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6篇
  免费   1366篇
  国内免费   2058篇
测绘学   989篇
大气科学   1077篇
地球物理   1387篇
地质学   3866篇
海洋学   1134篇
天文学   184篇
综合类   577篇
自然地理   70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419篇
  2021年   466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490篇
  2018年   440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东太平洋沉积物U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地矿部“海洋四号”科学考察船1987-1989年在东赤道太平洋CC区所取得的27个深海表层沉积样品进行U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U在深海沉积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沉积的U含量不同,平均值由大至小的次序的含沸石粘土(2.16×10^-6),硅质粘土(1.95×10^-6),硅质软泥(1.65×10^-6),钙质硅质粘土(1.59×10^-6),在同类型沉积中U的分散性较大;U在区域  相似文献   
72.
海洋石油污染及其生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海洋油污染的现状,介绍了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危害、转归以及对污染的生物修复等内容。指出了限制微生物降解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降解效率的措施。生物修复对环境和人类影响小,修复速度快且费用较低,在海洋油污染治理中该方法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匙指虾除少数为大型个体外,多数均为体长仅20-30mm的小型淡水虾类。在中国已报道有7属100多种。在检查多年来从全国各地收集的匙指虾标本中,发现有三个新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4.
作者采用自由基引发氧化模型。通过测定卵磷脂氢过氧化物 ( PCOOH) ,研究了“916”低聚糖对卵磷脂 ( PC)氧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 1)“916”低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 2 )各低聚糖在质量相同和含硫量大致相同的条件下 ,总体上分子量越小抗氧化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75.
广西的红树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梁士楚 《海洋通报》1999,18(6):77-83
简述了广西红树林的生境条件和群落类型。从植物、浮游生物、底栖硅藻、大型底栖动物、游泳鱼类、昆虫、鸟类等方面,对红树林区的生物类群进行了统计和论述。同时对红树林资源的特点,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6.
近海海区污损生物调查有浮标挂板法和海上设施(浮标及其锚碇系统,Marex水文浮标,移动式钻井平台和固定式生产平台)采样法。由于近海海区污损生物调查工作的特殊性和艰难性,笔者提出了利用已有的海上设施,尤其是固定式平台来积累近海污损生物资料,以便进行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77.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系统描述钙质超微化石在南海表层沉积中的分布特征,对遍布南海的175个样品进行了实验分析。发现不同地区钙质超微化石绝对丰度相差很大,从0—3.8×1010个.g-1不等。平面上将钙质超微化石丰度分为3个区。共鉴定出钙质超微化石21属28种,以Emiliania huxleyi、Florisphaera profunda和Gephyrocapsa oceanica为优势种,其中Florisphaera profunda占据绝对优势。南海钙质超微化石分布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14°N线南北两边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存在差异;二是南海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以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两片海域为最高,并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分布趋势。对影响钙质超微化石分布的水深、上升流与营养盐、陆源物质稀释作用、碳酸盐溶解作用等因素作了讨论,并根据钙质超微化石随水深的变化推测南海碳酸盐补偿深度应在4 000m左右。  相似文献   
78.
氮浓度对四株海洋绿藻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NaNO3作为氮源,分别作了氮浓度的五个水平对2属(小球藻属、裂丝藻属)的四株绿藻的生长率、总脂含量及主要脂肪酸组成的影响。C19、C97和C102的脂肪含量随N浓度的改变而有较大变化,其中C102在1.6m mol/L时脂肪含量达到最大值(24.8%)。C95的脂肪含量随氮浓度变化不大。同时,由氮浓度引起的平均生长率μ与总脂含量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四株绿藻的EPA(20∶5n-3)和PUFAs(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含量随培养基中氮浓度的改变有较大变化但因种而异。C95和C97均在中等氮浓度时EPA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8%和27.4%。C19和C102在高氮浓度(40mmol/L)获得EPA的最大值,分别为25.7%和26.6%。  相似文献   
79.
分析了砂岩型铀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尝试从成矿系统演化论的角度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即,以系统观为指导,以物质迁移的动力学为主线,从区域地质背景演化,特别是构造动力演化、岩相古地理等方面入手,恢复矿前期、成矿期、矿后期的区域古地形格局。运用融入了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的古水文地质分析方法,重建区域演化进程中各地质时期的古流场。着重从区域尺度上研究矿质的源-迁移-汇(成矿)-保存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80.
微波消解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波消解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样品分析手段,具有快速、高效、试剂用量少、样品不易被沾污、节约能源等优点。对当前微波消解技术在环境样品分析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微波消解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设备,尤其对它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