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0篇
  免费   1535篇
  国内免费   2319篇
测绘学   984篇
大气科学   1247篇
地球物理   1370篇
地质学   3962篇
海洋学   1061篇
天文学   195篇
综合类   653篇
自然地理   872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521篇
  2021年   600篇
  2020年   419篇
  2019年   602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503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547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653篇
  2011年   584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阙晓铭  雷永昌  张向涛  邱欣卫 《地质学报》2022,96(11):3943-3954
珠江口盆地经历裂陷阶段向拗陷阶段的转变,同期沉积地层记录了该构造变革和沉积演化过程,为厘定断拗转换界面提供了可能。基于地震反射、沉积旋回特征,识别出陆丰南地区恩平组内部存在全区可追踪对比的构造沉积转换面——T72界面,也是区分上下恩平组界面。对陆丰13洼洼间隆钻井LFA开展上下恩平组碎屑锆石U- Pb 定年、重矿物组分、元素分析,提出恩平组T72界面上下地层物源体系发生转变。结合区域沉积充填特征,表明陆丰南地区T72界面为断- 拗转换界面。具体表现为:下恩平组沉积期湖盆继承文昌期裂陷盆地特征,湖盆水体较深,物源主要为盆地内部的中生代基底凸起,沉积层序明显受盆内低凸起控制,在盆内低凸起四周发育一系列近源的辫状河三角洲,井区主要接受来自惠陆低凸起物源;上恩平组沉积期间,湖盆进入断拗过渡期,湖盆扩大、水体变浅,盆内低凸起四周的断裂活动减弱,沉积层序逐渐向盆内低凸起超覆,盆外太古宙—古生代物源组分供给不断加强,近源的三角洲砂体逐渐向远源的浅水三角洲砂体转化,同时发育宽广的滨浅湖环境,原供给物源的惠陆低凸起为水体淹没,井区接受了北部隆起外的物源。  相似文献   
62.
本文通过对祁连山南部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特征的研究,建立了盆地形成过程中沉积充填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联。依据沉积充填特征、构造接触关系及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祁连山南部地区三叠纪盆地具有弧后前陆盆地的构造属性;综合分析年代学、沉积物性和盆地内部填充单元的差异划分出与柴达木岛弧带和祁连山南部弧后前陆盆地相关的区域大地构造单元。认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中期,南部遭受俯冲作用持续向北挤压推覆导致盆地挠曲沉降;中三叠世中期-晚三叠世中期发生弧(东昆仑-柴北缘)-陆(巴颜喀拉地块)碰撞,祁连山南部盆地挠曲沉降增大,其间形成区域性断裂和不整合等盆地记录的地质事件;晚三叠世晚期祁连山南部盆地发生过补偿陆相填充,弧后前陆盆地消亡。  相似文献   
63.
勉略构造带作为秦岭造山带内重要的构造边界,关于其构造属性及晚古生代以来的地质背景,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在限定地层单元的最大沉积年龄、研究区域构造岩浆事件及约束构造地质背景等方面行之有效。基于此,通过对勉略带内五郎坪北侧两河口变沉积地层和侵入其中的变形花岗岩脉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2件变形花岗岩脉的结晶年龄均为406±1Ma。碎屑锆石主年龄谱分别为422~456Ma和558~826Ma,峰值年龄为441Ma和771Ma、813Ma,次级年龄谱分别为942~1495Ma和1658~2981Ma,峰值年龄不明显。依据最小一组碎屑锆石的峰值年龄(441Ma),和侵入其中的变形花岗岩脉(406±0.6Ma),限定该变沉积地层形成时代为406~441Ma(S_1-D_1)。碎屑锆石年龄谱显示该套变沉积地层物质来源较为复杂,其中秦岭造山带及扬子板块北缘早古生代、新元古代岩浆岩为其提供了74%±的物源,古老变质基底为其提供了26%±的物源。通过与区域上已有资料对比,认为勉略构造带内晚古生代沉积地层形成环境与邻区大致相同,且本次所获得的变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谱也与邻区泥盆系相似。综合认为,勉略构造带与邻区在晚古生代应属同一构造环境,晚古生代"勉略海盆"应当包括整个南秦岭。  相似文献   
64.
