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塔中奥陶系储层内硫化氢广泛分布,由于其剧毒、易溶于油水中、腐蚀性强,给勘探开发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了弄清奥陶系储层的硫化氢成因及分布规律,在分析现有关储层中H2S来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矿物组分、H2S及其硫碳同位素分析来探讨其H2S原因。结果表明:三期方解石交代硫酸盐矿物,且硫酸盐未被TSR还原;奥陶系内硫化氢硫同位素普遍比寒武系内硫化氢硫同位素低;奥陶系内硫化氢硫同位素和地层水硫酸根硫同位素具有伴生关系,TSR发生在烃水过渡带;TSR反应物与硫化氢含量无相关关系,并出现了沥青质碳同位素值的负偏;甲烷碳同位素值与硫化氢含量无相关关系,甲烷并未参与TSR。奥陶系与寒武系内硫化氢为不同阶段各自的产物;硫化氢生成时期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O3l)和鹰山组(O1-2y)内TSR发生在晚燕山期-喜山期,寒武系内TSR发生在晚海西期和晚燕山期-喜山期。总体上,奥陶系内硫化氢为原地TSR成因,受控于走滑断裂注入寒武系高矿化度、富镁地层水和油气,以及沿I号断裂运移的贫硫化氢干气稀释作用。  相似文献   
82.
多次波压制是地震资料处理中一个重要步骤。根据多次波发生下行反射的位置,可以把多次波分为两类:自由界面多次波和层间多次波。不同的多次波有着不同特性,一种压制多次波的方法往往只能针对特定的某一种多次波进行压制。F-K域压制多次波和预测反褶积分别利用了多次波的可分性和周期性这两种具有代表性压制多次波的处理方法。这里首先利用声波时差有限差分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正演计算,得到了包含不同类型多次波的地震数据;然后对正演数据分别应用F-K域压制多次波和预测反褶积两种压制多次波技术对自由界面多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进行处理;最后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处理效果,总结了两种方法的适用条件。F-K域多次波压制手段适用于多次波与一次波时差差异较大的情况,预测反褶积对小炮检距附近严格满足周期性的多次波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3.
李洁  陈文  雍拥  杨莉  刘月东  罗诚  孙敬博  张斌 《岩石学报》2014,30(8):2269-2278
云南羊拉铜矿位于德钦县羊拉乡,构造上夹持在金沙江断裂和羊拉断裂两条南北向区域性断裂之间。矿区内自北向南由4个主要岩体组成,对应7个主要矿段,其中里农矿段为羊拉铜矿集中区。本文选取里农岩体边缘相岩石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方面的研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体亏损高场强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配分图解上显示出具有弱的负Eu异常,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为9.38~10.23,轻重稀土明显分馏,稀土总量较高的特点,这些均说明源区有来自大陆地壳的贡献;运用Maniar主量元素构造判别法判定里农岩体为大陆碰撞型花岗岩(CCG型花岗岩)。通过锆石U-Pb定年得到了227.73±0.99Ma的年龄数据,代表岩体的侵位时代。结合以往研究,初步认为:1)里农岩体为大陆碰撞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造山时期,结合锆石U-Pb年龄可推测至晚三叠世(227Ma之前),金沙江缝合带沿该处已经闭合,进入到了碰撞造山阶段;2)羊拉铜矿为构造控矿矿床。在里农岩体持续时间约12Myr左右(239~227Ma)的缓慢冷却阶段,岩浆热液逐渐富集矿化金属元素,在227Ma左右,岩体及地层快速抬升冷却,羊拉铜矿开始进入主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84.
地震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提高,地震全波形反演技术研究快速发展,并有效的推进了油气勘探.本综述主要对当前地震全波形反演主要存在反演非唯一性、噪声敏感性、初始模型强依赖、易陷入局部极值、计算量大等问题进行调研,重点介绍了地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在时间域,频率域和Laplace域内的各种改进和优化的策略,为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本文使用时间序列法对四川省铁矿资源需求建立了预测模型。通过对预测模型的研究,发现四川省铁矿资源保有储量与铁矿石需求量,两者差距逐年加大,四川省铁矿保有储量告急,需增强地质找矿地勘经费投入,加强综合地质找矿能力。  相似文献   
86.
