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7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598篇
测绘学   328篇
大气科学   136篇
地球物理   280篇
地质学   1183篇
海洋学   251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26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分析总结了乍得Bongor盆地的构造反转特征,着重研究了其对源岩生烃与排烃、储层成岩、圈闭形成及保存、油气运移等成藏要素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和资源潜力。结果表明,Bongor盆地的构造反转以地层大幅抬升剥蚀和残余地层强烈褶皱变形为主要响应特征,造成了烃源岩生烃、排烃过程停滞,浅部油藏的破坏。同时,盆地本身的热结构、热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这种破坏作用,使得烃源岩在构造反转结束以后仍保留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地层抬升剥蚀使得储层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减弱,溶蚀淋滤作用增强,深部储层得以保存;残余地层的褶皱变形形成了大量的反转构造,为油气最终运聚-成藏提供了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912.
Late Paleozoic post-collisional granitoids are widespread in West Junggar,as well as northern Xinjiang.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ose intrusions,the Jietebutiao granite occurs i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West Junggar(northwest China),and is mainly composed of mid-coarsegrained monzogranite and syenogranite.In the present study,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high-precision zircon laser-ablation-inductively-coupled plasma mass-spectrometry U-Pb dating on the Jietebutiao granite for the first time,and yield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ages of 287±9 Ma and 278±3 Ma for monzogranite and syenogranite,respectively.The Jietebutiao granite has a pronounced A-type affinity;it is metaluminous to slightly peraluminous;has a high-K calc-alkaline composition;high concentrations of Na2O + K2O,varying from 6.8 to 8.5 wt%;high FeOt/MgO;10 000a/Al ratios,a low CaO,MgO,and TiO2 content;enriched in some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LILE,such as Rb and Th) and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HFSE,such as Zr,Hf,and Y);and depleted in Sr,Ba,and Ti.In addition,the granite has a relatively high rare earth element(REE) content(except for Eu), with significant negative Eu anomalies(Eu/Eu* = 0.01-0.72),and showing slight tetrad REE patterns and non-charge and radius controlled(CHARAC) trace element behavior.Petrographic,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data suggest that the parental magma of Jietebutiao intrusions are of mixed origin,and are most probably form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ower crust- and mantle-derived magmas in the Early Permian post-collisional tectonic setting.The basaltic magmas underplated and interacted with the lower crust that was dominated by deeply buried arc(and back-arc basin) series and the oceanic crust formed in the Paleozoic,and then triggered the partial melting of the juvenile lower crust,producing voluminous granitic melts and forming the Jietebutiao A2-typc monzogranites, with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progressively thinning and rifting to form A1-type granites,such as syenogranites,in the Jietebutiao pluton.This further proves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Late Paleozoic granitic magmatism in terms of vertical crustal growth in northern Xinjiang.  相似文献   
913.
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发生的降雨阈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伟  唐川 《水科学进展》2013,24(6):786-793
搜集了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发生的降雨数据,采用詹氏法和修正法两种雨场分割法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了降雨参数(降雨强度、累积雨量和降雨历时)与泥石流发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发生的降雨阈值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詹氏法和修正法这两种雨场分割方法所获得的降雨参数之间存在差异。两者的累积雨量差异不大,但后者的平均雨强要小于前者,其原因在于修正法改善了詹氏法估计降雨时间过短的缺点,延长了降雨历时。通过分析平均雨强~历时、累积雨量~历时、标准化平均雨强~历时和标准化累积雨量~历时之间的关系,采用单线法建立了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发生的降雨阈值。研究成果在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的泥石流灾害事件中进行了应用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14.
西准噶尔地区出露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对其进行精确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可以为揭示西准噶尔地区古大洋形成与演化过程、恢复古构造格局及追溯岩浆源区物质来源提供线索.本文对玛依勒蛇绿混杂岩中的辉长岩及玄武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获得辉长岩中锆石的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572.2±9.2Ma,属于早震旦纪,该年龄是准噶尔乃至北疆地区报道的最古老的蛇绿混杂岩年龄.玛依勒蛇绿混杂岩中的枕状玄武岩为碱性玄武岩,岩石具有高Ti(TiO2=1.65% ~3.13%)、高Fe(FeOT=8.93% ~ 18.11%)、高Mg(MgO=3.95% ~ 5.27%)及高P(P2O5 =0.17%~0.51%),Th/Ta比值相对较高(=1.1~1.9),LREE和HREE分异较为明显((La/Yb)N =2.5 ~7.4)等特征,这些特征与洋岛玄武岩类似,可能形成于大洋板内的洋岛或海山环境.其中的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不同于玄武岩,可能形成与俯冲有关的环境.玛依勒蛇绿混杂岩中玄武岩与EMI型洋岛玄武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岩浆源区可能为EMI型富集地幔.岩石成因与软流圈地幔关系密切,软流圈的上涌导致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地幔源区大比例部分熔融,是岩石圈-软流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15.
