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9篇
  免费   1932篇
  国内免费   2513篇
测绘学   933篇
大气科学   1134篇
地球物理   1557篇
地质学   4792篇
海洋学   1418篇
天文学   88篇
综合类   701篇
自然地理   104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509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611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560篇
  2009年   549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538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6篇
  1944年   2篇
  1937年   4篇
  193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91.
沃克金矿床是西昆仑西段金铜矿带近期发现的一处具有大型远景的金矿床。金矿体主要产于近东西向展布的韧-脆性剪切带中,赋矿岩石为穿切于绢云千枚岩中的石英脉。主要矿化类型为毒砂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热液蚀变为绢云母化、硬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在野外地质勘查与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镜下显微观察,将成矿阶段划分为早(S1)、主(S2)和晚(S3)阶段,主阶段形成大量硫化物及方解石石英脉。载金硫化物主要为毒砂,次为黄铜矿、方铅矿。利用电子探针(EPMA)对载金硫化物进行分析,结合单元素面扫描成像,笔者认为金矿石主要以细粒金和中粒金形式存在。流体包裹体显示温度变化范围230~493℃,w (NaCl) eq为1.56%~18.19%,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中低盐度的特征,表现为NaCl-H2O-CO2体系。石英δ18O值为8.6‰~14.0‰,流体的δD值在-83.7‰~-103.6‰,显示出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来源特征;硫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物质源自中浅变质岩。笔者认为,沃克金矿床为与韧-脆性剪切带有关的中成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2.
关奇  刘军平  王伟  莫雄  何世军  胡绍斌  赵毅 《地质论评》2022,68(4):2022082006-2022082006
迄今为止,纸厂文山鱼(Wenshanaspis zhichangensis Zhao,Zhu et Jia,2002)仅在文山古木地区发现唯一一件较为完整的头甲;笔者等通过全面系统的古生物化石调查,在云南文山广南珠街一带下泥盆统坡松冲组首次采获了一件较为完整的纸厂文山鱼化石标本,这一发现拓宽了纸厂文山鱼的分布范围,丰富了化石层段层序地层的研究,对早泥盆世古地理面貌恢复提供了有力的化石证据。通过与正型标本的对比,新发现一个连接眶上管与侧背管的椭圆形开孔,并对其功能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93.
张旗  任纪舜  赵磊  焦守涛  王跃  王振 《地质论评》2022,68(2):2022030013-2022030013
中国蛇绿岩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存在许多问题。文中简要评述了日喀则、三江、青海、北秦岭、中亚造山带、东北以及中国南方蛇绿岩的若干问题,指出中国划归入蛇绿岩的地质体(组合)太多了,把许多可能不是蛇绿岩的地质体(组合)也当成了蛇绿岩。当前需要做的是去伪存真,对中国蛇绿岩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文中指出,地幔橄榄岩无疑是蛇绿岩最重要的成员,它来自洋壳下。世界上还有另一类来自陆壳下的地幔岩,被称为“造山橄榄岩”。因此,地幔橄榄岩并非蛇绿岩所独有。此外,有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在许多不同的构造背景下都可以出现类似MORB(大洋中脊玄武岩)地球化学性质的玄武岩,例如洋岛、岛弧、大陆溢流玄武岩、板内玄武岩以及太古宙(拉斑玄武岩和科马提岩)等。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一个地区只要有了地幔橄榄岩和MORB就是蛇绿岩了。文中回顾了蛇绿岩研究的两个发展阶段:前一个阶段以1972年的彭罗斯会议为标志,开启了蛇绿岩研究的新篇章,当时的学术界主要关注蛇绿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问题,关心蛇绿岩的岩石组合。新的阶段是从20世纪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于近期取得了突出的进展。笔者等强调指出,蛇绿岩(野外出露更多的是蛇绿混杂岩)即蛇绿岩套,它不仅包括一个特定的岩石组合,还包括深海沉积。文中肯定了中外学术界在蛇绿岩构造研究方面获得的许多新发现、新思路和新进展。此外,大数据和地球物理方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蛇绿岩是一个复杂体系,不确定的问题相当多。它们的解决需要构造地质学家、地层学家、古生物学家、岩石学家、地球化学家、年代学家以及地球物理学家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94.
