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0篇
  免费   2085篇
  国内免费   2917篇
测绘学   1225篇
大气科学   1252篇
地球物理   2050篇
地质学   5492篇
海洋学   1666篇
天文学   309篇
综合类   927篇
自然地理   1291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600篇
  2021年   716篇
  2020年   573篇
  2019年   654篇
  2018年   640篇
  2017年   570篇
  2016年   649篇
  2015年   654篇
  2014年   681篇
  2013年   789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710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577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论河西绿洲灌区节水型集约持续农业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河西绿洲农业区光能、土地、水、矿藏资源优势,对该区的粮食生产力、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生产力进行了估算,指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河西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建设高标准永久性农田、开发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节粮型商品化牧业基地、兴工致富、兴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促进农业由劳动集约向资本和技术集约转变。  相似文献   
902.
渭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建兵 《地震地质》1992,14(2):113-120
渭河断裂带在前新生代为一条分割基底的古超壳断裂,新生代转为铲式伸展断裂,其伸展拉伸掀斜作用形成了渭河盆地的雏形,现代以引张倾滑兼枢纽运动为特征。该断裂带为渭河盆地一条最显著的地震活动带,自公元前280年以来有20次5级以上地震与该断裂带有关  相似文献   
903.
热带气旋移动的数值试验和非线性特色的某些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04.
A complete spectrum of Lyapunov exponents (LEs) is obtained from 1970— 1985 daily mean pressuremeasurements at Shanghai by means of a correlation matrix analysis technique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 LEs≥0,and <0. with their sum 0λ_i=K=0.110405 whereuponT=1 /K =9 is obtained as the predictable time scale, a result close to that acquired by the dynamic-statistical approachin early days and also in agreement with that present by the authors themselves(1991).  相似文献   
905.
彭美煊 《内陆地震》1992,6(3):246-251
综述了极大熵谱分析的原理及Burg递推算法,选取应变能∑E_1~(1/2)地震活动度∑A_1为采样序列,对三个时段的资料进行了极大熵谱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序列所得结果较为一致。山西地震带中强震活动和华北中强震活动同步变化,且主要受321年和347年显著周期控制。其35年和66年短周期活动与太阳活动和地球自转31年和60年长周期较接近,表明地震活动在总体上受太阳活动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控制,短周期成份反映了发生地震地区应力场能量积累和释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6.
Since 1979 the repeated observations and experiments of geomagnetic total intensity and vertical component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ten years in the geomagetic network which is located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Three earthquakes aboveM s 5.0 occurred during the decade, and some seismomagnetic effects were observed. The observ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omalies of the vertical geomagnetic component can’t be observed untill some months before the earthquake (M s>5.0) in this area. In this paper it is suggested that a densely distributed network for continuous observation of geomagnetic vertical component may catch seismomagnetic anomalies and thus improve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geomagnetic measurements of the mid — or — low latitude locations.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3, 80–87, 1991. This study is 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Joint Seismological Science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907.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二辉橄榄岩包体的研究认为,上地幔岩石变形结构和组构类型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中的分布是不同的,据此,可划分为华北—东北上地幔弱变形域和东南沿海上地幔强变形域。与变形特征对应的东南沿海地区包体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LREE富集型,华北—东北地区包体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则为平坦型和轻微LREE富集型,这表明上地幔流变剪切作用强度与稀土元素富集作用呈正相关,同时反映出上地幔流变状态的差异。根据包体变形特征,我们提出华北—东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中新生代具有截然不同的大地构造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908.
莱州湾地区10万年以来沉积环境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彭子成  韩有松 《地质论评》1992,38(4):360-367
本文用热释光测年和地球化学标志法研究了莱州湾地区沉积环境的变化。石英的375℃热释光峰作为测年基础。岩芯样品的测定结果、反映了自全新世(1.2万年)至晚更新世(11万年)地层的年代特点。实验中来用了Sr/Ba、Rb、Mn/Fe和CaO作为地球化学标志,所得数据经Sheppard方程和Fisher判别处理。在得到的沉积环境变化曲线和大洋δ~(18)O曲线对比中可以看出,本区在十万年以来出现过三次海陆相地层变化序列,其中在距今11—7万年和深度为43.5—60m处,在距今4.6—2.1万年和深度为23—35m处,以及在距今1.1—0.6万年和深度为8—11m处出现过三次海相地层,分别与沧州、献县和黄骅海侵事件相应,并同时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909.
910.
福建上杭紫金山铜金矿床地质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宏观角度介绍紫金山铜金矿床地质背景,论述了火山机构、次火山岩、隐爆角砾岩、围岩及围岩蚀变、矿化带及矿化特征,着重总结该矿床找矿标志,以期在地质找矿中得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