辽西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辽西北29个农业县(市、区)为研究区域,选取辽西北最主要的玉米作物作为研究对象,从造成农业干旱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和抗旱减灾能力4个方面着手,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农业干旱灾害风险指数(ADRI),用以表征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程度;借助GIS技术,绘制辽西北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区划图,将风险评价区划图与2006年辽西北受干旱影响粮食减产系数区划图对比,发现两者可以较好的匹配。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农业干旱灾害预警、保险,以及有关部门的旱灾管理、减灾决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16.
EH4时频数据联合处理及其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采空区对地面建设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巨大潜在危害,利用EH4连续电导率剖面仪能对其进行有效识别.目前,EH4数据处理基本依赖于系统自带软件IMAGEM,所得结果一般很难满足资料解释的精度要求,故掌握EH4数据的再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对EH4数据进行时频联合处理能够最大化利用地电响应信息:时域数据处理是对原始资料的再认识过程,其基本流程包括时间序列读取、时频转换、功率谱分析和阻抗估算;频域数据处理则是在时域数据处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反演方案,将所得的高质量频域数据进行反演成图.本文通过对某煤田相关矿区进行大地电磁探测及EH4数据处理,对这些区域的大地电磁响应进行分析,得到高质量频域数据,并利用基于阻尼高斯-牛顿法的正则化反演进行频域数据反演成图及解释,最后得出了合理可靠的地球物理解释,成功圈闭出三处采空区,并在实际回填过程中得到验证,处理结果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917.
基于自适应有限元的起伏地形MT二维正演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模拟起伏地形对大地电磁数据的影响.其中非结构化网格的自动剖分采用基于后处理技术的后验误差方法(又称Z-Z方法)进行控制、加密;通过地堑、山脊、地垒、山谷四种模型讨论了起伏地形对大地电磁TE和TM两种极化模式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曲线的影响,其中仅取10 Hz(高频)和0.01 Hz(低频)两个频点进行分析.证实了复杂的地形条件对TM模式的影响要比对TE模式的影响大得多,在TM极化模式中,低频部分的视电阻率比高频部分的更容易受起伏地形影响,而在TE极化模式中,则刚好相反等重要结论,为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18.
陆地可控震源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地震信号的激发源分为爆炸震源和非爆炸震源两种.其中爆炸震源自20世纪2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而非爆炸震源已由最初的落重式震源发展到今天的可控震源,成为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本文介绍了可控震源的发展,并且根据我国地震勘探发展对电火花震源、夯击震源、电磁驱动可控震源、液压式可控震源以及精密可控主动震源进行了分析,发现适用于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电磁驱动高频可控震源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于野外地球勘探,吉林大学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此开展了研究工作,自行设计研制出PHVS-500/1000型国内第一台电磁驱动的轻便高频可控震源.根据地震勘探仪器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步与市场的发展需求,展望了小吨位、经济型的电磁可控震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19.
表层多次波成像方法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处理表层多次波比较发育的地震数据资料时,和常规将多次波作为噪音进行压制和去除的思路不同,本文提出利用表层多次波来进行地震构造成像的方法技术流程.首先基于互相关技术将表层多次波转化为准一次波,在利用准一次波进行偏移成像之前,提出应用局部倾斜叠加变换的方法,压制由于其特殊的构建过程而常常伴随准一次波的背景干涉噪音,提高准一次波数据的信噪比;然后应用扩展的分步傅里叶偏移方法对去噪后的准一次波数据进行成像,此偏移成像方法在实现分步傅里叶方法时选取多个背景参考速度,不仅继承常规分步傅里叶偏移方法稳定高效,没有有限差分计算存在的频散影响的特点,而且可以增强常规分步傅里叶偏移方法处理复杂陡倾构造的能力.通过数值模拟数据测试,说明本文提出的这一套利用表层多次波进行复杂地下构造成像的方法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0.
童敏  童琼  童迎世 《高原地震》2012,24(2):23-29,41
通过对洞庭湖区自然地理环境中湖区变迁、地貌反差特征、第四系沉积厚度、地貌发育过程、地质环境改变与地震活动关系进行了讨论。湖区东岸的岳阳一带虽具有湖区变迁,但地貌反差不显著,历史和近代地震活动显示,未来地震活动存在相对减弱的趋势。湖区西侧的澧县至常德一线具有湖区变迁、地貌反差大与地貌发育等特征,地震会相对活跃,无论是历史地震,还是近代地震活动水平都相对较高。为了防止中强地震的突然袭击,必须加强对该区的地震活动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