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258篇
地球物理   220篇
地质学   714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0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1篇
  1974年   18篇
  1964年   28篇
  1960年   12篇
  1959年   34篇
  1958年   36篇
  1957年   46篇
  1956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克里雅河沿岸的古绿洲与人类活动遗迹丰富,伴随着河流的变迁,遗址印记了古代文明的消失,河道成为孕育绿洲的证据.在浩瀚的沙漠中,古代文明与古绿洲属于依附关系.以圆沙古城为代表的圆沙古三角洲绿洲是孕育沙漠文明的典型.采自圆沙古城北侧深度约11 m的沉积剖面(KYN22),光释光测年和沉积学分析结果所示,剖面...  相似文献   
72.
73.
近几年来,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各方面的关系都有了重大发展,特别是边境地区的合作发展更快。两国政府已决定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苏联中亚地区可以直接开展科技交流和合作。这完全符合两国科学家的愿望。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与苏联吉尔吉斯科学院地震研究所于1988年12月6日在乌鲁木齐签定的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是这一合作的重要实例。  相似文献   
74.
75.
76.
在西伯利亚地台东南部及其周边地区划分出一个构造活动区,这里记录下无数次地震,其中最强的地震震级为8.0级。由於贝加尔-阿穆尔干线的建设和该区列入了经济开发区,现在非常尖锐地存在一个关於详细进行地震区划、研究地震前兆的问题。为此,人们便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包括航空航天方法及大地测量方法)对地壳现代运动和最新运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7.
利用深钻研究大陆地壳的第三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9月6—10日在瑞典的慕拉(Mypa)和奥尔萨(Opca)城举行。250多名学者、工程师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工业界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一件重要的事是公布了瑞典国家公司《瓦琴法尔》的超深钻井格拉夫别尔戈1号的研究结果,该钻井位于瑞典乌布萨拉城以北的西里安的陨石坑,钻孔深度为6.6km。打钻井的目的是寻找具有工业价值的超深层无机碳  相似文献   
78.
世界上每年发生几千次地震,其中很多地震是灾害性的。为了完善地震预报方法,科学家们在做些什么呢?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是研究这一重要课题的苏联科研单位之一。1966年4月的塔什干地震悲剧过后,由于建筑工作者的努力和地震工作者认识的深化,使新住宅的基础更加牢固,因此,塔什干的居民感到比较放心。根据科学的建议,乌兹别克斯坦水库的大坝也进行了加固。然而,研究所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更加完善的预报地震的方  相似文献   
79.
本文阐述了根据弱震表中群研究强震孕化过程的方法,建立了以地震活动向未来破裂区集中为特征的函数。该函数揭示了幅值与观测点位置及孕震震级的关系,从而指出了孕震过程未其变化的联系,并能描绘出它的动态变化、根据局限分布在与区域主构造简元相应地区的弱震资料,建立复杂构造区的函数并绘制了孕露过程的动态图象。  相似文献   
80.
所收集的两个岩石样品,一个取自系岛花岗闪长岩,另一个取自杷木花岗闪长岩,主要是研究黑云母粒度与Rb和Sr含量及黑云母的Rb—Sr放射性年龄的相关变化。为此,从这些岩石样品中分离出黑云母晶体颗粒精制,分选成大小碎片,然后再分析。取自系岛和杷木花岗闪长岩的黑云母样品显示出粒度与Rb含量的相关变化具有相同性。且在粒度为500μm处有明显的间断(图1)。粒度由粗到细,Rb含量先是逐渐衰减、间断后急剧上升到高值,再降为平缓。这一间断解放释为存在有基性岩浆贯入到冷却的花岗闪长岩浆中,结果花岗闪长岩浆被加热。因为在结晶作用期间,岩浆不可能逐渐地消耗Rb,所以,粒度与Rb含量的相关变化取次于黑云母与共生岩浆之间的温度与Rb分配系数的相关变化。取自系岛花岗闪长岩中的黑云母样品的粒度组确定了一个单一的其年代为87.3±0.5Ma、原始~(87)Sr/~(86)Sr比值为0.70629±0.00013的等时线。取自杷木花岗闪长岩的黑云母样品的粒度组未确定出单一等时线,但表明了粒度与年代的相关变化(表2)。粒级大于24目时,得到这样的年代如93.4Ma和92.2Ma。这些年龄值可以解释在结晶作用期间所发生事件的集中原因。粒级小于32目时行到较为年轻的年龄值87.6±0.4Ma。这一年龄有可能圈出完整的结晶作用时间。24目~32目之间的粒级,给出人们难以理解的年轻年代值82.6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