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2篇
  免费   1808篇
  国内免费   2334篇
测绘学   565篇
大气科学   2332篇
地球物理   2634篇
地质学   4809篇
海洋学   1239篇
天文学   669篇
综合类   1016篇
自然地理   111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416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438篇
  2018年   458篇
  2017年   444篇
  2016年   562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569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526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624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474篇
  1997年   428篇
  1996年   440篇
  1995年   372篇
  1994年   314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5篇
  1958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61.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NATM” principle is tried and has been spread out gradually in china . It is important to monitor the tunnel opening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with “NATM” , which is still a weak link in china. This paper briefly sums up the basic conception and direction principle of “NATM”, and it also expounds of significance and main contents of site monitoring. Furthermore, there give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results of monitoring at the tunnel of “Mine Yen” in Japan. The method of so called “Direct-strain-control” which was proposed by Prof. Shunsuke Sakurai of Kobe university in Japan introduced emphatically in this paper. This method considers the strain as a failure criterion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tunnel opening.  相似文献   
962.
本文用湿位势倾向方程进行诊断分析,表明,湿大气中差动潜热能平流对500毫巴湿位势倾向有重要影响。日常业务中计算500毫巴层位势倾向,在判断未来低值系统的移动和暴雨落区中,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63.
海南岛地形造成的绕流效应对粤桂南部降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恒强 《大气科学》1983,7(3):335-340
本文先从引证华南前汛期暴雨实验(1977、1978)中几个突出个例入手,继而分析海南岛四周濒海台站、北部湾北部海面以及广东广西沿海部分台站的10年(1961—1970)平均地面流场①,揭露了海南岛地形造成的绕流这一观测事实,并初步研究了这种绕流辐合对粤桂沿海地区降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4.
本文利用高表面活性矿物蒙脱石、蛭石、沸石在一定的介质条件下对Zn2 +进行吸附实验研究。蒙脱石和蛭石对Zn2 +的等温吸附线呈双“S”型 ,而沸石对Zn2 +的等温吸附线则呈“Langmuir”型。三种矿物对Zn2 +的吸附容量大小顺序为 :蒙脱石 >蛭石 >沸石。运用粉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及热重分析等技术对矿物及矿物吸附Zn2 +后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蒙脱石吸附锌后其层间域中吸附锌大量水解形成新的物相 ,而蛭石与沸石吸附锌后水解很少。这为利用高表面活性矿物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及其可循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5.
地球数字产品的空间数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当前地球数字产品空间数学基础局限性的基础上,将地图投影概念由传统的曲面到平面的变换扩展为曲面到曲面的变换,提出一套适合于大型GIS和地球数字产品的“地图投影”模型的实用模型,该模型的视图采用等距离切圆柱投影,度量空间是椭球面几何系统,符合计算机环境下GIS视图与度量空间分离的特性。鉴于全球多分辨率连续可视化,精密可视化量算,三维、多维地球数据统一,标准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只有在统一的空间系统内全球资源、生态环境数据才能进行精确的地理分析等四个方面的需要,从地图投影进到本模型将是方向和技术趋势。  相似文献   
966.
本文将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与拱坝-地基动力相互作用FE-BE-IBE时域模型结合,发展了一个可以考虑多维随机地震动作用下的拱坝动力响应计算模型,并用Monte Garlo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动分量的相关性对结构的动力响应存在一定影响,合理考虑地震动各方向分量的相关性可以更好地计算实际地震作用下的拱坝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967.
对GPS接收机测试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GPS的广泛应用和GPS产业的迅速发展,GPS厂家众多,生产的接收机类型更是数以百计,整个GPS接收机市场可以说是鱼目混珠,识别困难;大多数购买者只能听信厂家的技术指标,如何对GPS接收机的性能进行测试评估的意义显得很重要,本文基于此对GPS接收机测试评估展开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68.
岱海14 C测年的现代碳库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库效应的复杂性是影响建立湖泊沉积物高精度年代序列的一大障碍。本项研究通过我国内蒙古半干旱区封闭湖泊表层沉积物、湖水、现生沉水植物狐尾藻、现生鲤鱼鱼骨和湖岸表层土壤等一系列样品的14 C年代测定,表明现代岱海确实存在碳库效应。碳库效应年龄因湖水盐度在湖区的不均而有所变化,岱海西部湖区弓坝河径流补给量大,湖水盐度较东部稍低,碳库效应年龄也略小于东部湖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包含浮游生物和沉水植物的混合信息,因而其碳库效应年龄较沉水植物年龄轻,岱海湖心表层沉积物碳库效应年龄在2000a左右。这一碳库效应年龄较通过沉积钻孔14 C年龄线性回归获得的年龄偏大,可能的原因是在时间序列上碳库效应并非恒定。  相似文献   
969.
The Tianjiazhen reach of the middle Yangtze is about 8 km long, and characterized by a narrow river width of 650 m and local water depth of > 90 m in deep inner troughs, of which about 60 m is below the mean sea level. The troughs in the channel of such a large river are associated with regional tectonics and local lithology. The channel configurat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modifying the height and duration of river floods and erosion of the riverbed. The formation of the troughs in the bed of the Yangtze is considered to be controlled by sets of NW–SE-oriented neotectonic fault zones, in which some segments consist of highly folded thick Triassic limestone crossed by the Yangtze River. Several limestone hills, currently located next to the river channel, serve as nodes that create large vortices in the river, thereby accelerating downcutting on the riverbed composed of limestone highly susceptible to physical corrosion and chemical dissolution. Hydrological records indicate that the nodal hills and channel configuration at Tianjiazhen do not impact on normal flow discharges but discharges > 50,000 m3s− 1 are slowed down for 2–3 days. Catastrophic floods are held up for even longer periods. These inevitably result in elevated flood stages upstream of prolonged duration, affecting large cities such as Wuhan and a very large number of people.  相似文献   
970.
发展中的板块边界: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冯锐  马宗晋  方剑  吴宣 《地学前缘》2007,14(4):1-17
亚洲内陆的强地震密集地发生在天山-贝加尔一线,但该处并不存在一条连续的大断裂,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长期相左。文中分析了这条地震带的时空分布、分区特点、应力状态和活动周期,计算了欧亚大陆的布格重力异常场、均衡重力异常场,反演了上地幔的密度分布和剪切波速分布。发现在这个部位的70~250km的深部有一条北东向的密度、速度陡变带,它是新生代的冷地幔和热地幔的交界带,与浅部构造存在立交关系,对亚洲大陆的现今构造运动和应力场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个带的地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板缘地震和板内地震,是一种因为深浅构造不同而造成的结构性地震,性质上为大陆内缘地震。文中还就深浅构造的空间立交关系、时间镜像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在南北地震带和伊朗东侧地震带的立交结构也与上地幔构造有关。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是正在发展中的板块边界,是大陆内部的一个典型构造,北侧为稳定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次板块,南侧为活动的中国-东南亚次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