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325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讨论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出发,结合地震学中的常规手段,研究了对地震趋势进行快速判断的方法。对于如何利用单台地震资料进行地震趋势的快速判断做了初尝试,取得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永登5.8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特征,并应用秦保燕提出的地震动态空区的原理和地震频次起伏加剧,研究了1995年永登5.8级地震的孕震过程,对地震三要素进行了回顾性预报。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地震发生的时间、强度和地点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43.
毕谦  李鹏程 《地震研究》1992,15(3):314-317
本文用动态光弹性技术模拟研究了强震发生时,强余震波在断层区内的传播、对江川县城区等关注位置的影响,以及断层对地震波的阻隔作用。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实用有效,结果直观,对地震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钻孔应变,应力测量区域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淑平 《地震研究》1992,15(3):283-290
我国钻孔应变、应力测量依不同时段区域变化形态有明显差异;短期(一月内)、中期(一年内)区域变化特征不显著。正常形态显示平稳、应变测量显示固体潮形态、应力测量显示年变形态。震前异常多呈现突升、突降式的应变阶跃、固体潮畸变、年变形态改变。长期(10年内)与其构造部位、地震活动性及区域构造运动,矢量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变化特征。识别不同区域的曲线变化特征,对判定震兆信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了应变、应力测量资料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本文主要根据年代学资料和金活化迁移的地球化学属性,探讨了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的演化途径。多种定年方法揭示,该区金成矿初始流体(古流体)的年龄为260Ma左右;金成矿年龄约为140~75Ma。考虑到该区燕山晚期岩浆岩富含Cl,本文认为古流体(260~140Ma)向成矿流体(140~75Ma)的转化,可能主要是通过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生的富氯流体加入原已存在的贫氯古流体,从而使这种新的混合流体具有浸取金的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6.
对成都平原9个代表点的气候资料进行聚类,然后分析3种类型农业气候的光热水特征,最后分析了这些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NCEP/NCAR0.25°×0.25°再分析及风廓线雷达等资料,诊断分析了2018年10月17—18日乌鲁木齐极端暴雪天气过程的锋面特征。结果表明:在欧洲高压脊衰退,中亚长波槽分段东移的背景下,天山北坡强烈锋生并持续近30小时,此次锋生是热力和动力共同作用的,天山附近锋面呈带状准垂直分布,动力锋生激发的次级环流使垂直运动维持发展,为大暴雪提供动力条件; 400~600 hPa西南和地面~850 hpa西北路径输送的水汽,在600~800 hPa强烈辐合,为乌鲁木齐暴雪提供充沛水汽。风廓线雷达监测资料水平风向风速的垂直变化、Cn2能够反映锋生和水汽的演变特征,也从观测事实上证实了锋面对动力抬升及水汽辐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49.
国内外气溶胶观测网络发展进展及相关科学计划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气溶胶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国内外在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观测和科学研究。本文首先对当前全球两大气溶胶观测网络,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大气观测计划(GAW)和气溶胶自动观测网(AERONET)的组织、规模、设备、数据和气溶胶网络的规范作了介绍,并对近年来国际上的重大气溶胶科学计划的目标、实验方法、步骤作了介绍,说明观测网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气溶胶观测网络的地位做了分析,并指出其在正在开展的中国气溶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0.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ceiver can generally track 5-7 rays from GPS satellites at any moment, and water vapor along these ray paths (slant-path water vapor, SWV) may be retrieved using the method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uggests two new parameters-absolute vertical SWV (VSWV) and relative VSWV derived from SWV, and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figures can reflect the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water vapor field. This approach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weather diagnoses in a severe storm event in Beijing during July 2004,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figures of absolute VSWV and relative VSWV can be useful in monitoring the evolution of water vapor field and be potential in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