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0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抗差方差分量估计在卫星定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卫星精密定轨过程中观测资料存在粗差以及观测资料的合理定权问题,将抗差方差分量估计引入到卫星精密定轨中。采用Lageos 2卫星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的全球SLR实测数据进行了卫星精密定轨计算,结果表明,抗差方差分量估计既可以有效地减弱观测资料中粗差的影响,又可以较好地解决观测资料的合理加权问题,从而可以提高卫星的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62.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Galileo、GLONASS和COMPASS/Beidou发展迅猛。美国的WAAS、欧洲的EGNOS、俄罗斯的SDCM以及中国的广域增强系统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日本的QZSS和MSAS,印度的IRNSS和GAGAN的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动态、关键技术和政策...  相似文献   
63.
The similarity transformation model between different coordinate systems is not accurate enough to describe the discrepancy of them. Therefore,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coordinate frame with poor accuracy to that with high accuracy cannot guarantee a high precision of transformation. In this paper, a combined method of similarity transformation and regressive approximating is presented. The local error accumulation and distortion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the precision of coordinate system is improved by using the recommended method.  相似文献   
64.
??????????????y???SINS??????????????????????????С?????????????????????SINS?????????????????????????SINS?????????????????????????λ?????????????????????????????????????????????????????????С??????????????????????????????????????????????????????????????????????????????????????Kalman???????????????????С???????????????????y??????????????????????????????Kalman???????????????????????????С??????????????????y???????????  相似文献   
65.
华南印支期碰撞造山--十万大山盆地构造和沉积学证据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18  
十万大山盆地是云开造山带前陆地区的一个窄长的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沉积盆地,位于扬子与华夏陆块拼接位置的西南端。十万大山盆地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沉积由巨厚的磨拉石建造组成,并构成多个向上变粗和向上变细的构造-地层层序。云开造山带及前陆冲断带上泥盆统至下二叠统中发育了大量的印支期形成的薄皮褶皱和冲断构造。这些指示扬子和华夏陆块在印支期发生了强烈陆内碰撞与会聚及前陆盆地的沉积作用。P2 /P1 之间的不整合面是伸展构造向挤压构造转换的转换面,为华南印支期碰撞挤压造山或活化造山的序幕。T3 /T2 之间不整合面是挤压构造向伸展构造转换的转换面,是印支期活化挤压造山结束的界面,标志着晚二叠世开始的碰撞造山作用的结束。华南内部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构造运动性质及转换与当时华南南缘存在的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及印支板块与华南陆块的碰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6.
中国中东部秋季PM10时空变化及其与日气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2010年秋季中国中东部83个重点城市的PM10浓度数据以及其中63个城市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PM10浓度的时空变化以及晴空条件下PM10浓度与日气温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不同云量条件下二者关系的稳定性以及辐射的相应变化.结果表明:(1)近11年来,秋季PM10浓度呈现下降趋势,全部天气条件下和晴空条件下的线性趋势值分别为-2.87 μg·m-3/年、-4.92 μg·m-3/年;空间分布上,中国中东部重点城市的秋季PM10浓度普遍下降,其中华北地区的下降最快最显著.(2)秋季PM10浓度与日气温的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定量统计表明:当PM10浓度偏高10 μg·m-3时,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分别偏低0.15℃、0.14℃和0.16℃,同时气温日较差减小0.01 ℃.(3)秋季日气温的上述变化可能主要与气溶胶的直接效应有关.PM10增多会造成地面总辐射和地表净辐射的显著减少,进而造成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的显著下降;同时,PM10增多对近地面的影响总体上是致冷效果.  相似文献   
67.
自适应抗差最小二乘估计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杨元喜 《测绘学报》1996,25(3):206-211
抗差估计与最小二乘估计在相应条件下各具优点。特定的抗差估计极值函数只在特定的污染分布条件下显示其抗差性和优效性。本文研究最小二乘估计,抗差估计以及抗差估计类之间的自适应估计问题。重点讨论了适于测量平差计算的误差分布检验量以及自适应抗差极值函数和权函数的构造与选择,最后人出了自适应抗差最小二科解算积式。  相似文献   
68.
坐标转换模型尺度参数的假设检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基于空间尺度为各向异性的三尺度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及其转化形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坐标转换中如何对尺度参数进行选择,给出了坐标转换模型中尺度参数假设检验模型的统一表达形式,构造了相应的检验统计量。该检验模型能对三尺度坐标转换模型、双尺度模型和单尺度是的相互转化及尺度参数的显著性等情况进行假设检验。通过该假设检验方法对两算例进行了解算,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抗差贝叶斯估计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元喜 《测绘学报》1992,21(1):42-49
当未知参数具有先验期望和方差,且观测值与未知参数先验值均服从正态分布时,最小二乘贝叶斯估计将给出参数的最优解。然而当观测值和参数先验值的实际分布有悖于正态假设时,经典贝叶斯估计使估值偏高。本文基于常用的M估计原理,对三种类型的误差模式,导出了M-LS、LS-M和M-M三种抗差贝叶斯估计解式和影响函数;讨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参数验后方差表达式。  相似文献   
70.
大地测量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姚宜斌  杨元喜  孙和平  李建成 《测绘学报》1957,49(10):1243-1251
近50年,由于大地测量观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大地测量学科不断进化,并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与融合。本文首先简述了大地测量学发展的背景和在历史上发挥的主要作用,梳理了大地测量传统学科的形成。进一步,分析了大地测量发展现状,侧重从观测手段的进步描述学科的发展;从应用领域的拓展描述交叉学科的形成;从国家需求和科学发展出发,描述了大地测量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了大地测量现阶段学科分类建议,试图为大地测量工作者的科研选题、基金申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