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595篇
测绘学   275篇
大气科学   381篇
地球物理   307篇
地质学   915篇
海洋学   247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27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91.
介绍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频次的延伸期预报方法,比较了新构建的动力-统计和统计预报模型的预测技巧,并探讨了预报误差来源及改进方向。动力-统计预报模型是基于动力模式预测的热带季节内振荡(ISO)信号及ISO-TC生成的同期统计关系来进行预报;统计预报模型则是基于TC生成的前兆ISO信号建模预报。预报评估结果显示,动力-统计混合预报模型的预报技巧高于统计预报模型,原因在于影响TC次季节变化的前兆信号并不稳定,且随着预报超前时间迅速消散,无法提供有效且稳定的可预报源;相反地,TC生成与同期的ISO背景场显著相关,动力模式对ISO(预报因子)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因此动力-统计相结合的预报方法为TC延伸期预报提供了有效途径。虽然目前动力-统计预报模型的预报技巧可达5~6周,但仍有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空间。通过对不同类型TC预报技巧检验和误差分析,研究认为年际和年代际背景场对ISO调控TC活动的影响不可忽略,且热带外ISO信号(如罗斯贝波破碎和西风急流强度等)对TC频次和轨迹也有显著影响,这些因子为TC延伸期预报提供了潜在可预报源。  相似文献   
992.
因新发现的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成岩成矿研究存在争议,对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成因机制又引发新一轮的关注。中国造山带中铜镍钴硫化物矿床具有鲜明的分布特点,20世纪80年代东天山黄山东等一批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发现,曾经提出蛇绿岩形成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观点,而后出现了洋壳削减闭合陆-陆碰撞后新生陆壳裂陷槽环境形成铜镍钴矿的主流认识;进入21世纪后,随着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的提出,开始将东天山和新疆北山的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与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形成关联起来,并认为是地幔柱作用的结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由于含铜镍钴镁铁-超镁铁岩地球化学具有典型的岛弧特征,又将东天山铜镍钴矿床的形成与俯冲削减的板片再次联系了起来,导致岩浆型铜镍钴硫化物矿床形成背景还存在较大争议。我们认为岩石微量元素显示岛弧信息,是俯冲交代及地壳混染引起的地球化学屏蔽效应;铬尖晶石成分及所反映的氧逸度环境指示为张性环境,而非岛弧。塔里木陆块周缘3期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代表了中国最重要的3期成镍事件,实际反映了塔里木陆块在全球大陆聚散演化中与超大陆之间关键的聚散事件:(1)新元古代金川Cu-Ni-PGE矿成矿代表了由于地幔柱作用以塔里木、扬子和西澳大利亚陆块之间的裂解为起点的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直至早古生代形成原特提斯洋-古亚洲洋;(2)早古生代末夏日哈木Ni-Co矿则是代表冈瓦纳大陆南部裂解从而形成古特提斯洋的标志性事件;(3)晚古生代早二叠世坡一Cu-Ni矿应是地幔柱作用潘吉亚超大陆生长大火成岩省的深成相组成。本文系统总结了3个矿床的成矿特征,并对比了3个矿床的区别。尽管坡一在3个矿床中有基性程度最高的母岩浆,但坡一相对于夏日哈木、金川显示出低的地壳混染程度,特别是地壳硫混染程度,这可能是坡一成矿相对差的主要原因。此外坡一不仅地壳混染程度低,且其混染了较多的钙质,抑制了硫化物饱和。  相似文献   
993.
