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258篇
地球物理   220篇
地质学   714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0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1篇
  1974年   18篇
  1964年   28篇
  1960年   12篇
  1959年   34篇
  1958年   36篇
  1957年   46篇
  1956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地质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引起天然气水化合物形成的各种自然过程进行的研究和对天然气水合物在地下深部存在的可能性所作的评价以及根据引用的观测资料,划分出引起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低温,海侵,成岩,迁移流,断层,地层削蚀,热液,沉积和海底火山等作用的地质模式,并对这些模式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业已证明,最主要的天然气富集模式都是在海底条件下实现的。在大陆和极地陆棚的厚层冰冻岩带也可形成水合物弱富集。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106.
预测问题对灌区或预测区地下水水位动态预测,可以理解为评价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各个时期地下水水位的可能变化。灌区或预测区地下水水位的预测,是地下水动态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地下水动态决定着  相似文献   
107.
过去都用晶胞参数b和c~*来测定泥质片岩中折云母固溶体**多硅白云母和钠云母的组份。然而评论文章和一些新资料表明: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不存在使人信服的统计上的相关性; 2.偶然地似乎倾向于相关不能用于白云母中多硅白云母组份和或钠云母组份的定量分析。显然,除八面体的和层间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外,还有更多因素会影响白云母固溶体的晶胞参数。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了在喀尔巴阡、中亚和堪察加震地区发生强震时无线电波天然辐射的异常.同时讨论了天然电磁辐射源表现的时间、空间和物理性.  相似文献   
109.
地下水污染的野外调查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确定羽状污染范围。以取样钻孔的钻探打到与否为基础,既费时间又昂贵,在许多地下条件下,地面电阻率剖面法能快速而廉价地确定羽状污染的大体位置,并签别出取样和检测最有可能的面积。许多污染物含有某种比天然地下水的背景值大得多的离子浓度。当这种污染物浸入某一含水层时,该饱和土的电阻率降低。横穿可疑地段的地面电阻率剖面能显示出这个电阻率减小的异常带。这种方法的灵敏度决定于地质和地貌的相对均匀性以及外界电场干扰的最小值。细心的选择电剖面法中所用的极距“A”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被污染的和未污染的地下水电阻率的对比度很高,至少在羽状区中心部分的探测几乎是在予期的地质变化范围之内。这种方法已被成功地用来确定海水,提炼铀的废液以及新英格兰冰川沉积物填层溶滤污染物所形成的羽状区。  相似文献   
110.
由热力变质作用和超变质作用引起的岩石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区域热力变质作用和超变质作用能引起原岩中原生组分的重结晶,而超变质作用能引起原岩部分的或完全的重熔.低变质相特点是岩石的脱水和大部分自生矿物的重晶,同时,易溶元素,特别是金属产生很强的活动性.随着变质作用的增强,组成岩石的矿物被溶解,然后完全重结晶.在所有的带均能见到由变质分异所产生的矿化水流引起的交代现象.在这些作用的影响下,矿石物质大量迁移,导致造矿元素重新分配并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