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质学   16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一○五勘探队使用的钻头水口,多为直形水口,如图1所示.过去加工这种水口,是用单锯加工两次才成,后经杨凤成同志提议,改用双锯条切断加工,提高效率一倍.其作法是在原固定单锯的地方,改动了一下,安放一个双锯条夹牵器,如图2所示.在上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广泛使用的钻探冲洗泵多为仿苏200/40、200/30、100/30等型号,这些冲洗泵所采用的进、出水阀门,均为弹簧式阀门,在使用中,特别是使用泥浆时,阀门磨损的非常快,时常发生故障,严重影响正常地钻进工作.这种阀门每台水泵有8个,主要是由活阀爪、活阀片、弹簧、活阀压盖等零件组成,不但制作困难,而且成本也较高.因此,有些勘探队就开始采用钢球来代替过去的阀门,即称球形阀,但是仍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3.
在岩心鑽探过程中,鑽粒在井底的工作效率对提高鑽进速度有着决定的影响,因此,研究鑽粒的鑽进特性,对提高鑽进速度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鑽粒在井底的工作效率决定于鑽粒的材質、規格和形狀;鑽头材質和水口形狀;以及操作規程。本文拟將苏联学者在对于鑽粒的鑽进特性和材質选擇方面的一些研究試驗情况作一簡單介紹供工作参考。苏联学者为了証实和了解鑽粒对于鑽进速度的影响,曾使用KA—2 M—300型鑽机,φ85公厘的鑽头,在緻密的火山凝灰岩(Ⅴ~Ⅵ級),輝綠岩(Ⅶ~Ⅷ)和坚硬花崗岩中进行了試驗研究,試驗的方法是將試驗用鑽粒放入井內进行鑽进,每經过五分鐘停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勘探队的机械修理工作中,使用电焊加工的方法,日益广泛.尤其是电焊堆补另件翻新的工作经验,在勘探队大力推行以后,使得电焊工作更加繁忙.原有电焊设备的勘探队感到满足不了要求,而缺少电焊设备的勘探队则更感需要.最近,一○五勘探队李树棠同志在技术革新中,提出了利用盐水电阻的方法进行电焊,获得了成功.克服了设备缺乏的困难.同时,该队亦利用土法制造了电焊条,试验结果,尚属可行,解决了焊条供应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冲洗鑽井必須保証將井內的破碎岩粉全部从井底冲到井上来。当冲洗速度不足时,較大的岩粉則多集中于井底,而对它們的繼續破碎还需要作輔加工作,因而減低了鑽进效率,并且亦增加了鑽头的磨损。所以鑽井冲洗对于鑽进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确定实际需要的水泵送水量,应按下列公式計算0:  相似文献   
6.
卡槽式提引器的槽口部份(图1,想象线部份)加工,过去在一○五勘探队是使用钻削和锉削的方法来进行的.既麻烦,也浪费时间.后来该队刘子富同志设计制造了一个工具胎.卡装提引器在车床上进行了加工,获得成功.不但提高了加工效率.也保证了制量.其具体作法如下:首先,制造一个工具胎,如图2所  相似文献   
7.
端管器介绍     
在一些冶金地质勘探队,已开始使用一种钻探新工具——端管器。这是一项较好的技术革新经验。《地质与勘探》1964年第4期,于“106队在钻探施工中推广使用的一些技术革新经验”一文中,曾将端管器作了简要的介绍,现在我们拟对它的结构和作用原理,作进一步说明,供同志们参考:端管器是在1959—1960年间,由吉林某勘探队孙洪蔭同志提出,经过其所在机台的全体同志不断研  相似文献   
8.
苏联罗斯托夫煤田地质公司为了及时了解鑚场泥漿站和泥漿输送管中不同深度的泥浆性质,试用了一种简单的工具1型试样采取器(见图)已便于取出试样,进行分析。实践工作証明,其效果极好,不但缩短了取样时间,而且保证了试样的质量。 1型试样采取器的構造簡单,一般在地质勘探队的机械修理车间中均可制造。  相似文献   
9.
保良科失测斜仪是目前在无磁性鑽孔中,测量鑽孔弯曲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斜仪器。它是根据重锤作用原理,利用机械方法,将其在鑽孔中所表示的位置加以固定。使用这种仪器可以迅速的测出鑽孔倾斜角和方位角。但是由于仪器构造的缺点,在他用时仍然存有误差。误差的产生(见图)是因为在机械固定罗盘时,发生错动而造成的。大家知道,当仪器下入井内  相似文献   
10.
在勘探竖并工程中,操作没有按装电磁抱閘的卷扬机时,常发生过卷现象.一般控制的方法是在深度指示器上,该记标志进行目力观察,借以确定卷扬吊罐位置,防止过卷.但有时因操作不慎,不能准确控制,仍然可以发生过卷.最近,一○五勘探队在技术革新中,李成清同志提出了利用终点切断警报器来控制过卷现象,获得了成功.终点切断警报器的作用原理,如图1所示.从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