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227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黄努卫 《中国地名》2010,(9):F0004-F0004
黄努卫,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画家,润格每平方尺1500美元?1925年生于安徽歙县,系国画大师黄宾虹外孙。幼承家学,曾得外公黄宾虹和黄晋新的亲授,绘画以山水为主,黄宾虹大师甚为赞赏。作品参加全国大赛多次获奖,刊登于多家报刊,并人编书画集、文献和被收  相似文献   
152.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环保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快速发展的需要,有必要研究浅层地温能资源科学开发利用中的关键问题。研究表明:开展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工作十分必要、十分紧迫;应超前关注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积极性明显受经济成本与效益制约;需要通过政策支持推动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快速发展;需要提高全社会对浅层地温能资源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153.
GIS 在上海蔬菜生产资源评价与合理布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ARC/INFO,针对上海郊区各乡镇气候、土壤、区位、技术、承灾能力、水污染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上海蔬菜生产优势区域,可为蔬菜基地规划、菜地迁移和蔬菜生产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4.
155.
耕地质量监测是新时代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是动态、实时掌握耕地质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举措.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精准化监测耕地生产力和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从省级、耕地监测区层面系统分析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控.基于陕西省2005~2019年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对耕地利用水平分区和经济水平分区进行空间叠加分析...  相似文献   
156.
三步建模法强调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是储层建模的关键,即首先借助地震、测井和钻井岩心等资料,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精细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继而在格架内以不同层次的旋回层序建立沉积微相模型,从而在沉积微相的约束下建立储层物性模型.三步建模法应用于赵凹油田的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储层地下特征,经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7.
本文利用2000年的TM数据,经过图像增强、合成、几何精纠正、镶嵌和分割,以1∶10万地形图分幅标准,在微机Windows的ARC/INFO软件平台上,人机交互解译,最终获得2000年全国各省的沙漠、沙地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土地覆盖类型采用二级分类系统,第一级分为6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TM解译结果表明,于200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和甘肃省的沙漠、沙地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79361263hm2、58570586hm2、18917225hm2和12340694hm2。面对中国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整体上土地荒漠化面积每年都在扩大的现实,利用遥感手段快速准确地监测国土荒漠化面积,对政府决策整治防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8.
李一超  龚承林  邱欣卫  祁鹏  何雁兵  余一欣 《地质论评》2024,70(1):2024010021-2024010021
源汇系统定量化研究是沉积学领域的前缘,是精细重构源汇过程、指导油气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重矿物和锆石U Pb年龄对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惠州27转换带进行物源示踪、定量恢复源区沉积物相对贡献,进而重构古近纪源汇过程,探讨源汇控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始新统文昌组重矿物类型复杂、ZTR指数(碎屑岩中碎屑锆石(Zircon)、电气石(Tourmaline)、金红石(Rutile)在透明重矿物碎屑中所占的比例)小,上始新统恩平组重矿物类型简单、ZTR指数大。研究区文昌组—恩平组主要受盆内中生界岩浆岩基底和盆外珠江水系供源。其中文昌组沉积物98%来自于盆内中生界岩浆岩基底;下恩平组沉积物58.4%来自于盆外珠江东北部支流、36.5%来自于盆内中生界岩浆岩基底;上恩平组沉积物73.7%来自于盆外珠江东北部支流、22.2%来自于盆内中生界岩浆岩基底。研究认为,恩平组沉积期现代珠江尚未形成,但珠江东北部支流(即古珠江)已独立发育且携带大量华夏地块碎屑物质汇入惠州凹陷,导致了惠州27转换带“文昌期盆内近源—恩平期盆外、盆内混源”的源汇转换过程,而非简单的“盆内近源—盆外远源”转换。源汇转换过程改变了恩平组储层的岩石组分,进而改善了储层物性,也使得其储层非均质性变强。本研究定量解析了惠州凹陷古近纪源汇转换过程,为陆相断陷盆地定量源汇及其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9.
160.
气象知识产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研究的现状,利用气象法规、条例,剖析了侵犯气象知识产权的主要侵权案例,重点探讨了天气预报的发布、产品的所有权、侵权行为的界定、侵权的法律责任、赔偿额的确定、气象部门如何利用条例法规和行业优势求发展等。并提出气象科技成果可申请专利、建立气象专利机构、尽快颁布《气象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