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中国南方第四纪红土地层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中国第四纪红土地层研究6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从磁性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气候地层、同位素地层和旋回地层6个角度总结了中国红土地层的主要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42.
矿产资源可持续力及其系统构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余敬  姚书振 《地球科学》2002,27(1):85-89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系统论为基石, 在前人矿产资源承载力、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融数量维、质量维和时空维, 强调发展、代际公平和协调于一体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力新概念, 并围绕可持续力将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和智力等要素系统化, 采用“聚焦法”构建出以“发展力”和“协调力”为两大支撑功能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力系统.   相似文献   
43.
西峰地区晚第三纪红土稀土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基于对甘肃西峰地区晚第三纪红土和第四纪风成黄土及古土壤稀土元素的分析,揭示出红土稀土元素丰度与黄土及古土壤相比变化范围较大,可能与碳酸盐的相对淋溶与沉积有关;红土∑LREE/∑HREE值明显低于黄土,批示着一定程度的风化作用;而稀土参数δEu、δCe等变化不大,红土、黄土和古土壤稀土模式具有很大的一致性,特别是将红土的稀土元素丰度用碳酸盐校正后,这个特点更加明显,反映了红土与第四纪黄土和古土致  相似文献   
44.
Withthesocialdevelopment,humanbeingshadtopaymuchatentiontothecrisisofenvironmentastotheeconomiccrisis.Waterdeficiencyanddeser...  相似文献   
45.
牛淑贞  张一平  乔春贵  史一丛  袁小超 《气象》2018,44(10):1318-1324
利用2009—2016年5—9月郑州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5615个单体回波按不同预报时效、不同生命史和不同类型强对流的风暴追踪信息产品进行统计,较系统地分析了单体回波的距离误差和方向误差,探讨了实况与预报的偏差方向。结果表明:30和60 min距离误差分别为9. 3和16. 9 km,方向误差变化不大,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距离误差增大;生命史≤1h、1~2 h和超过2 h的30 min预报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9. 8、8. 8和7.7 km,方向误差分别为25. 2°、25. 7°和22.8°;生命史在1~2 h和超过2 h的60 min预报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17. 3和15. 9 km,方向误差为24. 4°和22. 7°,随着单体生命史的延长,方向和距离误差呈减小趋势;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两种类型单体回波和整体误差一致,两种类型回波单体30和60 min方向和距离误差基本相当;不同类型、不同预报时效统计均为实况偏于预报路径右侧的次数多于偏左的次数,30和60 min偏右比例分别为57. 5%和55.6%。  相似文献   
46.
甘肃玛曲大水金矿矿体地质数据中蕴涵的成矿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水金矿是著名的超大型矿床,对于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已有许多较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单因素直方图统计、关联分析、分形统计、曲线拟合等方法研究了矿体地质数据之间的关系。规模最大的主矿体与其他矿体相比,在顶板围岩、底板围岩、品位、矿体倾向、长度、延深等6个要素上均体现出奇异性,可见主矿体是在十分特殊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控矿变量中,矿体长度、厚度、延深和倾向等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倾向在20°~320°内变化,倾角、品位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由此推测,成矿作用的发生并不直接受控于浅层的构造因素,而与岩浆侵入及热液活动诱发的似环状、似锥状局部构造裂隙有关。矿体资源量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分布特征,而矿体的长度总体上呈简单分形分布,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联系起来看,大吨位矿体的围岩以构造角砾岩或蚀变角砾岩为特征,属于充填成因;而中等规模的矿体则属于热液交代成因,一些小规模矿体可能与沉积作用有关;在成矿空间上,不同期次的成矿作用遵循了同位成矿规律。矿床的吨品位关系对幂律分布并不能很好地拟合,而是服从指数分布。  相似文献   
47.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比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确定现有相对湿度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是否具有可比较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偏差情况,利用全国保留人工观测的8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007—2013年的自动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的整点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自动气象站相对湿度的观测结果系统性低于人工观测结果,且随着相对湿度增加,两者系统偏差增大,系统偏差为-5.69%~-0.1%,标准偏差为2.02%~4.71%;夏季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的差异最大且与环境风速有关,在低风速下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差异较大,随着风速增大,差异逐渐减小;气温对相对湿度观测也有一定影响;两类观测逐小时数据未见明显的时间差异;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偏差,清晨相对湿度较高时高湿地区台站偏差较大,下午相对湿度低时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48.
基于重庆CORS网的电离层VTEC插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处理重庆CORS网的5个基准站观测数据,获得5个基准站上空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利用其中的4个测站上空的VTEC采用克里金插值和反距离加权插值内插出另外一个测站上空VTEC。将插值结果及广义三角级数函数模型计算的电离层VTEC与实测VTEC进行比较,发现克里金插值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的精度比广义三角级数函数计算的精度更高,更稳定;且克里金插值精度高于反距离加权插值。  相似文献   
49.
上海大气湿度的城、郊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1984-1990年上海城区11个气象站和近郊4个县气象站逐月平均水汽压及对1984年1、4、7、10等4个月逐日02、08、14、20时等4个观测时刻气象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结合上海城市下垫面特征,阐明上海“城市”这个人为因子对大气湿度(水汽压e)的影响,发现在年、月水汽压平均值上均是城区eu小于郊区er,但在1、4、7、10等月逐日4个观测时刻水汽压的城、郊水汽压差值△eu-r上,却出  相似文献   
50.
本文利用“5.21”福建闽北特大暴雨过程中获得大量加密资料,较深入地分析了暴雨过程中、小尺度特征.给出不同尺度、不同物理特性的中小尺度系统(云团)相互作用,生消、发展、组合过程,以及武夷山脉的复杂地形在该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显示出在一定环境流场下,由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活动导致出现的天气变化密集的低纬山区形成持续性特大暴雨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