雍睿  唐辉明  胡新丽  李长冬  黄磊 《岩土力学》2012,33(Z2):118-124
针对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的重要性,开展最小二乘法、点群中心法、随机-模糊法、可靠度分析法4种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线性回归方法的理论对比与分析。在传统点群中心法的基础上,提出求解过程严密、计算精度较高的改进优化算法。为保证可靠度分析法中验算点法参数初始赋值的准确性,提出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c, 的均值、标准差优化赋值方法。以武隆县鸡尾山滑坡为例,比较不同岩体结构面数据条件下上述4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各方法的适用性与试验数据的离散性及数据量有关;当数据线性理想时,4种方法均可直接用于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的线性回归分析;当试验数据较离散时,点群中心法已不再适用,可根据工程要求、异常值情况和计算收敛情况选取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7.
基于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的滑坡模型试验坡面位移场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伟  胡新丽  唐辉明  雍睿  夏浩 《岩土力学》2013,34(Z2):477-485
将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computer aided inspection, CAI)引入到滑坡物理模型试验坡面位移场测量中,采用高精度的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对滑坡物理模型试验中坡体表面的位移和变形进行全方位的监测,采用“3D比较”测量坡体表面位移场。提出采用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测量滑坡模型试验中坡体表面位移场的技术路线,并通过抗滑桩加固滑坡模型进行了实例测试,获得满意的结果。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采集坡体表面的三维数据,获取坡体信息丰富、全面的位移场结果,避免传统单点监测以点带面的局限性;应用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直观展现传统监测方法难以观察到的坡体边界效应、土拱效应等试验现象;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所测位移场规律性好,与定性及理论结果相符,与试验过程中各种现象符合很好,结果可信、可靠。  相似文献   
88.
西藏高原汛期降水日数和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藏高原38个气象站自建站以来至200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西藏高原汛期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降水日数和小雨日数呈现北增南减的趋势,中雨日数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昌都地区东南部一线增加。1961-2007年总降水日数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小雨日数下降和贡献率减少,而中雨的日数和贡献率增加;降水强度表现出一定的增加趋势,体现为小雨和大雨强度的增加。20世纪80年代前多小雨,80年代至90年代多中雨以上强度的降水,21世纪前7年多小雨,而大雨主要在90年代对降水量的贡献率较大。西藏高原降水有向不均衡、极端化发展的趋势,这对西藏高原旱涝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非饱和土二维固结简化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雪山  殷宗泽 《岩土力学》2009,30(9):2575-2580
针对较高饱和度的非饱和土二维固结问题展开研究。对于较高饱和度的非饱和土,如饱和度 时,将孔隙中气、水近似地看作可压缩的气、水混合流体后,非饱和土近似为土骨架和混合流体的二相土。考虑混合流体的压缩性,建立混合流体的连续方程。联立平衡方程和混合流体的连续方程,求出应力-应变和混合流体压力;再建立水连续方程求解水压力,继而求出气压力、吸力等。算例表明:加载和消散过程中,混合流体与水压力变化基本一致,气压的作用并不大;地基变形过程与高速公路填筑过程中地基变形发生规律一致。说明该简化方法是合理的,并促进了非饱和土固结变形计算走向实用化。  相似文献   
90.
叠前地震描述技术在SLG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SLG地区天然气资源量丰富,是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区域,利用叠后地震描述进行储层预测时多解性很强.本文针对SLG地区盒8段储层,充分利用了叠前地震资料信息丰富的特点,以AVO模型正演技术为基础,研究含气砂岩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利用弹性波阻抗反演和叠前同步反演等技术,开展了叠前储层预测和含气性检测,形成了叠前地震描述技术系列.实际钻探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的精度较高,表明利用叠前地震描述技术进行SLG地区盒8段储层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