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8篇
  免费   787篇
  国内免费   1127篇
测绘学   322篇
大气科学   792篇
地球物理   1018篇
地质学   1800篇
海洋学   571篇
天文学   260篇
综合类   289篇
自然地理   39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8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营口-潍坊断裂带的新构造和新构造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带是郯庐断裂带通过渤海的部分.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规模巨大的NNE-NE向构造带,具有长期发育的历史,新近纪以来的新构造活动相当强烈,尤其是位于渤海的营潍断裂带.但因以前渤海石油地质勘探和研究注重古近纪的地层和构造,而有关新近纪以来的地质资料甚少,致使它成为郯庐断裂带新构造和新构造活动研究程序最低的部分.  相似文献   
992.
A numerical method is proposed to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compute a direct steady-state solution of the nonlinear Richards equation. In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Kirchhoff integral transformation and a complementary transformation are applied to the governing equation in order to separate the nonlinear hyperbolic characteristic from the linear parabolic part. The separation allows the transformed governing equation to be applied to partially- to fully-saturated systems with arbitrary constitutive relations between primary (pressure head) and secondary variables (relative permeability). The transformed governing equation is then discretized with control volume finite difference/finite element approximations, followed by inverse transformation. The approach is compared to analytical and other numerical approaches for variably-saturated flow in 1-D and 3-D domains. The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the approach is not only more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but also more accurate than traditional numerical solutions. The approach is also applied to an example flow problem involving a regional-scale variably-saturated heterogeneous system, where the vadose zone is up to 1 km thick. The performance, s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nsform approach is exemplified for this complex heterogeneous example, which is typical of many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field. It is shown that computational performance can be enhanced by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with the described integral transformation approach.  相似文献   
993.
胶东地区地壳S波衰减系数和台站场地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山东数字地震台网7个地震台的118条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1992),研究了胶东地区的非弹性衰减系数;采用Moya方法(2000),研究了各台的场地响应。得到胶东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的关系为Q(f)=249×f^0.596;得到的7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均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放大效应,这与胶东地区台站均处于岩石地基相符。  相似文献   
994.
主要介绍了山东省地震中心网站的页面栏目设计和页面具体内容,介绍了网站的具体功能,以及网站制作的技术与方法,通过访问该网站可以了解到山东省地震台网中心的各种信息,并且能够查询到山东省2002年以来大于2.0级的地震.  相似文献   
995.
“十五”期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地震局共同投资建设.山东遥测数字地震台网新建、改建、扩建为山东数字地震台网。建成后的台网与“九五”期间建设的观测系统比较,提高了整个台网的观测动态范围,扩大了台站的观测频带,丰富了记录的信息量;台站数量与密度的增加,使台网监测能力得到提高。本文介绍了山东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内容、台网布局、监测能力和功能。  相似文献   
996.
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强余震观测的电磁同震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后,在武都汉王地震台及其附近地区进行了为期22d的余震序列电磁异常连续监测,观测到多次余震事件的电磁同震现象。通过与汉王强震台的地震记录数据比较发现,同震信号存在于所有的电场和磁场记录分量中,它们与地震波的到达同步,而不是在地震发生的时刻出现。地震发生时的电磁辐射信号似乎在记录数据中有所显示,但是与地震波到达观测点时的电磁信号相比幅度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997.
998.
华中、华南中强地震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收集了1990-2006年间,我国华中、华南中强地震地区25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再配合1918-1989年间,9次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图,重新拟合了该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震级下限从5级扩展到3.5级,地震烈度主要增加了Ⅳ度-Ⅵ度之间的样本量。与以往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相比,在小地震时计算烈度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充分反映出我国华中、华南地区地震震级小,而烈度相对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9.
平行F42-9发育的结构面对锦屏水电站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盛永清  周创兵  陈益峰  孔建 《岩土力学》2008,29(10):2613-2619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F42-9断层及煌斑岩脉组合的滑块对左岸缆机平台及拱肩槽边坡的稳定性起到控制性的作用。针对F42-9断层两侧平行结构面的发育程度,进行了锚固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弹塑性力学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平行于F42-9断层发育的结构面使锚固边坡岩体的性状急剧下降,现有的加固方案无法满足边坡稳定性的要求。建议根据边坡及抗剪洞开挖过程中揭露的地质信息,及时制定合理的边坡加强、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脆性岩石侧向变形特征及损伤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泽奇  盛谦  张占荣 《岩土力学》2008,29(8):2137-2143
进行了三峡花岗岩常规三轴压缩、保持轴向应变和保持轴向应力的卸围压试验,研究了脆性岩石在不同应力路径和不同加载控制方式下的侧向变形特征,可见临界侧向应变均稳定在(?0.004 ? 0.000 5)范围内。进一步进行三峡花岗岩的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和损伤力学分析,发现脆性岩石在不同应力路径和不同加载控制方式下均以侧向损伤为主,且侧向损伤曲线的形态近似,达到临界破坏状态时损伤值稳定在0.7?0.8左右。最后以侧向损伤变量表征花岗岩脆性破坏过程,建立了基于应变空间的、可以考虑卸荷应力路径的损伤模型和应变型破坏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