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10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华北地台老变质岩系金丰度值研究的现状及改进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周世泰 《地球学报》1987,9(2):139-153
通过对鞍山群变质岩石及条带状铁矿的岩石化学研究,探讨了鞍本地区太古宙老变质岩(正变质岩为斜长角闪岩及中酸性变粒岩等;副变质岩主要为泥质—泥灰质岩及硅铁质胶体化学沉积岩石)岩石学特征,并恢复变质前之原岩建造。太古宙条带状铁矿石的化学成分较单一;SiO_2、Fe_2O_3、FeO之和为85—95%,是一种成分很纯的磁铁矿石。作者从矿体的产状呈层;与围岩之间基本整合;条带状构造所显示的原生层理;铁矿石成分简单以及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表明它是海底火山沉积矿床。本文基于铁矿成因和与原岩建造的关系,进而讨论了铁矿的赋存  相似文献   
3.
对于任何一种矿石的品位及化学特性的研究,都要通过取样及化驗工作来进行。而取样方法、化驗項目又取决于矿石的化学特性。所謂矿石的化学特性是指矿石在冶煉过程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及其有益有害作用。因此,在勘探过程中的取样工作以及各种試样的化驗項目,都与矿石的冶煉性質有密切的关系。現就鞍山式鉄矿矿石試样分析項目問題,談談我們的意見。鞍山式鉄矿矿石主要是由氧化鉄矿物(磁鉄矿,假象赤鉄矿,赤鉄矿,另外还有少量的鏡鉄矿及褐鉄矿),石英,角閃石类矿物(透閃石,鎂跌閃石和阳超石也有綠泥石),碳酸鹽类矿物(方解石,白云石,鉄方解石),硫化矿物(黄铁矿,黃銅矿,磁黄  相似文献   
4.
我国太古宙条带状铁矿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中国太古宙条带状铁矿的调查研究史,以及这种类型铁矿床的矿石物质成分、变质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成矿理论、弓长岭型富铁矿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台中绝大多数金矿赋存于太古宙地层或侵入于太古宙地层中之燕山期岩浆岩体内。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关。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宙老变质岩,燕山运动使老地块活化,其中之金在岩浆热液作用下析出、迁移富集。金矿是岩浆热液成因。文中分析了成矿区带、矿田和矿区、矿体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对17种恢复变质岩原岩的岩石化学方法的检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世泰 《地质论评》1984,30(1):81-84
在变质岩研究的领域里,恢复变质前原岩的问题愈来愈显得重要了。恢复变质岩原岩的方法很多,有岩石矿物方法,岩石化学方法,地球化学方法等。其中岩石化学方法在目前来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在国内外有关资料中,常见的恢复变质岩原岩的岩石化学方法有数十种之多。这些方法是不同的地质学者,依据不同地区的岩石化学资料,针对不同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因而其可靠程度及适用范围自然是不相同的。这样就会在选用恢复变质岩原岩的岩石化学方法时无所适从。常常有人认为多用一些方法互相比较,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其  相似文献   
7.
再论华北地台老变质岩中金矿成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8.
周世泰 《地质论评》1983,29(5):456-456
我国北方太古代地层从其原岩建造和同位素年龄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套。一套是早太古代地层,其原岩为一套基性-超基性火山岩建造,变质年龄大约为31亿年。这套地层包括辽宁的下鞍山群,冀东的迁西群、山西五台的阜平群和龙泉关群、山西吕梁的界河口群、河南的登封群、安微的霍邱群、内蒙古的集宁  相似文献   
9.
正確的测定矿石体重是埋藏量計算的一項重要工作,值得向大家提出來,尤其是正从事勘探工作的同志們,希望通过閱讀本文後,提出討論,促使这項工作趨向完備和精確。——編者 確定礦床中礦石的埋藏量是地質勘探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務之一,而矿石的体重又是决定礦石埋藏量的因素之一,因此,測定礦石体重的工作是重要的。但是,舊中國的地質工作者还不懂得使用体重來計算矿量,在今天,雖然我們从苏联專家那里学会了用矿石  相似文献   
10.
(一) 赋存於前震旦紀地层中的條帶狀含铁石英岩礦床,以其本身極其豐碩的礦石储量而成為铁礦床中最重要的一種工业類型,這種礦床的產地,不論是在我国或者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中,大多都形成鋼铁工業的中心。 這種礦床在礦床学中一般把它归之於受變質礦床,而在我國,由於這種礦床最早發现於鞍山地區,所以一般通稱它為鞍山式铁礦。 對於鞍山本溪地區的鞍山式铁礦,在本世纪的初期就開始研究了。先后在這裡作過地質工作的中、外地质學者很多,他們對於這种铁礦成因问题的看法是不相同的,有的認為是水成沉積后又经受區域變质而成的,有人主张是熱液交代成因的,有的人认為這種礦床可能不是一種成因的。下面概略地引述一下各種不同的意見。 1.主張水成變質成因的人認为,礦床是在前震旦紀時期在海水中沉积的一种铁质岩石,以後又經受區域變質作用而成的。對於礦床形成的具體過程和成礦物质來源,不同的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