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二连盆地第四系沉积物天然热释光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简要阐述了天然热释光形成机理,详细叙述了实用的室内热释光测量技术及最佳加热程序及相应参数。根据二连盆地370个实测的第四系沉积物样品热释光数据及26条典型热释发光曲线,将该盆地沉积物热释光发光曲线分为3种类型,并综合分析了2条剖面共60测线公里的地表物化探资料———U、Th、K、210Po和4He异常。  相似文献   
52.
内蒙古盂恩陶勒盖矿床产于由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和白云母斜长花岗岩组成的海西期盂恩花岗岩基的中心部位,矿体受东西向断裂控制。呈脉状。矿床主要有用组分为Pb,Zn,Cu,Ag,含Sn富In,Ga,Cd等分散元素,为一典型的多元素共生的多金属矿床。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与赋矿的海西期花岗岩和矿区外围燕山期花岗岩的长石及全岩铅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显示出矿石铅既不是由这两期岩浆活动提供的,也不是来自这两期花岗岩的改造,矿石铅与不同期次岩浆岩铅的对比显示,矿石铅来源于地幔岩浆分异,矿区深部可能存在地幔来源的岩浆岩。  相似文献   
53.
要解释在很短的时间尺度内强震活动主体地区的大范围迁移现象 ,必须考虑整个岩石圈的分层流变结构和应力积累的时间过程。文中分析了应力在岩石圈中的传播情况 ,论证了板块边界对大陆内部的动态作用形式 ,推导出了在常速度边界条件下 ,双层黏弹性模型的解析解。证明在板块边界连续动态作用条件下 ,由于岩石圈的分层流变性和应力在不同流变性介质中的传播特征 ,在黏弹性模型黏滞性较大层中应力的积累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从而可以较合理地解释一些短期的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54.
共线条件方程线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出一种新的共线条件方程线性化方法 ,使共线条件方程线性化过程简明易懂 ,便于掌握。  相似文献   
55.
总结了加拿大地调局在开展近海陆坡及大陆架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和其他综合海洋调查工作时通常使用的专门的调查仪器和设备,包括调查船、定位系统、测深设备、侧扫声纳设备、取样取心设备、地震调查设备、水下摄影设备及其他设备以及相关的调查技术;总结了我们在海洋地质调查方面与加拿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56.
淮北地区煤储层含气饱和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给出含气饱和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淮北地区煤储层含气饱和度在区域和层域上的展布特征。结合该地区的控气地质特点,说明煤储层含气饱和度的特征有利于该地区勘探目标区的优选。   相似文献   
57.
从红外遥感图像提取地下热信息的透热指数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外遥感影像主要反映的是地表温度。然而气象因素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远大于来源于地下的地质因素 ,可能存在的地下热异常信号淹没在气象信息之中。如何从中提取地下热信息 ,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文中由热传导理论出发 ,根据地下热信号通过不同热扩散率材料传到地表时将产生较大时间差的特点 ,提出了提取地下热异常的新指标“透热指数”。通过对实验数据和遥感数据的试算 ,分析了使用“透热指数”法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8.
影像匹配中核线影像的快速生成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分析了核线影像与原始倾斜影像之间的解析关系,提出一种核线影像生成的快速算法。  相似文献   
59.
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理论方法,结合聊城市具体实际,按照产值、收入、分业比重等指标,分析和确定聊城市各县市区的优势产业,并提出最佳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东海陆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信息对于地层划分与物源分析的指示意义,对东海陆架西湖凹陷区SFK 1孔沉积物作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物源判别。根据微量元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可将SFK 1孔(孔深82.90 m)岩心划分为8层,它们分别反映了末次间冰期(暖期)晚期以来东海海面波动以及沉积物物源的变化。运用因子分析、U /Th与( Zr + Hf) /(Al2O3 + TiO2 )和Th/Co与TiO2/Zr的散点图等方法分析了SFK 1孔沉积物的物质来源,结果显示该孔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江,黄河物质对该孔中部沉积物有较明显影响。不同指标散点图研究表明,在沉积物物质来源不变的情况下,气候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对该区域沉积物化学元素组成进行的改造和再分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