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3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61.
62.
在乌克兰地盾最近发现了一种元古代的稀有金属奥格尼特岩脉,就其构造和成因而言是与小侵入岩体花岗奥长环斑岩和变质花岗岩有关。就其地质构造、岩石、岩性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这种岩脉可分成二个年龄组:第一组(1800—1700百万年)与奥长环斑花岗岩紧密有关;发育在乌克兰的科罗斯夫等深成岩体内;第二组(≈1500—1200百万年)与变质的卡尼莫吉等花岗岩建造有关。据报道,在世界其它地区发现了这种岩脉。  相似文献   
63.
石英量测量法在寻找金矿时表现出很高的效益。它是利用测量金矿的石英及石英中金的含量(富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其它一些伴生标型元素的分布测得的。此方法是综合矿物一地球化学因素预测找矿,其特点是:①简单而快速;②应用范围广;③便宜。其所有这些方面的优越性,使可以与普查许多矿产时所采取的岩石化学类型样品的综合使用。最近等人在东西伯利亚普查金矿时采用了石英量测量法,在1:  相似文献   
64.
前苏联地质学家等提出解释地球演化的新途径-利用地质电磁学的机制来说明地球演化作用。按他们的意见地电磁学作用是造成能量和地球物质迁移的原因,并使地壳形成大陆和海洋的原因。物质迁移的数量与大陆的质量可对比。地球的地幔磁场的演化是从单偶极向多偶极转变,这个转变与大陆的形成和运动有着直接关系,所以通过测定这些物理性能的变化,来推测地壳演化作用。  相似文献   
65.
萤石矿石储量对南斯拉夫矿产资源来说是不足的,因此要靠进口,作为磷酸盐矿石加工的副产物也有一定数量,它也是靠进口。马上会彻底改变,因为现在有两个热液成因的萤石矿床,即发现在阿尔卑斯活动山区地带内的:在西塞尔维亚的斯拉夫纳加(准备开采的)和在中塞尔维亚的科普日夫尼采(继续详细研究的)。除此而外,在波斯尼阿的西部和中部,具有经济价值的部分萤石已经在几个小的热液重晶石矿床内确立,位于内狄那里的是海西时形成的矿床。  相似文献   
66.
建议制定的地质年代表的原则,其主要地质历史的划分是以地壳增长及其花岗岩层形成的地幔物质活化分异的自然大旋回为依据。所有周期性的过程,因果关系表现在同位素一地球化学的水平上。此年表不同于传统的地质构造概念,在此处大旋回认为是大规模的构造一岩浆旋回'的单元,在内生地质活化作用的术旋回中,一个布用不被另一作用代替,而只改变其强度。在总的大旋回中,可以确定与成因有关的地壳和地慢状态的交替。  相似文献   
67.
建立前寒武纪统一地层表是一项非常急迫的任务,只有当同位素年令测定方法出现以后,结合生物地层法才开始对前寒武纪地层进行划分对比,对不同构造岩相带的地层剖面进行全球性的对比。不久前,K.兰卡玛提出的建立全球性的统一地层表的方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倡议。到目前为止,建立前寒武纪统一地层表大致提出了三种方法:①标准剖面法:划分地层及其相应的地质年代时,应有一个标准层型剖面作为对比的依据,这一标准的层  相似文献   
68.
目前,关于晚前寒武纪有生物存在没有任何疑义,不仅有动物,而且也有植物化石,起先在上前寒武系发现了无硬壳后生动物化石印痕;后来发现凝源类的角质外壳,或称为碳酸盐藻类一迭层石及核形石。每一种生物化石对于前寒武纪生物地层的划分和对比都起着很大作用。过去认为后生动物仅存在于晚前寒武纪上部地层中,并成带分布,不久前发现他们  相似文献   
69.
在前寒武纪沉积中发现了许多植物化石,主要的是微体浮游植物,根据其外壳形状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球状的(shaeromorphida),梭形的(scaphomorphida)及规则的四面体和八面体形状(Edomorphida)。除此之外,还有毛状藻及有机薄膜的外壳。研究前寒武纪的微古植物对于生物地层,古地理环境和地球历史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二十几年前,我提出了文德这一名称(文德系、文德杂岩、文德植系),以前在地层表中把这些沉积划分为俄罗斯地台的寒武系(含有古老的管状无骨骼化石的兰泥的波罗的群)。“文德”这一名称提出后很快在苏联被采纳了。在1957年我曾提出作为全大陆震旦最晚期的命名(在巴黎国际寒武及前寒武系划分会议上)。广泛传播这一概念中起很大作用的是的两本综合著作(上前寒武系,1963,1968),关于俄罗斯地台及全苏的上元古界(上前寒武系),及提交在印度召开的22届国际地质会议的资料(19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