殷志强  秦小光  张磊  李康康  彭超 《地质论评》2022,68(3):2022062022-2022062022
全新世气候变化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罗布泊地区多次大规模的环境变化导致小河文明和楼兰文明等古文明的消失。笔者等通过对叶尔羌河流域的阿克奇河左岸黄土剖面系统采样和粒度、磁化率及年代学测试,重建了该地区5 ka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昆仑山北区黄土沉积记录的古气候环境与塔里木河下游罗布泊地区小河文明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4. 5~3.58 ka BP,昆仑山区次生黄土快速堆积,气候较湿润,降水量较多,塔里木河上游水源充足,为下游罗布泊地区提供了大量水资源,也为小河文明的孕育和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58 ka BP以后,昆仑山区的剖面沉积物由次生黄土转为风成黄土,显示气候开始转向干冷,因降水量减少导致流入到罗布泊地区的有效水资源逐步减少,罗布泊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小河文明开始衰退,直至消失。因此小河文明的孕育与昆仑山区全新世湿润期气候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5.
周婷  温小虎  冯起  尹振良  杨林山 《冰川冻土》2022,44(5):1606-1619
准确可靠的径流预测对于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径流预测对流域内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水利工程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径流预测通常采用单一方法进行建模与预测,难以利用各预测模型优势的问题,本文利用极限学习机(ELM)模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MARS)等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疏勒河上游未来1~7日的径流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对ELM、SVM、MARS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组合,构建了径流组合预测模型,以获取更可靠的预测结果,并采用蒙特卡洛抽样方法获取BMA的95%置信区间,对预测结果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ELM、SVM、MARS模型以及BMA组合模型均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中长期日径流预测;BMA的预测精度较单一模型更高,能够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值;BMA的95%置信区间对实测值覆盖率高,同时能够提供较好的确定性预测和概率预测结果。表明BMA在资料有限的条件下,表现出较单一模型更高的预测性能,可以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中长期日径流预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在扬子板块西缘断续分布有多套变质沉积岩系,厘定区内不同岩石单元的时代对于探讨扬子西缘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出露于扬子板块西缘米易垭口地区的五马箐组变沉积岩以及侵入其中的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区内五马箐组的沉积时代介于1.19~1.01Ga,其地层归属为会理群而非康定群,位于五马箐组之下的“冷竹关组”并非变沉积地层而是一套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体。五马箐组碎屑锆石年龄存在~1.56Ga、~2.50Ga两个主要峰值以及~1.43Ga、~1.68Ga、~1.87Ga、~2.32Ga、~2.68Ga五个次要峰值,推断其物质来源主要为扬子板块西南缘的撮科杂岩、隐伏的或还暂未发现的太古代基底岩石、同时期岩浆岩和早期变沉积岩的再循环。碎屑锆石的ε_(Hf)(t)值在~1.7Ga发生了显著变化,暗示扬子板块西缘的构造体制由陆壳汇聚向裂谷活动转变,且在~1.56Ga处于裂谷岩浆活动的峰期。花岗岩体正的ε_(Hf)(t)值反映出扬子板块西缘在~1.0Ga有一次新生陆壳生长事件,可能是格林威尔造山后的伸展塌陷构造背景下裂谷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7.
