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261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新丰江水库1961~1999年小震综合机制解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新丰江水库地区自1961年下半年到1999年底近40年的大量小震,分时段、分块计算小震综合机制解. 运用莫尔应力圆讨论分析水压应力场的作用特点. 小震综合机制统计结果表明,地震的破裂方式由6.1级主震前的走滑型为主转变为主震后的正断型破裂为主;主压应力P轴的方位和倾角随水库水位的不同表现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32.
樊风雷  王云鹏 《热带地理》2004,24(2):155-159
从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和普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开发地理信息系统的几种成功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Map Objects控件和VB高级编程语言开发了中国矿情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图像叠加、空间分析、地图打印等基本的GIS功能,而且还实现了矿产资源的评价分析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旨在为研究中国的矿产资源提供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手段,同时在中国铜矿的地质分布、成矿条件、成矿机理、时空分布等方面的实践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3.
我国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对我国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至关重要。本文从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丰度下限、有机质丰度及生烃潜力的恢复、碳酸盐岩生烃机制与生烃模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碳酸盐岩烃源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运用生烃动力学对碳酸盐岩烃源岩进行研究的新方法,展望了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4.
预警等级预报--一种新的地震预报发布形式和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回顾了我国地震预报发布形式的演变过程,分析了目前发布地震预报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在分析了其他一些灾害的预警等级预报发布形式后,对地震预警等级预报发布的可行性和应当采取的对策进行了讨论,认为地震预警等级预报的发布,是实现真正意义上地震减灾的一种可行方法。最后提出了一些实施地震预警等级预报前仍需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5.
电子地图数据的管理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基础性工作,对其管理是否科学、高效将直接影响数据的提供和服务,建立实用的数据管理系统辅助管理,以提高效率,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从数据源、存储设备编号、系统构架、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与应用等多个方面介绍电子地图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36.
油气区地表黄土磁化率异常直接指示油气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区地表黄土具有磁化率异常,早已是一 个不争的事实,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异常,以及这 种异常对探测油气藏是否具有某种指导性意义,一 直是国内外油气地球物理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之一。本文作者对油气区地表黄土磁化率异常成因 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适当的数学手段,对中国西部 某油气区黄土样品磁化率观测值进行了处理;合理 地划分出黄土磁化率背景值,根据磁化率异常确定 油气远景区和量化评价因子。经过实际油井验证, 证明了应用磁化率指示油气藏信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7.
南海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地震层析资料表明,南海地区,自红河口向南经南海、苏禄海到苏拉威西海,岩石圈速度低,底部横波速度仅4.4km/s,岩石圈厚度在60~80km之间,为薄岩石圈地区。软流层的速度也较低,在4.2-4.4km/s之间,但厚度较大,大于200km。从红河-莺歌海断裂带经南海到苏禄海,存在一条北西向宽约200km的上地幔北西向低速带,面波速度在4.05~4.25km/s之间。由上述资料可见,东亚大陆边缘及边缘海的上地幔存在一巨型低速带,在南海地区低速带的走向为北西向,在东海地区为北北西向。这种走向与地表的区域构造走向基本一致,反映这里新生代构造活动可能与地幔低速带分布有关,即上地幔低速带反映了岩石圈的区域流动。这类岩石圈区域流动引起岩石圈表层的张性构造,形成裂谷及稍后的海底扩张,在亚洲东部边缘形成一系列边缘海盆。  相似文献   
138.
云南省金平县八一村钾质碱性花岗岩中的锆石由岩浆锆石和岩浆复合型锆石(老核新壳锆石)组成,以后者居多。锆石定年结果表明,岩浆锆石和岩浆复合型锆石的新壳SHRIMP U-Pb年龄为37Ma,反映岩浆上侵定位时的结晶时间,相当于始新世晚期。锆石老核获得的最大年龄为510Ma和177Ma,相当于晚寒武世和中侏罗世,表明该岩体保存有寒武纪和侏罗纪地质事件信息,而42~48Ma年龄可能是混合年龄。最后对锆石的成因和花岗岩的成岩机制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9.
海岸带海洋地质环境综合调查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夏真  林进清  郑志昌 《地质通报》2005,24(6):570-575
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海岸带海洋地质环境综合调查的技术方法。通过对海域的海水环境、沉积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等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多手段、多学科的综合分析研究,可以评价海洋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调查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海洋开发和工程建设,可为沿海地区的规划、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0.
根据中国东部上地壳区域元素丰度研究和新疆北部地区1∶20万化探成果,总结了23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出露地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全球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值的对比显示,中国大陆出露地壳成分演化程度介于岛弧与成熟的加拿大地盾之间。华北、扬子地台由于含大量碳酸盐岩地层,其出露地壳SiO2含量偏低,明显富集CaO和MgO,可见在出露地壳和上地壳元素丰度值研究中不应忽视碳酸盐岩的贡献。相对于最新发表的2种全球大陆上地壳平均成分模型,中国大陆出露地壳系统亏损Au、Hg、Mo、Sn和W,表明现有上地壳模型过高地估计了Au、Hg、Mo、Sn、W等元素丰度值。华北地台及其南缘的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出露地壳具低μ(238U/204Pb)值(<8)特征,但其他地区μ值较高,暗示华北地台及其周边地区出露地壳的低μ值特点不具备全球意义。鉴于中国大陆内部各构造单元之间出露地壳成分的显著横向差异,以华北地台为主体的上地壳成分模型目前尚无充分理由作为中国和全球大陆上地壳平均值的可靠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