本文主要叙述了在开发煤矿地质信息系统(CMGIS)中的几种主要地质图件的数据存贮与处理技术。地质图件作为一种专业图件,有它特有的属性,如岩性花纹符号的大量出现,各种构造、地物等特殊线条的出现,地质曲线与文字标注的大量出现等。实践表明,采用商品化通用软件包(Auto CAD)已满足不了用户的要求,因为它缺乏地质上所需要的特殊性线型。用它编辑后的图形数据难以二次利用,图素的地质含义不再表现在图形数据库中,况且,如果图形编辑量过大,还必须考虑是否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调整或增加辅助数据,为此,用户必须在不同的软件环境下运行不同的软件和数据,造成用户学习掌握和使用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6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S OF SHALLOW LAKE IN THE ZHALONG WETLAND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INTRODUCTI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water are the nu-trients limited in natural wetlands,which seriously in-fluence on the ecosystem production and the biodiver-sity(Mitsch,Grosselin,2000).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cycles have been interrupted b…  相似文献   
66.
陈志强  杨伟曹蕾 《福建地理》2006,21(2):95-97,123
ASTER(高级空间热辐射热反射探测仪)是高光谱遥感影像时代到来的标志,与一般遥感影像相比能为对地观测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源。根据福福州市1988年的TM影像和2001年ASTER影像,在NDVI和分形几何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求取两个时期植被斑块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植被景观整体分形维数上升,说明植被斑块空间形态趋向复杂化,稳定性降低,其空间格局变化表现出2种基本规律:一是破碎化,孔隙化,主要发生在城区内部,二是空间萎缩,主要表现在城市边缘地区。  相似文献   
67.
Frozen sediment cores from Lake Pupuke in Auckland City, New Zealand, contain a high resolution decadal to annual scale record of changing lake paleoenvironments and geochemistry that reflects changing landuse and hydrology in the catchment over the past c. 190 years. A reliable chronology is available from AMS 14C and 210Pb dating of the sediments, with the timing of the older part of the record supported by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pollen of introduced Pinus and Plantago lanceolata associated with European settlement of Auckland in the early 1840s. Diatom stratigraphy, sediment elemental and carbon isotope geochemistry reflect changes in sediment sources and lake conditions commensurate with European development of the Lake Pupuke catchment, in particular enhanced algal productivity controlled by the influx of nutrients after c. 1920 AD. Attempts to prevent nuisance algal blooms in 1933, 1934 and 1939 using CuSO4 addition produced Cu spikes in the sediment that allowed confirmation of the accuracy of the 210Pb chronology. Hence, the element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Lake Pupuke sediments reflect the timing of significant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rather than climatic variations, that have occurred within the watershed over the past c. 190 years. The comparison of records of land use change in the catchment with the multi-proxy record of changes in the sediments usually allowed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the signatures of change and their causes.  相似文献   
68.
古近系双阳组是在吉林省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中,油气赋存的主要层位,储层主要为湖底扇和扇三角洲的砂体。依据双阳组储层的大量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分析的资料研究了该储集层的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双阳组储集层:成岩作用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和溶解6方面的作用。双储集层中的自生粘土矿物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演化过程经历了蒙皂石渐变带,第一迅速转化带和第二迅速转化带,相应的成岩作用阶段可划分为早成岩阶段B期、晚成岩阶段A1期和晚成岩阶段A2期。依据在垂向上的成岩变化,建立了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集层的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在垂向上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了储层物性的垂向分带。  相似文献   
69.
1 IntroductionThe Mesozoic-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and ki-netics mechanism of th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 are thekey subjects of continental dynamics (Ma Zongjin andGao Xianglin, 2004) and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regional geological tectonics (Qia…  相似文献   
70.
GIS是LBS的位置定位、导航及地图表达的基础技术支撑。针对LBS的固定服务端与移动终端的信息交互需求,提出了平台GIS与移动GIS的概念;针对移动GIS,提出了嵌入式、软件插件组合技术,确定了无线下载的事件表结构;将此用于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设计,实现了LBS的数据与业务分离、实时信息的自动交互、移动终端的位置确定与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