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全球探矿格局进入90年代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发达国家“勘探过度”和日益重视采矿对环境的破坏,探矿资金急剧减少,而日益重视选择最佳回收技术。同时,世界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却日益增长,要求发现更多的矿产,而第三世界各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是勘探程度很低的国家,这使国际探矿资金从发达国家流向拉丁美洲和非州。为提高探矿效果,要求应用矿床学能更好地为探矿服务,而探矿事业的发展将会获得许多新的资料,从而更好地认识矿床的形成,促进矿床学的进展。  相似文献   
52.
刘淑贤  张立生  刘扬  王维国  杨琨  张源达 《气象》2024,50(3):331-343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热带气旋(TC)作为影响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活动特征及灾害损失评估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采用组合赋权和k-means等方法,分析了2000年以来登陆我国的TC及灾害损失特征,并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TC灾害等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从总体趋势来看,登陆我国的TC频数在逐年减少,但登陆风速的最大值却在缓慢增加;广东、浙江、福建、广西受灾较为严重,但整体上全国综合灾情指数呈下降趋势;与传统的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算法相比,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在TC灾害评估中效果最佳,准确率值为0.91,其中致灾因子是模型中最关键的因素,其次是防灾减灾能力、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标。  相似文献   
53.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南海三沙海岛旅游开发意义重大.以内陆客源市场开发为对象,通过对郑州市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对三沙海岛旅游开发的意义、居民旅游意愿、旅游时间与经济花费意愿、旅游吸引物、旅游方式、旅游产品偏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等视角系统分析内陆客源市场对三沙旅游的市场偏好,并从海岛旅游产品开发、拓展旅游市场、增加旅游客流等方面对南海三沙岛屿旅游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4.
本文论述了澳大利亚西部伊尔加恩地区晚太古代型金矿的基本特征,并根据加拿大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类型金矿,提出了一个地壳连续区模式,阐明金矿形成的P-T条件、控矿构造型式、矿脉结构、围岩蚀变特征及热液和成矿物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55.
56.
太湖流域东濒东海,西至天目山和茅山,南临钱塘江,北枕长江,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块宝地。总面积36570平方公里,其中江苏占52.6%,浙江占33.2%,上海占13.6%,安徽占0.7%。  相似文献   
57.
印度南部怀纳德金矿区尼兰布尔河谷中的砂金颗粒以纯度非常高(985~1000)为其特征。砂金的核心成分贫银,颗粒大和微型生长形式都可以与风化基面中的红土剖面有关的金粒对比。根据与本区原生矿床,表生矿床和次生矿床有关的金粒的形态和化学演化,鉴别了高纯度砂金矿的两阶段演化过程,它表明原生矿脉中的金活化转移,化学纯化并重新富集在红土剖面中,对金被迁移到水系中去之前纯度的增高和颗粒的生长都有影响。在河水搬运  相似文献   
58.
中国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卅年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是一项科学研究研究与大规模调查密切结合的大科学计划。在20世纪70年代为计划的提出进行了许多预研究。1978年项目得到国家地质总局的批准。批准后正式展开之前进行了五年的技术准备。包括拟定工作方法规范、举办培训班、研制多元素多方法分析系统、制备水系沉积物土壤及岩石标准样, 拟定分析质量监控方案及对各种特殊景观地区野外工作方法进行研究。这项计划至今已进行了30年, 覆盖了全国700余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根据这项计划提供的地球化学异常的线索找到了数百个新矿床, 特别是金矿。所取得的海量数据还对基础地质研究、环境、生态及农业的研究提供新的依据。并为国内外地球化学填图的思路与方法技术作出了极大贡献, 使中国的地球化学填图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相似文献   
59.
我国台风灾害特征及风险防范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登陆我国台风气候特征及灾害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表明台风登陆我国时间集中于每年的7—9月,年均登陆数量广东最多,而最强登陆台风出现在台湾。台风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总量呈现缓慢增加趋势,人员死亡数明显下降。但死亡10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台风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且造成的灾情占比很大。台风灾害影响主要是其伴随的大风、暴雨及引起的滑坡、泥石流、风暴潮等次生灾害共同造成的,重大灾害往往由突发性、极端性风雨引起。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轻台风灾害损失和社会影响,可依靠基于风险区划的防灾能力建设降低风险,依据准确的风险预评估避让风险,依赖保险特别是政策性巨灾保险的开展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60.
首先分析了2011年华西地区秋雨期间的雨情、汛情等特点,并从气象因素、地理特征、救灾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华西秋雨致灾的成因进行分析。得到几点启示:建议加强信息员队伍在预警信息发布和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华西地区中小流域的山洪防御依然是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治理和能力建设;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防御灾害意识及能力;加强规划与建设,提高社会整体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