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化学消油剂的使用已成为国内外海洋溢油事故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分别从光明化学消油剂GM-8的用量、油水比及环境pH等方面,对正十四烷及原油乳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GM-8对正十四烷及原油的乳化效果较好,当化学消油剂的用量为原油的5%时,正十四烷及原油的乳化指数较高。在消油剂与原油用量比为一定值时,原油的乳化效果与海水的量几乎没有关系。环境pH对GM-8乳化原油的影响不大,乳化后的原油可以在海洋环境中稳定7 d以上。GM-8对原油的微生物降解有一定的增强作用。N/P、环境的pH以及微生物的接种量等均对乳化原油的生物降解有较大的影响。当微生物的接种量由培养基的1%增加到10%时,乳化原油的微生物降解率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91.6%。  相似文献   
92.
《中国地质》2007年34卷3期发表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煤、含铀砂岩及其围岩的氯仿沥青Sm-Nd同位素研究的文章。潘爱芳等人指出赋存于同一套地层中的含铀砂岩沥青、煤沥青及石油沥青均具有富集地幔特征。笔者通过对其同位素数据重新计算厘定, 得出其物质来源是盆地基底变质重熔与年轻物质混合的产物, 以壳源为主且与富集地幔无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
文章通过对狼山霍各乞矿区侵入岩中锆石U-Pb年代学和铪同位素组成、岩石化学及空间上毗邻铜矿体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及与铜矿体的关系.结果表明,岩体岩性为辉长-闪长岩,岩体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具明显的振荡环带结构,Th/U比值均大于0.1(0.20~0.77),指示岩浆成因特征;岩体中锆石加权平均206Pb/328U年龄为(273.9±1.2)Ma,表明岩体形成于海西晚期;锆石的εHf(t)值变化范围为-4.1~-10.0;Hf模式年龄分布于1.56~1.92 Ga之间,其峰值与Nd两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一致,这说明成岩物质主要来自古老地壳物质的熔融,并非来自亏损地幔源区;铜矿体钕模式年龄变化比较大,变化范围为1.78~2.37 Ga,反映了成矿物质多来源的特征;野外地质特征和爆裂测温数据表明铜矿体受后期改造,与海西期侵入岩有关.认为海西期辉长-闪长岩体应由太古代结晶基底部分熔融并混入少量幔源组分形成,该岩体对霍各乞铜矿床没有提供大量成矿物质,但岩体的形成对矿体局部有明显的富集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94.
一种基于多基线组合频率估计的相位展开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多基线干涉SAR相位估计方法。该方法选取适当的基线组合,用最大似然估计器提取每一复像元(随基线变化的)频率,在展开最短基线干涉相位基础上,最终获得长基线干涉相位估计值。该方法简单有效,且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迭代运算;甚至当最短基线较短时,不需要进行干涉相位展开。仿真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96.
97.
塔里木盆地深反射地震资料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射地震资料的属性与油气勘探的最终目标——油、气有密切联系。利用地震波场的属性中隐藏着识别油气藏的密码进行油气检测,是一项新的油气检测技术。有油气存在时其地震属性会在局部产生非常规变异,寻找这种变异的差异,就可以进行油气检测,这也就为油气圈闭的地球物理评价提供了基础。通过在塔里木油田的试验表明,上述检测油气的属性差异分析方法技术是有效的。建议在油气钻探之前,首先进行油气检测和圈闭评价,以减少风险,提高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亚非夏季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东风急流的相关性,利用1948-2008年6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奇异值分解等方法讨论了亚非夏季风降水的变化及其与热带东风急流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包括撒赫勒在内的北非地区到印度西北部、青藏高原南部,直到中国华北东北地区,是亚非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的空间分布型式。亚非夏季风降水总体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多年亚非季风区夏季降水分布与热带东风急流的强度有密切关系,在急流不同部位降水特征不同。亚非夏季风降水与热带东风急流呈显著正相关,二者的分布趋势在极大程度上吻合。  相似文献   
99.
利用碧江区1999-2018年的气候资料和2017-2019年的景区游客量资料,对碧江区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划分气候舒适度等级,综合分析气候舒适度与游客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碧江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年适宜时段主要分布在3-6月,8月底到11月底,共196天;碧江区年内游客量呈“双峰型”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10月;总体来说,碧江区气候舒适度与天生桥、大明边城、百花渡等三个景区游客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5,0.69。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芪术增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气阴两虚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治疗组予芪术增液汤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28 d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排便评分(排便间隔时间、排便费力程度、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中医证候(气短乏力、神疲懒言、口干少津、头晕耳鸣)积分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3%(32/35),对照组为71.43%(25/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各项指标评分、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2.50%(4/32),对照组为36.00%(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术增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STC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