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北京地区部分碳酸盐糜棱岩和碳酸盐假熔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的测试结果表明,碳酸盐岩在发生塑性变形时其δ13C、δ18O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位素证据表明,碳酸盐糜棱岩的形成温度较低,并具有缓慢冷却的生成环境;碳酸盐假熔岩具有高温淬冷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它的形成可能与发震断层的迅速破裂过程有关。研究断层面附近产出的碳酸盐岩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对确认古地震事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2.
时间结构变异分析法在伽师-巴楚震群序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2003年新疆伽师-巴楚地区发生了包含27次5级以上地震的罕见强震群活动。震群活动分别经历了1997、1998和2003年3个不同强度的地震时段。在不同时段内的5级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增强-平静变化。为了有效界定序列丛集(增强)-平静变化的前兆意义,寻找临震预测的时间判据,本文从地震活动过程的非线性特征入手,分析研究震群序列的时间结构特征,判定发震系统的随机性大小,确定当前序列的变异程度,进而预测序列未来的发展趋势。以震群活动区附近的喀什地震台记录的序列目录为资料,以序列中MS≥5地震为起点,以下一个5级以上地震为终点,分段统计分析地震序列的时间结构关系。主要结果为:①序列绝大部分5级以上地震前,时间变异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显示。②在定义δ≈1之后的10天之内,震群中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大。③时间变异系数有3种类型,即持续变异、单点变异、无变异。④5级与6级地震前的δ值变化过程相似,其值域大小没有明显区别。在震群型序列中,依据δ≈1无法准确界定当前序列的属性(前震序列还是余震序列)和判定后续震级,只能判断序列中可能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⑤序列临界丛集性质是分层次的。只有在某一震级时,序列才会出现临界丛集变异状态。⑥时间变异系数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当地震活动出现丛集-平静现象之后,它可以清晰地描述发震系统的随机状态,进而有效界定这种丛集-平静变化是否具有前兆意义。在地震频次衰减基本正常(h>1)且无突出的丛集-平静状况下,通过时间变异系数也可以发现序列的异常变化。反之,在震群活动晚期,当出现许多地震平静现象之后,即使在h<1的状态下,时间变异系数也并未出现异常显示,这表明δ值诊断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43.
云南腾冲地区现代地热流体活动类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腾冲地区存在两类地热流体活动。其中热海- 热水塘地区、马鞍山火山口附近的地热流体活动属火山区地热流体活动,其热源或气体挥发组分的物质来源与近代火山喷发活动或现代幔源岩浆侵入活动直接有关。区内其它地热流体活动多属构造活动成因。在腾冲地区,地热流体逸出He 的3 He/4 He≥1-2 Ra 可作为区别这两类地热流体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4.
腾冲热海地热田热储结构与岩浆热源的温度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腾冲热海地区是一个由幔源岩浆侵入形成的地热田, 地热流体排放受深浅不同的三组活动断裂控制, 具多层地热储结构特征。气体、 同位素、 水化学地球化学温标显示, 深层热储的温度约为250±7℃、中、浅层地热储温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41~190℃和195~154℃。根据岩浆来源CO  相似文献   
45.
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生长,肠道消化,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用360尾规格一致的花鲈幼鱼(19.37 g左右)为研究对象。壳寡糖饲料添加浓度设为6组:0%、0.2%、0.4%、0.6%、0.8%、1.0%。设3个平行组,养殖周期45 d。结果显示:(1)生长性能:添加0.6%和0.8%两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提高(P>0.05);(2)肠道消化酶:添加0.6%~1.0%的壳寡糖显著(P<0.05)提高胰蛋白酶活性,0.4%~0.8%的壳寡糖显著(P<0.05)提高了脂肪酶活性;(3)肠道菌群:0.6%~1.0%的壳寡糖显著降低了沙门氏菌数量(P<0.05),大肠杆菌的数量在0.8%时显著降低(P<0.05),双歧杆菌的数量在0.2%~0.6%时显著增加(P<0.05);(4)血清生化指标:壳寡糖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5)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添加0.6%的壳寡糖显著降低丙二醛(P>0.05),0.2%的壳寡糖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添加壳寡糖使溶菌酶的活性显著增强(P<0.05)。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6%~0.8%的壳寡糖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血脂及肠道健康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6.
缢蛏卵母细胞卵黄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于1985年9-10月,从厦门沿海滩涂采回缢蛏雌性亲贝,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卵母细胞卵黄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多数卵黄球首先是通过聚集方式形成的。游离于胞质中的絮状物质和小泡先聚集而成致密无膜的小团,随后逐渐增大,并与不同来源的颗粒或民融,了母形成具膜的、圆形的卵黄球。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及微蚕噬作用形成的颗粒等均以不同的程度参于卵黄发生。来源于内质网和环孔瓣状体的光面小泡可转化形成脂  相似文献   
47.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have been last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hina. So far, the mining area has changed into severe and typical damaged ecosystem locally and globally. The coal exploitation history is long in Shanxi province, but goafs are distributed widely. In this study, we addressed this point and took a coal mine, located in Shanxi province where the coal mining has a long exploitation history with goaf densely distributed, as an example. The growth patterns of above ground plant communities, succ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community and soil quality characters in the goafs, which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in this region, have been studied.  相似文献   
48.
本文概要介绍了山西云顶山植被的6个植被型,16个群系,并将现存植被的垂直带划分为4个带: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200—1750米);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750—2200米);寒温性针叶林带(海拔2200—2600米);亚高山灌从草甸带(海拔26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49.
陇中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退化与恢复重建调控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陇中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时期人为活动强烈,导致生态环境退化与农牧交替频繁.应用系统论分析该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用反馈控制原理分析该生态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调控机理,并提出该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途径与措施,为该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华东稻田CH4和N2O排放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完全不同,两者的排放通量随土壤水分条件变化而互为消长,但它们的日变化形式则比较一致。晴天时的CH4和N2O排放日变化规律明显,主要表现为下午单峰模态,有时CH4排放夜间出现一个次峰。CH4和N2O排放总量因肥料类型而不同,堆肥加尿素处理比NH4HCO3处理少排放N2O 30%,多排放CH4 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