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110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C测年已为海洋研究工作广泛应用,但由于时有不合理取样或在运用数据时没有充分考虑各种海洋环境和动力因素,因而产生无法使用数据作合理解释的现象。本文试从海洋样品本身和海洋各种营力作用分析各种数据差异的来源,认为海洋环境特别是海岸带环境的复杂性是造成海洋样品~(14)C测年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它可能影响样品的代表性或使数据解释时得出错误结论.并指出在运用年代结果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地质地理和各种营力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cean loading tides corrections of GPS stations in Antarctica, such as the Great Wall station and Zhongshan st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ocean loading tides, the displacement corrections of ocean loading tides on GPS stations in Antarctica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CRS4.0 ocean loading tides model. These corrections are also applied to GPS data processing. The GPS data are analyzed by the GAMIT software with and without these corrections. W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GPS baseline components to get the differe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cean tidal displacement corrections have obvious effects upon GPS baseline components.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ignore the ocean loading tides corrections of GPS stations in Antarctica to obtain precise and reliable results.  相似文献   
3.
直升机大比例尺航空物探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克服深部及矿区外围地面物探工作难度大、勘探周期长等不利因素,探讨了利用直升机快速获取高分辨率航空物探资料的方法。以成功应用实例,总结了直升机航空物探方法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针对目前深部找矿工作区的部署特点,展望了直升机物探利用磁、电、能谱综合信息,挖掘矿山深部及外围资源潜力,直接为地质找矿服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超高压变质矿物的某些显微构造缺陷可能指示了岩石短暂和快速抬升过程。文中报道了中国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硬玉石英岩矿物显微构造缺陷的透射电镜(TEM)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研究结果。用TEM研究方法,在硬玉石英岩中硬玉包裹体内发现了亚微米级天然蒙钠长石(MA,C2/m)、高钠长石(HA,C)和低钠长石(LA,C)三种多形变体。表明岩石在折返过程经历过高温变质作用(>930℃),以及退变质过程的快速冷却;在石英包裹体内发现了纳米级柯石英和石盐子矿物,提供了柯石英转变为石英以及峰期变质条件下高盐流体存在的证据。"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的结构水(OH/H2O)是以缺陷形式赋存于矿物结构中。FTIR分析结果显示硬玉、石榴石、金红石和石英中结构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0×10-6、(900~1600)×10-6、>2000×10-6和<4×10-6,硬玉石英岩全岩含水量为(490~600)×10-6,表明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地壳或原岩中的水可以通过这些NAMs携带到地球深部。该类显微构造缺陷可能是大陆碰撞造山带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局部弱化和深部断层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渤海湾盆地埕岛油田缝洞型潜山油气藏构造及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埕岛油田古潜山油气藏为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埕岛地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并经受了多期次的断裂与剥蚀作用,为油气成藏创造了良好条件。埕岛油田古潜山可以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即埕北20断层下降盘的西排山,上升盘的中排山和东排山,三个潜山带成帚状敛于凸起最南端,为几个二级构造单元交汇处,构造应力较发育。埕岛油田有三种储集空间类型:晶间孔隙、溶蚀孔洞和裂缝。  相似文献   
6.
This paper gives a complete commentary on some popular gradings which based on the 2×2 contingency table, for one—dimensional seismologic prediction. It contains:
  1. In view of the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the Wallen gradingV=√QS is the most equitable one amomg all gradings.
  2. Each one of the three gradings: Zhenchao Gu gradingS, Obuhov gradingQ and Shaoxie Xu gradingR, has its own inadequacy although they are so easy for use.
  3. A set of gradings can be derived fromV. The harmonic mean ofS andQ, H(S,Q) and the Hedike gradingS H are the members of this set. The order of some popular gradings are given in Theorem 5. 3.
  4. In view of the measure of the overlapping part a gradingW is introduced. Another set of gradings may be derived from it. The index of efficiencyh is the severest one among this set.
  相似文献   
7.
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和北半球环流年际变化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刘新  李伟平  吴国雄 《气象学报》2002,60(3):266-277
利用 195 8~ 1997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中加热率和环流资料 ,采用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诊断和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的非绝热加热与北半球环流系统的年际变化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 :夏季青藏高原的加热强 (弱 )的年份 ,高原及邻近地区的上升运动、下层辐合及上层辐散均增强 (减弱 ) ,使高原加热对周边地区低层暖湿空气的抽吸效应和对高层大气向周边地区的排放作用加强 (减弱 )。从而影响着高原和周边地区的环流以及亚洲季风区大尺度环流系统。而且高原的加热强迫能够激发产生一支沿亚欧大陆东部海岸向东北方向传播的Rossby波列 ,其频散效应可影响到更远的东太平洋以至北美地区的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8.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至少经过5期变形。第1期产生于榴辉岩相变质前;第2期大致与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同步.岩石产生紧密同斜褶皱及榴辉岩相糜棱岩;第3期产生于超高压变质岩向中地壳折返的过程中,以榴辉岩的布丁化及基质的透入性剪切为特征;第4期主要形成剪切条带及伸展沿劈理.是大别山碰撞后差异隆升,岩层向南滑脱的结果;最后一期为脆性变形,岩层沿北东向断层产生左行平移。通过超高压变质岩的变形分析,可以了解超高压变质岩形成和折返的构造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9.
利用青藏高原地区代表站点的实测地表热通量数据、JRA-55和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西北地区东部代表站点的降水资料等数据,通过波文比分析、奇异值分析(下称SVD)以及环流场的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春季地表加热场异常与同期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变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原春季波文比值的变化反映出高原地表的非绝热加热中,春季感热加热的贡献较为显著,是高原春季地表加热的主要成分;(2)SVD分析表明,春季高原地表感热的异常与同期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降水存在负相关关系,春季高原地表感热增强的年份,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春季降水减少;(3)春季地表感热强-弱年的高原周边垂直环流偏差场表明,春季高原地表感热的年际异常增强(减弱)会引起高原周边地区的垂直环流场上升气流的减弱(增强);(4)相对涡度场、位势高度场、风场和水汽通量散度场的合成分析表明,春季高原地表感热偏强的年份,中国西北地区东部对流层高层以正涡度和气流的辐合运动异常为主,中低层以负涡度和辐散下沉运动异常为主,因此中国西北地区东部春季的水汽辐合由低层向高层逐渐减弱,不利于春季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针对GEO卫星切向轨道分量与双差模糊度强相关的问题,对经典双差动力法进行了改进,提出联合使用载波相位和相位平滑伪距实现北斗系统精密定轨,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以上处理策略的可行性及对模糊度固定的影响,然后结合北斗系统精密定轨特点,推导给出了利用QIF方法实现北斗卫星双差模糊度固定的基本原理,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联合载波相位和相位平滑伪距,既可降低相关性,又可兼顾精度,定轨效果优于经典双差动力法;利用QIF方法能够取得一定的模糊度固定效果,但受观测条件限制,北斗卫星双差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整体不高,双差模糊度固定之后对轨道的改进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