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5篇
  免费   948篇
  国内免费   1194篇
测绘学   458篇
大气科学   767篇
地球物理   936篇
地质学   2636篇
海洋学   619篇
天文学   145篇
综合类   447篇
自然地理   62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地电场观测原理出发,在概要分析地电场观测系统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太钢防震观测站ZD9A地电场观测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对地电场观测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表明,太钢防震观测站地电场观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为地震前兆研究提供相应信息。  相似文献   
992.
南京基准地震台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体波震级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综合体波震级为标准震级,采用正交回归方法,得到南京测震台(NJ2)体波震级与标准体波震级之间的关系式,并对震级偏差与震级大小、震中方位和震中距关系进行偏差分析,为台站分析人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3.
根据井区区域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环境,研究丹徒苏18井的水位动态特征,着重分析气压、固体潮、降雨荷载效应与水位变化的关系。因近年井区周边观测环境有所改变,进而探讨环境改变后降雨荷载对水位观测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1980年以来至今14个指标的全时间扫描,并使用祁连山西段地区Ms5.0地震进行对应。结果表明,选取A值、AC值、A(b)值、b值、Mf值和地震活动度S值进行同步异常分析,能显著提高祁连山西段地区的有震报震率,但有漏报。对目前地区异常集中区进行时间扫描,结果显示,祁连山西段地区出现同步异常,认为2012年或稍长时期有发生Ms≥5.0中强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5.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发育 “粒间孔型石英砂岩”、“溶孔型石英砂岩”、“粒间孔—溶孔复合型长石砂岩”3类相对高渗储集层。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地质背景,分析了该地区上古生界3类相对高渗储集层的岩石结构、组分与物性等基本特征,详细探讨了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各类相对高渗储集层形成的控制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依据与物源的距离、沉积相类型及砂体分布、孔隙类型、颗粒成分及粒度粗细、杂基成分及含量、储集层最大埋深、后期构造运动等因素,对主力勘探层系山西组二段和下石盒子组八段进行了储集层优劣分级综合评价,认为受高石英含量母岩控制的沉积体系、辫状河高能沉积相带和强溶蚀、弱压实的有利成岩相带分布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碎屑岩相对高渗储集层的主要发育区域。  相似文献   
996.
基于2011年3至5月对南黄海及长江口附近海域的水体与沉积物样品采集及实验室萌发培养实验,分析了绿潮暴发前期该海域微观繁殖体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南黄海水体中微观繁殖体空间分布趋势表现为近岸高远岸低,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紫菜筏架养殖区附近海域,在122°30'E以东区域未发现有微观繁殖体存在。3,4,5月份该区域海水中平均微观繁殖体数分别为144 ,164和140株/dm3,最大值分别为278,426,和537株/dm3;南黄海沉积物中微观繁殖体数量分布范围介于19~127株/层,表层微观繁殖体数高于底层。长江口以北靠近江苏近岸区域有微观繁殖体存在,数量介于1~10株/dm3,31°N以南区域和河口内未发现有繁殖体分布,由此可排除黄海浒苔等绿藻微观繁殖体由长江水携带入海或来源于长江口南部海域。在春季绿潮暴发前开展该海域微观繁殖体的研究,可为查明绿潮发源地及早期发生发展过程提供基础资料,为预测和预警绿潮发生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97.
Long term variability in the surface winds over the marginal seas of China is examined with a dominant-mod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method. Both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patterns are found to be seasonally and spatially dependent, with reanalyses and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yielding highly consistent result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summer monsoon winds over the East China Sea experienced an interdecadal weakening in the late 1960s and began a persistent recovery in 2005. The study also shows gradual weakening of the winter monsoon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by more than 2m/s since the 1960s, with corroboration from coastal climate stations in Borneo. This phenomenon has not been reported in previous monsoon studies.  相似文献   
998.
利用sPn震相计算九江-瑞昌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震震相sPn与Pn到时差与震中距无关,只与震源深度和地壳模型有关.应用此方法,计算了发生在九江-瑞昌地区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利用区域台网sPn-Pn的到时差确定地震震源深度较为可信.根据华南地区速度模型,建立了九江-瑞昌地区sPn与Pn到时差与震源深度便查表.  相似文献   
999.
TRACK��ƵGPS��λ����ʱ�ο�վ��ѡ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RACK????????????λ????????????ο???????????GPS????????е?????????????????????????????????????????????????·??Ч?С??0.2 m???????????????????????????????????????ο??????????????λ?????????????????????GIPSY??PANDA????????????????????  相似文献   
1000.
GPS????????????????????????????????????????????????????????????????????????ó??淽?????????????????????????????EM?????????????????????????????????????????????????????Ч????????????μ?G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