂尔多斯地块的东南端 ,基底由太古代变质岩系构成 ,晋陕峡谷段主要出露三叠系中统纸坊组 (T2 z)和铜川组 (T2 t) ,产状近于水平 (倾角 3°~ 5°)。其构造运动以整体升降为主 ,地层有轻微的波状褶曲 ,并发育两组节理 :一组走向为 NE15°,基本顺河流谷底水流的流动方向 ;另一组走向为横跨河谷的 NE70~ 80°方向。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与此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壶口瀑布漫长的形成、发展演化的过程中 ,遗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 ,主要为河流、干河周边支流、面流、潜流等冲蚀形成的地貌景观 ,以及重力侵蚀、风力、水力综合侵蚀和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 ,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科学性和观赏性及国际对比意义。作者分析了黄河壶口瀑布地质遗迹的类型及特点 ,提出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质遗迹的原则、设想及措施  相似文献   
955.
滇中鱼坝村组的建立及陆相侏罗系底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滇中及相邻地区上三叠统舍资组含煤层与下侏罗统冯家河组红层之间,连续沉积了一套杂色细碎屑岩过渡层。其分布稳定,该层所含化石及磁性地层特征表明其时代属早侏罗世。因此建立下侏罗统鱼坝村组,并确定该组底界为陆相侏罗系的底界。  相似文献   
956.
四川盆中丘陵坡地保土抗旱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1999年在四川省中江县坡耕地实施“目”字型种植法具有较好的保土抗旱效益,结果表明:“目”字型种植有蓄水抗旱、增加土温和水土保持效益,“目”字型种植土壤蓄水(0cm-4cm)较常规平作为多20.55m^3/hm62,各生育期平均延长抗旱天数3.3d,增加土温0.25℃-0.94℃,且“目”字型种植可使坡土减少地表径流78%和泥土流失量80%。“目”字型种植是四川贫中丘陵区旱坡耕地较好的土抗旱措施。  相似文献   
957.
地形的起伏使雷达波束受到严重的遮挡,使回波数据质量受到很大干扰。本文使用SRTM任务的DEM数据和谷歌公司的DEM数据分别计算了位于北京南郊的S波段雷达低仰角的波束遮挡率,建立了部分遮挡区域的回波反射率订正关系,并在2018年5月19日北京一次大范围层状云降水过程中,对波束遮挡订正前后的雷达定量估测雨量与地面3个雨量计观测结果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波束遮挡订正有助于改善反射率因子的空间连续性。波束遮挡订正后的仰角0.5°的反射率与1.5°的反射率之间的差值整体呈现缩小特征,符合层状云降水垂直廓线特点。②09:00—11:00,相比波束遮挡订正前的雷达定量估测雨量(QPE),波束订正后的QPE准确性得到改善,使用分级标准误差与归一化平均偏差评价波束遮挡订正前后QPE与雨量计实测值之间的误差,波束订正后的反射率估测雨量与雨量计实测雨量一致性更好。  相似文献   
958.
地闪定位系统性能评估可通过理论模拟,也可以基于人工触发闪电或者自然闪电直接观测事实。自然闪电由于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其直接观测事实很少,因此至今基于真实自然闪电回击的地闪定位系统性能评估还很欠缺。本研究基于2016年5月30日发生在广东潮汕机场的雷击事件展开调查,通过本次位置明确的机场雷击事件评估了该区域的ADTD地闪定位性能,并计算了不同站数定位时的定位误差情况。结果表明,ADTD闪电定位系统实时准确地记录了潮汕机场雷击事件,表明其实用性和准确性。通过重定位计算,发现在多站定位时可去除较大误差的站,保证定位结果的准确性,但定位结果并不一定是最优结果。  相似文献   
959.
由于桂林地区地基GNSS站并未配置气象传感器,致使大量GNSS观测数据无法在大气水汽(PWV)监测中发挥作用.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最新发布的ERA5再分析资料中测站处的气压和温度气象数据加入到GNSS水汽反演中,并将反演结果与利用地面气象站反演的GNSS水汽做对比,以此评估ERA5在桂林地区反演GNSS水汽的精度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以桂林地区2017年10个地面气象站的实测气压和温度数据为参考值,ERA5地表气压和温度的年均偏差分别为-0.35 hPa和0.86 K,年均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65 hPa和1.66 K,该精度可用于GNSS水汽反演;2)以2017年6—7月GNSS利用地面气象站反演的PWV为参考值,ERA5反演的GNSS PWV的偏差和RMSE分别为0.17 mm和0.35 mm,且两者具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由此表明,ERA5地表温压产品可应用于桂林地区GNSS水汽反演,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桂林地区的GNSS水汽反演及数据源的选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0.
重点分析了Foxpro的SQL查询和窗口操作及OLE技术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