文章采用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了卤水NaCl-H2O体系不同盐度、酸碱度对砂岩中铜元素的活化迁移作用。结果表明,在常压室温环境下,卤水盐度越高,越有利于含铜砂岩中铜的活化迁移,不同盐度卤水对铜的活化强度表现为w(NaCl)为25%的溶液w(NaCl)为20%的溶液w(NaCl)为10%的溶液w(NaCl)为5%的溶液。酸碱度条件模拟实验,揭示了强酸(pH=0.71)或者强碱(pH=10.28)环境有利于铜的活化迁移,尤其是在强酸(pH=0.71)条件下,可极大增强铜的溶解性,这对于解释蒸发岩盆地含铜卤水的成矿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汪洋撰文批评笔者提出的"广西型花岗岩"没有任何意义,认为花岗岩类的全岩Sr、Yb含量不是指示花岗质岩浆起源压力的可靠指标,以Sr-Yb为基础的花岗岩分类没有地球动力学意义。笔者认为,花岗岩可以形成于不同的压力条件下不是笔者的发明,国外早有论述,例如Defant和Drummond(1990)关于埃达克岩和岛弧ADR的认识。汪洋认为,花岗质岩浆可以形成于下地壳部位,也可以形成于中地壳深度,还认为基性岩浆分离结晶可以形成花岗质岩浆,这都是笔者不赞同的,因为缺乏野外证据。广西型花岗岩以富Sr和Yb为特征,指示在相图上位于石榴石出现线之下和斜长石消失线之上,暗示残留相既无石榴石也无斜长石。汪洋引用了不同地区不同作者对广西型花岗岩成因的不同见解,与笔者关于广西型的概念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能据此否定笔者关于广西型花岗岩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揭示西藏改则地区渐新世-中中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化,结合改则盆地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并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对改则盆地的样品进行了全岩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长石、方解石和少量白云石等,通过沉积物中矿物含量变化和石英/长石的比值显示青藏高原改则盆地康托组在气候总体为干冷的大背景下经历了4个阶段:Ⅰ(早渐新世):石英含量最高,碳酸盐矿物次之,长石含量最少,白云石在该阶段出现频繁,且含量变化明显,指示气候以季节性干旱为主;Ⅱ(晚渐新世):石英含量最高,但相比上一阶段有所下降,碳酸盐矿物和长石含量增加,指示气候进一步趋向干冷化;Ⅲ(早中新世):石英含量最高,但相比之前两个阶段进一步减少,长石含量进一步增加,碳酸盐总体呈现增加趋势,特别是白云石,相比之前两个阶段含量增加明显以及下降的石英/长石比值,指示气候变得更为干冷;Ⅳ(中中新世):石英含量相对上一阶段有所增加,长石和碳酸盐矿物含量降低,石英/长石比值也有所增长,但相比Ⅰ和Ⅱ阶段仍然较小,指示该阶段气候虽有所回升,但依旧处于干冷环境下。对比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可知改则盆地气候阶段性变化可能是高原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有关埃达克岩实验应用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非常重要,是花岗岩(和埃达克岩)理论创新的源泉之一。近年来,国内在埃达克岩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这个领域,中国在国际上是处于领先水平的,虽然得到的认识并不相同,这是很正常的。本文讨论了与埃达克岩有关的一些实验研究问题,认为:1下地壳底部是缺水的,花岗岩是在缺水条件下部分熔融的,应当慎重对待在饱和水和有水加入情况下的实验结果。2要注意残留相组分中是否有斜长石出现,不能只关注石榴石,石榴石与斜长石配合起来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3 1.0 GPa压力下石榴石出现线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它只表明与之平衡的熔体是贫Yb的。但是,贫Yb的花岗岩不只是埃达克岩,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也贫Yb,因此,还需要考虑斜长石消失的情况,如果石榴石出现而斜长石消失了,熔体是埃达克岩;如果石榴石出现而斜长石没有消失,则熔体为喜马拉雅型花岗岩。由于国外没有喜马拉雅型花岗岩的概念,因此,对国外某些在1 GPa条件下得到的实验资料应当仔细鉴别,也许其中有一些熔体并非埃达克岩,而是喜马拉雅型花岗岩。4相变反应不同于部分熔融反应,不能把相变反应的结果解释为部分熔融的结果。相变反应是在温度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发生的,不是产生花岗岩的主要方式;部分熔融反应主要是在温度增加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发生的,是产生花岗岩的主要方式。5实验研究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是:与榴辉岩平衡的熔体是埃达克岩,因此,埃达克岩的真谛可能就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源区有石榴石无斜长石。只要符合这个标志,与其平衡的熔体必然是高Sr低Yb的;只要符合这个标志,与其平衡的熔体必然是在较高的压力下形成的。高压可能就是埃达克岩最重要的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