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郯庐断裂带的巨大的平移活动在其东部地块内所造成的拉伸与挤压相间的构造格局,控制了中国东部一系列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尤其在胶东金矿集中区的形成中的作用最为巨大。它不仅是玲珑热背斜及相关的拆离构造等区域控矿构造系统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而且以其贯通性的韧性剪切作用的深源活化效应和地震泵效应直接参与了金的成矿作用。可以说郯庐断裂带是胶东金矿集中区形成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2.
郑卫江  吕终亮  白新萍  王维国  张建忠 《气象》2015,41(9):1166-1169
文章对气象应急服务业务中区域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自动站小时降水量较小时的格点插值方法,实现了零值自动站插补的实况降水插值方法,经检验,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降水量插值准确性和美观度。提出了采用ArcGIS ModelBuilder模型构建技术,及基于ArcObjects开发的逐小时降水量累加组件、气象要素插值组件、图形产品制作组件,结合ArcGIS提供的空间分析组件,建立区域逐小时累加降水数据处理和图形产品制作模型,完成了决策服务图形产品高效率、自动化执行及高精度图形产品输出。  相似文献   
93.
隐伏矿床预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隐伏矿床预测是当今经济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前沿课题,地球科学家从不同学科和角度出发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诸如模型理论与方法、构造控岩控矿理论与构造学方法、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物理学方法、数学地质和岩石矿物学方法等理论与方法,并成功地预测和发现了一些隐伏矿床。对近20年来隐伏矿床预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指出大科学、大协作和工业化将是隐伏矿床预测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94.
苏里格大气田多成因河道砂体的分布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大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河道砂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盒8段河道砂体成因类型及分布模式的研究。详细的岩心观察和相标志研究表明,盒8下段为辫状河砂体,盒8上段为曲流河砂体,局部发育网状河砂体。岩性、岩相与砂体的含气性的关系密切,含气砂体与砂岩中的粗岩相单元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粗岩相主要发育在高能辫状水道、心滩及曲流河下部边滩内。河道砂体分布模式研究表明,盒8下段发育高能辫状河砂体与低能辫状河砂体模式,盒8上段具有北部网状河、南部曲流河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95.
The benefits of recent warming for maize production in high latitude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atitudes above 45°N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rates of warming fast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since 1980.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his warming on crop production at these latitudes are still unclear. Using 30-years of weather and crop management data in Heilongjiang area of China (43.4° to 53.4°N), combined with the Hybrid-Maize model, we show that that maize yields would have stagnated in most areas and decreas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Heilongjiang if varieties were assumed fixed since 1980. However, we show that through farmers’ adaptation, warming has benefitted maize production for much of this region. Specifically, farmers gradually chose longer maturing varieties, resulting in a net 7–17 % yield increase per decade. Meanwhile, farmers also rapidly expanded maize area (from 1.88 million ha in 1980 to 4.01 million ha in 2009) and the northward limit of maize area shifted by more than 290 km from ~50.8°N to ~53.4°N. Overall, benefits from warming represented 35 % of the overall yield gains in the region over this period. The results indicate substantial ongoing adaptations and benefits at north high-latitudes, although they still represent a small fraction of global maize area. The sustainability of crop area expansion in these regions remains unclear and deserves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96.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简称SSI)存在于大多数的建筑物,在普通结构设计中,并没有考虑SSI,这和缺少一种简单有效的计算方法有关.通过调整结构的自振周期,可以很好地考虑SSI,实际情况是,一般的计算方法都偏于保守,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误差离散性比较大.土是非线性很强的材料,结构振动过大,土容易进入非线性状态,使得计算变得复杂.找出由于土的非线性导致结构自振周期的增大的规律,对于实际工程很有意义.本文通过对刚性基础与土槽中柔性地基上的钢框架模型进行激振,分别测得上部结构在不同刚度以及不同激振加速度时的结构自振周期.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结构自振周期与激振加速度、上部结构与地基相对刚度比的关系.通过拟合后的公式对两个文献中的试验模型的自振周期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本文拟合的公式能很好的考虑土的非线性,有效地减少简化模型计算与实测的差别.  相似文献   
97.
