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2篇
  免费   576篇
  国内免费   877篇
测绘学   318篇
大气科学   289篇
地球物理   374篇
地质学   1598篇
海洋学   512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33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西天山—伊宁地区以独特的结构特征和关键的大地构造部位,历来成为中外地质学家所关注、研究的重要地区,而那拉提构造带及邻区又在西天山—伊宁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那拉提构造带及西天山造山带在基础地质的许多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到对天山造山带和伊犁盆地的正确认识。笔者根据近十年来在那拉提带及邻区进行10个1∶5万区调填图和收集到的其它资料,对该区几个重要层位的时代、大哈拉军山火山岩系的形成背景、蛇绿岩和蓝闪片岩的产出特征以及该区的结构、构造单元划分和发展演化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其中的许多认识和看法将对该区的进一步研究产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2.
基于GSM短消息通信的气象信息电子屏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气象警报广播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专用接收机厂家已不再生产,广播发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覆盖面有限,经济效益不明显等,这种服务方式在陕西已经基本淘汰。积极开拓电子显示屏等新型气象服务手段势在必行。中国气象局提出,“不断完善广播、电视、报纸、短信、121声讯  相似文献   
133.
基于RS对云南边境地区土地覆盖现状及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应用遥感、GIS技术及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利用1976年MSS和2004年TM二个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对云南边境地区的土地覆盖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并对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覆盖现状以森林和裸岩地为主,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方向是林地向裸地和耕地转化。  相似文献   
134.
印度/亚洲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增生地体由特提斯-喜马拉雅(THM)、高喜马拉雅(GHM)、低喜马拉雅(LHM)和次喜马拉雅(SHM)亚地体组成.通过喜马拉雅增生地体中变质基底和盖层的组成、变质演化、变形机制与形成时代的对比,确定高喜马拉雅(GHM)亚地体北缘的藏南拆离断裂(STD)向北延伸于特提斯-喜马拉雅(THM)亚地体之下,与形成在大于650℃温度、具有自南向北剪切滑移性质的康马-拉轨岗日拆离带(KLD)相连,深部地壳局部熔融、物质上涌造成的花岗岩侵位,使康马-拉轨岗日拆离带隆起,形成康马-拉轨岗日穹隆带.在高喜马拉雅(GHM)亚地体北部(普兰-吉隆-聂拉木-亚东一带)的变质基底与盖层之间发现EW向近水平的高喜马拉雅韧性拆离构造(GHD),以发育EW向拉伸线理、缓倾的糜棱面理及具有自西向东水平滑移为特征;而在GHM南部靠近主中央冲断裂(MCT)北侧发育具有挤压转换性质的韧性走滑-逆冲断层.高喜马拉雅亚地体从南到北具有由逆冲→斜向逆冲→EW向伸展→斜向伸展→SN向伸展的连续变形和转换的特征,是在现代喜马拉雅垂向挤出和侧向挤出的耦合造山机制下综合变形的响应.喜马拉雅地体中的东西向和南北向拆离构造的存在为喜马拉雅现代造山机制再讨论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5.
东平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传顺  亓玉峰  亓修增 《地下水》2006,28(2):9-10,45
本文介绍了东平湖区域概况、功能及特点,分析了东平湖区域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东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6.
利用黑龙江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世界粮食研究模型(WOFOST)和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数学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趋势对小麦产量变化趋势的影响.在黑龙江省中部、东部和北部相对湿润的小麦种植区域,辐射量降低趋势是小麦模拟产量降低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在松嫩平原西南部的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和哈尔滨市,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是小麦模拟产量增加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在西北部的北安、五大连池、克山和克东4县,辐射量增加趋势是小麦模拟产量增加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黑龙江省小麦模拟产量变化趋势百分率的平均值为-1.57%/10a.  相似文献   
137.
多暗像元大气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andsat TM影像,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非均质大气的大气校正方法。该方法以暗目标减法(DOS)为基础,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通过选取TM影像上多个暗像元,并计算其所对应的大气校正系数对整幅图像进行大气校正。该方法不依赖任何外部信息,并且考虑了大气的非均质性,校正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8.
GZCORS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GZCORS覆盖全广州约8000km2的行政区域,它是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等高新科技多方位、深度结晶的产物,可以全自动、全天候、实时提供覆盖全广州市域的高精度空间和时间信息。对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和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9.
河南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6,自引:22,他引:16  
河南栾川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界栾川断裂北侧。矿床赋存于中-晚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建造中,受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矿石主要由金属硫化物,少量石英和碳酸盐组成;围岩蚀变和成矿过程分为4个阶段,以石英- 黄铁矿组合(Ⅰ阶段)、黄铁矿-闪锌矿组合(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Ⅲ阶段)和碳酸盐(Ⅳ阶段)为标志。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含 CH_4的碳水体系,盐度为0.22~13.8 wt% NaCl eqv.。从早到晚,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420℃~340℃(Ⅰ)、370℃~280℃(Ⅱ)、320℃~260℃(Ⅲ)和<260℃(Ⅳ)。Ⅰ、Ⅱ阶段的流体盐度低于8 wt% NaCl eqv.,Ⅲ阶段增高至13.8 wt%NaCl eqv.,甚至偶见子晶。Ⅰ、Ⅱ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压力分为两组,即180~200MPa 和70~80MPa,代表着深约8km 的静水与静岩压力系统的共存或交替;Ⅲ阶段只有70~80MPa 一组压力,指示开放环境注入的静水压力体系。Ⅰ、Ⅱ阶段静岩与静水压力系统的交替现象完全吻合于断层阀模式,含 CH_4的 CO_2-H_O 流体的脉动沸腾消耗了流体成矿系统热能,并使盐度不断增高、成矿。该认识可被Ⅱ阶段广泛存在的沸腾流体包裹体组合证明,也与流体包裹体成分类型、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矿石组构的规律演化相一致。以上表明,冷水北沟是一个典型的形成于碰撞造山挤压向伸展转变期的造山型 Pb-Zn-Ag 矿床实例,成矿机理可由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型(即 CMF 模式)所解释。  相似文献   
140.
江波  王任一  齐红霞 《江苏地质》2007,31(3):232-235
储集层孔隙度和电阻率曲线间微差形态波形的复杂程度隐含着储集层含油气性的信息,可以用混沌动力学系统加以刻划。油层相空间庞加莱截面明显具有自相似结构,呈现混沌特性;而水淹层和水层的相空间庞加莱截面显示,其混沌性呈显著减弱之势,系统趋于简单有序。其功率谱密度不论水淹程度如何,整体为一随频率增大其能量按指数递减连续频谱;随水淹程度逐渐减弱,递减幅度减小,整体能量逐渐降低,某些频率成分被吸收削弱,由光滑状逐渐演变成锯齿起伏状,其功率谱熵逐渐增大。基于测井信息的混沌特征和功率谱熵特征识别水淹层的方法,对利用传统测井解释理论判别比较困难的低阻油层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