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334篇
地质学   345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37年   3篇
  1935年   2篇
  1931年   2篇
  192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郑重  许继伯 《西北地质》1997,18(4):81-84
在实验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5种泥炭中抽提腐植酸的工艺流程。在研究分析关键抽提工艺原料粒度、反应时间、碱液浓度和酸浓度因素的同时,提出了抽提工艺的合理数值范围,以获得高的抽提率。  相似文献   
24.
V.N. Makarov 《冰川冻土》2004,26(Z1):257-262
Placer diamond mining in the Anabar area involves various operations that cause long-term (nearly a quarter of a century)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e long history of mining activities, the technology used to mine the placers, as well as the poor assimilative capacity of the natural systems can result in serious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the area. The primary geochemical processes in the diamond-bearing area are affec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permafrost and relict ice, the lengthy duration of ice cover in water bodies, and the widespread development of cryogenic processes. This promotes physical migration of contaminants, cryogenic metamorphization of waters, and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low-temperature, reduction and sedimentation barriers. In this paper, some environmental and geochemical effects of diamond mining in the Arctic area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5.
安全在任何数据库访问和数据传输应用里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Internet环境下。基于Web的地理空间数据的安全问题和地理空间数据这个整体一样,是GIS里相对未知的领  相似文献   
26.
为了验证大地震发生前或者非均匀脆性介质宏观破坏前加卸载响应比和能量加速释放等前兆现象,本文进行了三轴应力(压缩)条件下大尺度岩石破坏声发射实验。实验采用4组岩石试件,并且分为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两种方式。实验结果证明了脆性材料宏观破坏前加卸载响应比升高和能量加速释放这两种前兆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描述岩石试件损伤演化的新的物理量——态矢量。  相似文献   
27.
利用距离为118°-140°的PKIKP和PKiKP波形检验了地球内核最上部 100 km的结构。在赤道地带发现的内核最上部低速层的证据主要位于西经20°至东经 140°。在纬度方向,从南纬35°印度洋下面至北纬60°亚洲的下面可以监测到这一异常。用波形模拟方法可以推断该低速层的最大厚度为40 km,此时波速突变约3%。我们认为,该层可能为新近固结的地核区域,在该区域同时存在活跃的外核成分对流和内核新晶体增长。  相似文献   
28.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300~500S的面波估计得到的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断层机制,当周期大于1000S时,地球的地震自由振荡的振幅将异常地大。我们对一个比较陡的断层应用根据地震的体波和面波得到的更真实的破裂模型,估计了自由振荡的振幅近似等于地震矩(6.5×1022N.M),这相当于矩震级为9.15。由于破裂的持续时间达600S,故断层破裂模型足以描述地震的观测结果,但却低估了大地测量位移,这些位移表明在尼科巴群岛和安达曼群岛下面发生了缓慢的断层运动。  相似文献   
29.
提出了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扩展中引入有关震源参数的先验信息。特别是将破裂形式与理论修正系数一起考虑应用于衰减定律。通过与实测资料、修正或未修正的衰减定律以及包括破裂方式参数的衰减定律结果的比较,评定了这一修正的有效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特性得到保存,将描述与每个震源区有关的最可能的震源机制二维概率密度函数引入经典的危险性分析公式。这一新的表述方法也可用于离散分析的框架中。因此,根据离散分析设计的地震就以震源机制为特征。本文给出了在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南部运用的实例。与这一地区正断层作用的地震活动相比较,分析结果强调了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走滑事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coal- burning atmospheric pollu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many regions in China. However, there are only about ten odd years literature records about pollution in some large and mid-sized cities, where the atmosphere has perhaps been polluted for several decades, and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know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 of pollution, and diffi-cult to evaluate its damage to environment. Lacustrine sediment, a natural record 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