Plant transpiration depends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soil water availability is its primary control under water deficit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we improve a simplified process‐based model (hereafter “BTA”) by including soil water potential (ψsoil) to explicitly represent the dependence of plant transpiration on root‐zone moisture conditions. The improved model is denoted as the BTA‐ψ model. We assess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TA and BTA‐ψ models in a 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 and a Mediterranean climate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water stress. The BTA model performed reasonably in estimating daily and hourly transpiration under sufficient water conditions, but it failed during dry periods. Overall, the BTA‐ψ model provid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or estimating transpiration under a wide range of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Although both models could estimate transpiration (sap flow) at night, BTA‐ψ was superior to BTA in this regard. Species differences in the calibrated parameters of both models were consistent with leaf‐level photosynthetic measurements on each species, as expected given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these parameters. With a simplified representation of 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and reasonable performance across a range of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the BTA‐ψ model provides a useful alternative to purely empirical models for modelling transpiration.  相似文献   
98.
基于生态恢复的塔里木河干流生态需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5年为现状年,用定额法、潜水蒸发法和地下水储量变化法估算出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需水量,其结果分别为33.89×108 m3、23.97×108 m3和33.07×108 m3,通过分析得到现状年合理的生态需水量为30.31×108 m3.并根据阿克苏、沙雅、库车、轮台、库尔勒、尉犁和铁干里克7个气象站1995-2004年的月平均蒸发量,采用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和群克水均衡场公式对塔里木河干流天然植被的月潜水蒸发量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计算月生态需水量.通过分析发现,植被生长期(4-10月)的生态需水量占全年生态需水量的86%,尤其是植被生长旺盛时期的5-8月的生态需水量占全年的59%.根据制定的生态恢复方案,用定额法和潜水蒸发法预测3个目标年的生态需水量,将两者计算结果加以算术平均,得到2010、2015及2020年合理的生态需水量分别为31.88×108 m3、34.08×108 m3及36.84×108 m3,为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湘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0-2006年湘江流域内44个气象观测站蒸发皿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相关系数分析法,以及反距离权重插值来分析湘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湘江流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在47年间以21.29 mm/10a速率显著减少,通过了90%信度检验;且有75%的站点蒸发皿蒸发量下降趋势显著。从季节变化来看,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趋势主要在夏季,以15.58 mm /10a的速率显著下降,并通过了99%信度检验。从空间分布来看,湘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且下游地区减少趋势最显著。流域饱和差的减小及风速的显著下降导致大部分站点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0.
黄一民  孙葭  黄一斌  章新平 《地理学报》2014,69(11):1661-1672
利用搭载在Aura 卫星上的TES 观测仪所反演的2004 年8 月至2010 年12 月逐日HDO、H2O、气温以及GNIP等资料,对亚洲中低纬度地区大气水汽中δD的时空分布特征、水汽δD与气温、水汽量的关系以及与降水同位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空间上来看:大气水汽、降水δD整体上表现出随纬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同时低纬度的西太平洋暖池以东和西亚地区形成了两个高值中心,中纬度的青藏高原和西太平洋形成了两个低值中心。从季节变化来看:陆地上水汽δD表现出暖季的高值与冷季的低值交替出现,海洋上这种变化则不明显,同时,可以看到水汽δD的季节变化与低纬度陆地上降水δD的暖季低、冷季高正好相反;中纬度大陆上水汽δD的最大值出现在气温最高的夏季;低纬度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的最大值出现在季风暴发前的春季。就水汽中δD与气温、水汽量关系而言:在中纬度大陆及西亚地区均表现出正相关;在西太平洋暖池处,水汽中δD与气温呈正相关,与水汽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