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云南姚安地区的尾波衰减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发生了6.5级地震.震后围绕震中区架设了一个由6套拾震器 记录仪组成的临时数字地震台网.在所记录的余震中,有402次余震有较精确的定位.依照Sato的单散射模型分析观测的尾波短记录,获得了姚安地区地壳的尾波平均品质因子Qc( f )=49f 0.95,f =1.5~20.0 Hz, 具有高构造活动性区域的衰减特征.   相似文献   
42.
用数字记录资料测定腾冲火山区的微震参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 ,测定了腾冲火山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基本参数 ,结果表明 ,腾冲火山区内的地震活动以微震为主 ,震级多数在 1~ 2 5级之间 ,且地震活动频度低 ;而周围地区的构造地震活动频繁 ,且强度大。在腾冲火山区内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均匀性 ,以腾冲县城以北 (即 2 5°N以北 )的火山区内地震活动少 ,而县城以南的火山区 (热海热田地区 )微震活动相对多 ,且以微震群的形式发生。根据C F Richter震级标度测定的震级结果 ,火山区的微震活动事件可达 0 4震级单位。震源深度的定位结果给出 ,火山地区的微震震源深度绝大多数在 1~ 6km的范围 ,属于典型的浅源地震 ,而周围地区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多多数大于 2 0km。腾冲火山区的微震活动分布、地震强度、及震源深度特征所表现的现象可能与地下岩浆体活动相关 ,显示了与火山热物质孕震机理有关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43.
一般认为大陆拉伸与火山作用是互补的,但盆岭省某些高度拉伸部分的地层和构数据却揭示出快速拉伸似乎具有受到抑制的火山作用。这一关系可能反映了在拉伸过程中由岩浆 分的出溶作用、岩浆与大气的不断作用及岩浆进入较小岩体的排出作用产生的中地壳岩 增强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44.
利用围绕澜沧江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地区的8个地震台记录到的数字化波形资料,根据尾波散射理论,以不同的中心频率研究了该地区的尾波衰减。结果显示:研究区尾波的Q0值在46~80之间,平均值为63;田值在0.66~0.94之间,平均值为0.79。与云南其它地区相比,研究区的Q0值比构造活动强烈地区的要高,属于中等构造活动地区;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相比,研究区的尾波衰减不同于构造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地区,而与构造地震活动频繁、强烈的地区较为接近,因此判断澜沧江流域及周边地区未来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另外,地震波衰减与断层的破碎程度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地震波经过断层破碎带时,被强烈散射和吸收,Q0值明显降低,而且,不但近场的地震波衰减具有这种性质,远场的地震波衰减也同样具有这种特性。  相似文献   
45.
对中国川东南地区两个穿越二叠-三叠系(P/Tr)界线的关键剖面进行详细的沉积相研究,目的是进一步研究二叠纪末集群绝灭的时限和原因。在碳酸盐台地环境中高分异度的礁相和平底生物群均延续到二叠纪最后一个阶(长兴阶)末期。  相似文献   
46.
2000年云南姚安Ms6.5地震余震序列S波分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利用云南姚安MS6 5地震后在震中附近架设的 3个三分向数字记录台站的地震资料 ,对该区S波分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① 2 36条处于横波窗内的记录S波分裂现象明显 ;②延迟时间大部份在 3 5~ 10 5ms km范围 ,平均值为 7 0ms km ;③快波偏振方向大部份在N140°E~N16 4°E范围 ,平均值为N15 2 4°E ;④快波的优势偏振方向与主震的发震断裂 (马尾菁断裂 )和余震的发震破裂方向不一致 ,而与该区的主压应力方向比较符合 ;⑤姚安地震余震序列的S波分裂是应力场控制的EDA裂隙各向异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云南丽江峡谷的场地放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S波土层/基岩和脉动水平/垂直的频谱比,分别得出了位于丽江峡谷南段、中段和北段的丽宾、白沙和玉龙3个台站的场地放大.使用的资料是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MS=7.0地震余震的数字记录.在1~4 Hz频率范围内,丽宾台S波东西分量土层/基岩频谱比最大,达4.5;丽宾台脉动土层北南/垂直频谱比接近1,东西/垂直频谱比约为4.5,且与上述土层/基岩频谱比相同.表明脉动的垂直和北南分量未被土层放大,单台Nakamura法可用.用此法进而求出了白沙和玉龙的脉动频谱比,它们具有同丽宾脉动频谱比类似的特征.在上述频率范围内,两台的北南/垂直频谱比接近1,而东西/垂直频谱比白沙台约为6,玉龙台约为4.5.在丽江峡谷有横越峡谷的方向性场地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48.
49.
Jadh.  PB 刘永江 《世界地质》1991,10(1):117-118
斑状灰岩、石英岩和泥质岩的旋回沉积序列出露于Yadwad-Lokapur-Bagalkot地区,被命名为“Bagalkot群”(Jayaprakash等,1987),这一序列遭受了强烈的变形作用改造,形成幅度高波长短的背斜和向斜,褶皱轴均呈西-北西-东-南东到东-西向展布。尽管非强干岩石单元的比例超过了强干岩石单元,但这些单元的岩性强度差并不很大。在中型褶皱中,均匀的轴向和由正弦波状到很紧闭状褶皱样式的显著变化常常可以在灰岩,偶尔也在石英岩中见到。石英岩常常呈玻璃状,细粒结构,表面上无任何变形迹象,但是这些石英岩的详细  相似文献   
50.
2001年云南施甸Ms 5.9地震余震序列尾波Qc值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云南保山地震台记录到的2001年施甸地震数字化波形观测资料,根据尾波散射理论,测量了震源区尾波QC(f)值,结果表明,中心频率为1.5 Hz时,施甸地区尾波振幅衰减率β(f)值在-0.012~-0.02范围内,平均值为-0.017,QC值在110~140之间,平均值为124得到施甸地区尾波QC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c(f)=77f0.75尾波波源因子A0(f)与地震震级成正比,满足关系lgA0(f)=0.899ML+0.81,与频率成反比,满足关系lgA0=-0.046×f+2.84;本文得到的一个重要结果是,施甸5.3级地震的最大强余震发生之前,QC值存在一个变化过程;QC值在均值附近±1.5倍方差线内均匀地波动→QC值逐渐下降→QC值出现低于方差线的异常点→QC值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发震;施甸地区的尾波QC值不同于构造活动较为稳定的地区,而与构造活跃、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较为接近,属于低频低QC值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