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23年   2篇
  1919年   2篇
  1917年   2篇
  19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对养殖中国对虾和海捕中国对虾的类淋巴 器官进行组织培养时,发现迁出的细胞空泡化、细胞内颗粒较多。培养一周后由养殖中国对 虾类淋巴组织迁出的细胞开始大量脱落,而由海捕中国对虾类淋巴组织培养出的细胞可生长 30d左右。对未经培养的类淋巴组织及培养的类淋巴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养殖中 国对虾类淋巴组织的细胞中除了有球形病毒及球状和多面体状病毒包涵体外,在细胞质中还 含有大量类立克次氏体样原核生物,而且每个细胞中的类立克次氏体均由一单层膜包在一起 ;在海捕中国对虾类淋巴组织的细胞中也发现有球形病毒及球状病毒包涵体,另外还在少量 细胞中发现有类立克次氏体样原核生物存在。感染病毒的组织细胞呈现空泡化、核膜肿胀破 裂、核质固缩、高尔基体肿胀、线粒体嵴消失等病理变化。感染有类立克次氏体样原核生物 的细胞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细胞器消失、核染色质固缩等病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2.
一种新的用于极化SAR图像船只检测的散射相似性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海上船只目标检测的测度。首先利用散射相似性参数研究船只与海杂波散射机制的差异。基于这些差异,提出了一种新的船只检测测度,该测度能够有效区分船只目标和海杂波。然后提出了利用核密度估计(KDE)方法对该测度进行建模的方法。基于统计模型,实现了自适应恒虚警率(CFAR)的检测方案。本文利用多景C波段RADARSAT-2极化SAR(Pol-SAR)数据上进行实验,系统分析了所提出测度的海杂波拟合性能与船只检测性能,并与两个经典的极化测度进行了比较,实验和比较结果证明了所提的测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为克服传统农田土地平整测量方法耗时费力的特点,提出采用LiDAR技术对农田地形进行重建的探索性研究。通过HDL-32E型激光雷达等搭建了系统的硬件平台,应用C++语言编写了系统数据的采集程序;在此基础上对激光雷达所采集数据进行了标定,研究了农田地形重建系统中不同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同时基于最小值去噪法设计了更适用于农田地形点云去噪的均值限差去噪法。通过对比在农田起伏较大区域不同坡度范围内RTK与激光雷达所测单元个数,对系统精度进行了评价;最后实现了车载农田地形重建系统的界面显示、应用与精度评估。结果表明,在10°~15°、25°~30°大坡度范围内激光雷达所获农田地形更为丰富,精度更高。该方法重建的农田地形模型点云数据和原始农田地形点云数据投影面积逼近度可达93%,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应用于农田地形环境重建的可行性,同时为今后的土地精细平整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反向沙丘形态-动力学过程是风沙地貌的重要研究内容.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推平沙地发育的反向沙丘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超声风速仪对沙丘表面5个位置0.25 m和0.5 m高度的气流进行野外观测.结果表明:(1)气流方向影响近地层气流特征.以沙丘脊线垂线为轴,0.25 m高度处沙丘脊线的垂线两侧风向变化不完全对称.当丘顶气流方...  相似文献   
105.
106.
Analysis of a dust sample (e.g. collected during a cometary rendezvous mission) by SIMS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scopy)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on elemental abundances (? 100 amu),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 of grain surfaces, and isotopic ratios of selected elements. This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 dust covering as little as 10?4 of the collector surface area.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se capabilities a special experimental set-up for substrate preparation, dust collection and SIMS analysis of dust under ultrahigh vacuum conditions was developed. The comparison of elemental abundance ratios for different olivines and pyroxenes measured with the special SIMS equipment with that measured by an electron microprobe indicated an accuracy for SIMS of the elemental abundance measurements of ? 30%. By varying the energy threshold of secondary ions to be mass-analysed from 0 to 50 eV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molecular ions in the spectra and to estimate their abundance with respect to elemental ions on the same mass line. The ratios of molecular to elemental ions vary by a factor of 1–25. The concept for a future cometary rendezvous experiment as well as first results of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n mineral dust samples obtained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107.
108.
Based on high-quality data from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s at the Qomolangma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Station for Atmosphere and Environment(QOMS) and the Southeast Tibet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Station for Environment(SETS),near-ground free convection conditions(FCC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 investigated. At QOMS, strong thermal effects accompanied by lower wind speeds can easily trigger the occurrence of FCCs. The change of circulation from prevailing katabatic glacier winds to prevailing upslope winds and the oscillation of upslope winds due to cloud cover are the two main causes of decreases in wind speed at QOMS. The analysis of results from SETS show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rigger mechanism of FCCs is strong solar heating. Turbulence structural analysis using wavelet transform indicates that lowerfrequency turbulence near the ground emerges from the detected FCCs both at QOMS and at SETS.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heterogeneous underlying surface at SETS creates large-scale turbulence during periods without the occurrence of FCCs. Regarding datasets of all seasons, the distribution of FCCs present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during monsoonal and non-monsoonal periods.  相似文献   
109.
梅雨锋云系内对流回波与层状回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利用1998年“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HUBEX)”所获得的大量雷达资料及遥测雨量计计资料,细致分析了淮河流域梅雨锋云系的结构,根据层状云和对流云在雷达回波图中的不同特征,本文提出用松散系数D(反映云系结构疏松程度)来区分大范围云带中的降水云类型,同529张PPI资料统计表明,若D>0.17则说明该区结构松散,降水属于层状云降水,D≤0.17时,云区是对流性降水,由于梅雨锋水具有明显的不均匀结构特征,其中锋面对流云带和强下挂回波带是造成强降水的主要原因,在用地面雨量资料和雷达资料对地面降水进行短时(3小时以内)校正时,针对不同的降水类型采用不同的Z-R关系比用同一种Z-R关系的校正精度大约提高4%。  相似文献   
110.
新疆哈密三岔口铜矿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岔口铜矿含矿主岩为海西中期石英闪长岩—闪长岩体边缘相石类闪长(玢)岩和英云闪长斑岩。岩体形态简单,西宽东窄。含矿岩石Na_2O(?)K_2O,钙碱指数CA=67,里特曼指数δ=1,属钙性系列。磷灰石几乎不含氯,黄铁矿Co/Ni值为7.9。岩体蚀变弱,呈面状及不规则条带状,不具同心带状。流体包裹体气液比很小,为不饱和的低盐度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0—240℃。该矿应为受断裂裂隙控制的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铜矿床,不属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