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0篇
  免费   518篇
  国内免费   718篇
测绘学   164篇
大气科学   723篇
地球物理   624篇
地质学   1052篇
海洋学   284篇
天文学   115篇
综合类   284篇
自然地理   2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生物气候带对土壤中锰的赋存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维新 《地理科学》1995,15(4):368-373
  相似文献   
132.
瞬变电磁法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瞬变电磁法在黄石市某矿主竖井建设地段查明了地表到地下100m的岩洞、构造破碎带、断裂带,并利用这些资料讨论了洞的成因及其与断裂破碎带的关系.圆满地完成了矿方提出的地质任务.  相似文献   
133.
云、雨水酸度和离子浓度与其微物理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1987年5-6月和1989年5-6月庐山地区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云、雨水酸度和离子浓度与其微物理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雨滴大小、含水量、谱宽等微物理量的演变直接影响着其酸度和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134.
气象场相关结构对EOFs展开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裕国  江志红 《气象学报》1993,51(4):448-456
本文从矩阵扰动理论出发,提出利用矩阵的范数(norm)作为度量气象场随机扰动的稳定性指标,并由此间接推估EOFs展开的稳定性。经理论论证、数值试验和实例计算表明,气象场的相关性越好,达到稳定相关结构所需样本越小,由此得到的EOFs稳定性也越好,反之则不然。上述规律又直接受样本大小n和站点数目p的影响。对于不同的气象场来说,达到稳定EOFs的样本临界值不同,必须警惕EOFs展开有可能不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35.
用切氏多项式作月降水量的双向时间序列预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6.
丁建伟  张荣 《测绘学报》1993,22(4):299-303
现代地图学空间活跃,发展迅速,并在我国科技领域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一门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在分析现代地图学发展特点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对现代地图学及其学科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现代地图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对我国现代地图学发展及建立学科体系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7.
东亚和西太平洋爆发性温带气旋发生的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仪清菊  丁一汇 《大气科学》1993,17(3):302-309
本文利用历史天气图资料,对1973—1988年中国东部和沿海地区的温带气旋及其爆发性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共有1014个温带气旋发生,其中有1/5达到了爆发性发展的强度,构成了西太平洋爆发性海洋气旋的一部分.它占整个西太平洋爆发性气旋总频数(包括不同来源)的51%.进而对这类爆发性气旋的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概括出了它们的气候学特征.比较亚洲大陆、中国近海及西太平洋地区的爆发性温带气旋表明,西太平洋地区不仅频繁而且强烈.而东、西太平洋地区发生海洋爆发性气旋的对比表明,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也指出,东太平洋地区爆发性气旋的发生并不是一种少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8.
Summary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the build-up, the air mass transformation and the propagation of the Siberian high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d surges in East Asia. It has been found that (1)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iberian high result from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mass convergence at middle and upper-level and the radiative cooling; (2) the appar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Siberian high over land is observed in winter, which is caused by the upward sensible heat and latent heat flux from the underlying surface; (3) the Siberian high and its attendant cold air outbreaks usually undergo a marked low-frequency, southward propagation with the period of 10–20 days; (4) activity of cold surge over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Siberian high. The active cold surge occurs when the Siberian high is usually strong.With 12 Figures  相似文献   
139.
应用模式识别定量划分潜在震源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韫玉  杜兴信 《地震研究》1990,13(2):122-130
本文以陕西关中及部分邻区为例,考虑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及地球物地场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模式识别方法和多种计算方案,以定量判定潜在震源区。其结果表明,模式识别方法有利于地质、地震活动及地球物理场等多种因素综合应用,并能选择和显示判定潜有震源区的主要特征。不同模式识别方法的比较和多种试验方案的综合,则可提高潜在震源区判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