利用PCR-SSCP技术对379尾凡纳滨对虾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L(CTSL)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CTSL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引物C6 (F/R)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其扩增产物具有CC、CT和TT 3种基因型,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在第6外显子92 bp处发生了C→T的突变,为沉默突变。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在体重、体长、第一腹节长和尾节长这4个指标上CC和CT基因型显著高于突变型TT(p<0.05),而在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2个指标上,CC基因型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p<0.05)。CTSL基因mRNA在凡纳滨对虾各组织、不同性别个体肌肉组织、极端体重个体肌肉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大小顺序分别为:肝胰脏>胃>眼柄>心脏>消化腺;雌虾>雄虾;极大个体>极小个体。结论:CTSL基因多态性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影响该虾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为该虾的选育提供分子遗传标记;CTSL基因mRNA的分布情况表明此基因可能正向调控对虾生长。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以地球科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矿床实例首次论述了雪峰隆起带内板岩、变质砂岩等浅变质的区域变质作用不能使岩石中的金活化迁移富集成矿;断裂构造在动力变质过程中本身并不成矿,断裂破碎带的地层中金只是带内金矿体金金属量的0.123%;流体包裹体测定的金矿成矿温度主要区间在200~300℃,说明雪峰隆起带岩金矿床不是地下水热液成因;金矿床的一些矿石矿物、伴共生组分、微量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特征与花岗岩类岩浆岩的相似性也说明了两者间的成因关系;重磁资料推断地表无岩浆岩出露的岩金矿床下部有大面积的隐伏岩体。以上论述和排除法均说明雪峰隆起带上岩金矿床成因类型是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95.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浅覆盖区之南陵—宣城中—新生代火山—沉积盆地中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文章以赋矿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内发育的隐爆角砾岩为对象,通过详细的钻孔岩心观察和显微岩相学研究,确定其地质特征并探讨其与成矿的关系。根据钻孔岩心观察确定的岩石构造特征及钻孔剖面圈定的角砾岩空间分布特征,茶亭铜金矿床发育的隐爆角砾岩呈上大下小的不规则筒状体,被隐伏的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包孕。根据角砾特征以及角砾间的裂隙和胶结物特征,可将隐爆角砾岩划分为隐爆浆屑角砾岩、隐爆热液角砾岩和隐爆破裂角砾岩三类,三类隐爆角砾岩空间上有规律地分布,以隐爆浆屑角砾岩为中心向外或向上依次过渡为隐爆热液角砾岩→隐爆破裂角砾岩→石英闪长玢岩。基于隐爆角砾岩与蚀变和矿化的关系推测,岩浆—气液隐蔽爆破作用所产生的大量裂隙为后期含矿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热液的运移、交代、混合乃至卸载、沉淀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空间。茶亭铜金矿床的矿体赋存于浅成斑岩侵入体中,其围岩蚀变类型与分带,以及矿化呈细粒浸染状和细脉—网脉状等地质特征显示其与斑岩型矿床极为相似,但矿化富集部位与隐爆角砾岩筒(体) 的一致,且矿床同时发育角砾状、脉状、团块状矿化,矿脉中发育热液硬石膏甚至形成硬石膏岩等地质特征又明显不同于斑岩型矿床。因此,文章将茶亭铜金矿床确定为一个与中酸性浅成斑岩侵入体密切相关的隐爆角砾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996.
季风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区域季风和全球季风的分布依赖于季风的定义。基于“季风是热带大气水汽中心随越赤道气流向赤道外季节扩展”的定义总结并讨论了东亚季风的区域特征、亚洲季风的季节进程和全球季风的分布以及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最后对季风研究的潜在方向作了适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当前广泛应用的Trimble CORS系统,通过分析CORS系统的工作流程,解析Trimble CORS系统报告数据存储格式,提出基于系统报告的CORS终端监控方法,采用C#开发了终端监控模块,并在湖州市CORS系统日常管理中得以运用。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便捷的CORS终端监控方法,可广泛应用在CORS站用户服务系统中。  相似文献   
998.
青藏高原东北部天然地震探测与岩石圈深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青藏高源东北部块体构造变形的深部驱动机制,笔者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天然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地震层析反演,并结合同一剖面的接收函数及各向异性结果进行讨论。介绍了ACH方法的基本原理,论述了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强大的持续作用力,造就了NE向俯冲到柴达木盆地之下的昆仑造山带,并发现在巴颜喀拉地体下方壳幔内的仰冲活动。壳幔内的低速体十分显著地出现在阿尼玛卿缝合线以北,深度可达300km。推断该低速体可能与昆仑断裂的深层的剪切作用有关。深部资料显示该区莫霍界面由北向南逐渐加深,这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岩石圈减薄现象一致,而且与印度板块向北运动的远程效应有关。另外,地震层析结果及各向异性分析也支持青藏高原东北部主应力方向转为NE向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9.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郭锋  刘波  陈珺 《现代测绘》2010,33(3):23-25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分布式系统正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而数据库是系统中管理维护数据的核心。不同于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在数据共享、维护以及时间特性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以江苏省警务地理信息系统为例,探讨分布式数据库的一些关键问题及其进一步设计与实现,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为警务信息的维护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GPS-RTK联合全站仪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先对地形的现状进行统一的测量、绘图。单独的RTK或全站仪都无法在工作效率和作业精度上同时满足要求。根据实践,介绍了将RTK和全站仪结合起来进行地形图绘制,不仅提高了作业精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