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5篇
  免费   674篇
  国内免费   989篇
测绘学   383篇
大气科学   365篇
地球物理   561篇
地质学   1643篇
海洋学   530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226篇
自然地理   29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土体注浆堵水可靠性设计系统。绘制了注浆堵水故障树及成功树;建立了各基本事件的极限状态方程;提出了关于单孔及多孔注浆系统的各种逻辑关系计算模型及其可靠度计算方法;定义了注浆系统的工作状态及不同注浆工程的安全等级;给出了各种注浆工程的可靠性指标;给出了注浆工程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及步骤。可用于指导现场注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在开展西藏北部多巴区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对分布于申扎地区的志留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厘定了该区志留纪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生物地层层序。首次提出了该区志留系四分方案,并为确定奥陶系与志留系的界线位置提出了具体意见。为西藏乃至全国的志留系的研究与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地质构造、显微构造和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论述了辽西阜新金-多金属成矿区主要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并着重指出NEE向、NNE向韧-脆性剪切带是本区主要的控矿和导矿构造,而NEE向构造的NW向次级断裂带和NNE向构造的EW向次级断裂带则为本区主要的容矿构造,现已探明的金-多金属矿体也多沿这两个方向展布。  相似文献   
994.
100kHz地波计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无线电授时、导航来说,地球表面大地电特性非常重要,可以用地波衰减法测定大地等效电特性.目前有若干种方法可用于计算100kHz地波场强衰减和二次相位因子随传播路径的距离、大地电特性和大气折射指数的变化.对几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采用的参数作了比较和讨论.结果表明:对于1000km距离的均光滑的地球表面的地波传播而言,中国电波研究所的结果与国际电联有关建议书符合得最好.  相似文献   
995.
Abstract: In the arc (basin)–back area of the Yidun arc belt in the north segment of the Sanjiang tectonic zone, southwestern China, there occurs a post‐orogenic granite belt extending for more than 300 km in NNW direction. It strides across two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of the arc (basin)–back area and the subduction area, and is accompanied by extensive Ag‐Sn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s. More than ten granite bodies have very similar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high SiO2 (73.8–76.3 wt%) and K2O+Na2O (7.16‐8.41 %), and low Al2O3 (11.9–13.6 %), CaO (0.46‐1.54 %) and MgO (0.16‐0.61 %), as well as high enrichment of Nb, Ta, Ga and Y, and strong depletion of Sr and Eu. Most of these features are peculiar to A‐type granite. Rb‐Sr and 40Ar/39Ar isotopic dat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ormation ages of the granites decrease from 103.7 Ma of the north end to 75.2 Ma near the south end, and that the magmatism became younger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analysis clearly reveals that they were formed in post‐orogenic within–plate extension settings. The magma genesis was controlled by a united crustal extension regime after the arc‐continent collision. The granites have low Nd values ranging from –4.96 to –8.40, whereas the Sr values vary greatly ranging from –31.7 to 296, reflecting that the source composition transited from mantle – differentiated igneous rocks in the north to basement – dominated metamorphosed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south.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water‐absent conditions, the anatexes of the crustal rocks made a great amount of plagioclase separated from melts and left in magma sources. Through this mechanism, the post‐orogenic granites took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low Al2O3 and CaO, and strong depletion of Sr and Eu.  相似文献   
996.
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污染水体净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经过对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净化污染水体中的应用综合研究,发现该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样品能有效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有毒有害金属离子和 氧化降解苯酚、2-丙醇、苯及印染废水等有机物,其污染净化能力主要是基于表面络合反应、表面离子交换作用和变价元素的氧化还原作用。同时介绍了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所具有的4个环境属性;离子交换、氧化还原、粒径效应和孔道效应,提出将结构特征与环境化学有机结合,深入探讨其环境属性与污染净化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7.
西北地区古代生土建筑物冻融风蚀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北地区独特的旱寒条件, 一方面使古代生土建筑物得以建筑和保存, 另一方面, 强烈的冻融风蚀作用致使许多生土建筑坍塌殆尽, 导致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 通过对古代生土建筑物冻融风蚀的模拟实验, 研究发现, 冻融风蚀是古代生土建筑物毁坏的主要因素. 当冻融次数相同, 随含水量增加, 风蚀强度增大, 尤其是当含水量相同条件下, 随冻融次数的增加, 风蚀量显著增大. 因此, 反复冻融循环作用所引起的土体微结构破坏是古代生土建筑物毁坏的主要原因, 而风蚀又是其主要动力机制. 风洞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 5%LS和10%PS耐冻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蚀性, 因此, 在自然条件严酷的西北地区, 采用该防护材料是对古代生土建筑物进行科学保护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8.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在地学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曲辉  陈圣波 《世界地质》2002,21(2):176-180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具有高效的数据存储格式(HDF),信息丰富,数据获取快和覆盖范围广等特点,使其在对地实时监测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MODIS数据对于开展自然灾害,环境监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地质资源勘查,植被,土地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北祁连-河西走廊志留系包括下志留统鹿角沟砾岩和肮脏沟组、中志留统泉脑沟山组和上志留统旱峡组,泥盆系包括中、下泥盆统老君山组和上泥盆统沙流水组。鹿角沟砾岩为水下冲积扇沉积,断续分布于北祁连西段。肮脏沟组在北祁连-河西走廊分布广泛,主要为半深海碎屑复理石沉积。泉脑沟山组和旱峡组分布于北祁连和河西走廊西段,前者以浅海相砂泥岩和泥灰岩为主,后者以滨海潮坪-浅海碎屑岩沉积为主。老君山组分布于古祁连山山前和山间盆地,为粗碎屑磨拉石沉积。沙流水组分布于河西走廊东段,为湖相沉积。区域古地理分析表明,北祁连-河西走廊志留纪-泥盆纪的古地理主要受北祁连加里东-早海西期不规则造山作用控制。鹿角沟砾岩标志着弧-陆碰撞最早发生于早志留世早期。早志留世北祁连-河西走廊由弧后残余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中、晚志留世北祁连东段剧烈造山并与阿拉善古陆的连接,前陆盆地限于北祁连-河西走廊西段。志留纪末期为北祁连的主造山期,泥盆纪形成高峻的古祁连山。早、中泥盆世形成山前和山间盆地的粗碎屑磨拉石沉积。晚泥盆世造山带西段造山作用剧烈,形成剥蚀区。东段造山作用微弱,山地被剥蚀,山前形成湖泊相的晚泥盆世沉积。  相似文献   
1000.
王蕊  贺哲 《河南气象》2002,(2):18-19
通过对河南省2001年汛期两场区域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发生同一环流背景之下的两次区域性过程具有一定相似之处和不同特征;北方低涡的稳定维持对我省降雨过程具有重大影响;中尺度辐合的产生对于区域暴雨过程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物理量场数值分析对暴雨落区具有较好的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