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41.
新疆阿尔泰南缘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强烈,在麦兹火山沉积盆地内产出有一系列的铅锌铁铜多金属矿床。苏普特H64-8铜矿点是区内近几年新发现的一处铜矿点,平均品位为0.44%。含矿岩性主要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安山质凝灰岩,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绿帘石化及矽卡岩化等,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本次工作虽首次获得了变酸性熔岩的年龄值为(901±5.6)Ma,但这个年龄值不可能代表苏普特铜矿化作用的成岩成矿时代,仅反映了深部基底可能存在新元古代地层。赋矿的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是早泥盆世俯冲作用的产物,与区域上广泛出露的康布铁堡组双峰式火山岩相比,构造环境相同,只是处于相同环境下的不同演化阶段。综合成矿地质特征、构造环境分析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认为苏普特背斜HS64-8铜矿点是火山沉积改造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42.
科克别克提基性杂岩体位于新疆额尔齐斯成矿带南部,于2016年发现铜镍矿体,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本文报道了科克别克提基性杂岩体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以期了解该岩体的形成时代、构造环境及岩石成因。科克别克提岩体受北西、北西西向构造控制,由角闪辉石岩、辉长岩及少量闪长岩组成。主要含矿岩相为角闪辉石岩,发育黄铁矿及黄铜矿,多呈星点状、细脉状及浸染状分布。科克别克提岩体镁铁比值介于0.8~2.0,为铁质基性岩,微量元素相对亏损相容元素(Cr,Co,Ni)及高场强元素(Nb,Ta,Zr,Hf,Th),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U,K,Pb,Sr)。稀土元素总量(∑REE含量)为(29.77~148.02)×10-6,随岩石基性程度增高而降低。各岩相稀土配分曲线大致平行,均为轻、重稀土分馏较强的右倾型。岩体硫化物中硫同位素δ34S值变化于-0.6‰~-0.4‰,呈幔源硫特征。本文测得科克别克提辉长岩和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30.3±0.7) Ma与(328.9±0.6) Ma,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本文认为科克别克提岩体形成于早石炭世中晚期碰撞后的伸展环境。另外,本文对矿体的成因做了初步的推测,认为科克别克提岩体是原生岩浆经过适度演化的产物,其深部经历以橄榄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之后中、上部岩浆上涌至现存空间并发生以斜方辉石为主的分离结晶。在此过程中,上地壳中硅的加入促使岩浆体系中硫达到饱和从而分溶出铜矿体。  相似文献   
43.
索尔库都克-哈腊苏铜钼金多金属矿集区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睿  游军  丁汝福  宋慈安 《云南地质》2011,30(3):381-385,328
总结矿集区不同矿种、不同成因类型矿床的基本特征,研究矿床成矿规律,认为成矿集中在海西期,矿床形成先后顺序从早到晚为依次为: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哈腊苏铜金(钼)矿、希勒库都克铜钼矿、沙尔布拉克金矿、喀拉通克铜镍矿、索尔库都克铜钼矿。且具有成带分布、分段集中,地层、构造、岩体控矿,张裂成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44.
刘猛  游军  丁汝福 《新疆地质》2012,30(1):46-51
希勒库都克钼铜矿是近年来找矿突破的一个斑岩型钼铜矿床,在研究总结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基础上,查明矿床控矿地质因素,认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上亚组是有利赋矿层位,海西晚期花岗闪长岩、斑岩脉为主要含矿岩石,区域上及矿区NW向、近EW向构造为有利控矿构造.明确找矿信息标志及准则,认为环状高磁异常间低磁异常特征及低阻高激化激电特征,Cu,Mo,Au,Sn,Sb,Pb,Zn等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及由内向外Cu,Mo,Au,Sn→Sb,As→Pb,Zn异常分带特征,可作为有效找矿信息标志.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45.
新疆富蕴县希勒库都克钼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希勒库都克钼铜矿床的矿床地质、矿区地层、岩浆岩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进行研究,认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上亚组地层富集成矿元素,为矿区的主要含矿层位,该地层中强蚀变砂岩、凝灰质粉砂岩的成矿元素含量较高,为矿区的主要赋矿围岩。岩浆岩中成矿元素及主要伴生元素的含量特征显示,海西中晚期侵入的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和闪长斑岩(玢岩)与成矿作用密切,可能直接或间接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具有良好的分带特征,水平上由矿床中心向外呈现Mo、Cu(Au)、→V、Ti、Co、Cr、Ni、Mn、As、Sb、Hg、W、Sn、Bi→Ag、Zn、B、F的分带特征,垂向上自上而下呈现F、B、As(Cr、Ni)→Au、Cu、W(Mo、V、Co、Bi)→Mn(Au、V、Bi、Mo)的分带特征,对指导找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6.
新疆富蕴希力库都克地区岩浆混合作用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疆北部希力库都克地区为-斑岩型铜钼金矿区,含矿的花岗闪长岩体中广泛发育4种暗色岩微粒包体似隐晶状安山玄武岩、细粒闪长岩、少斑状安山(玢)岩和安山玢岩,矿区还产有安山玢岩、英安斑岩、正长岩等脉岩.花岗闪长岩及其包体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区发生了岩浆混合作用,其中酸性的花岗闪长质与基性的闪长质岩浆混合,形成了过渡相岩石--安山玢岩质岩浆混合岩.本区矿化与暗色微粒包体有关矿化较好的地段暗色微粒包体较多,有些包体中磁铁矿微粒普遍发育,有时甚至含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等硫化物.研究发现,本区岩浆混合岩--安山玢岩,与蚀变矿化的花岗闪长岩虽然在野外产状和岩石结构上截然有别,但二者的化学成分相当接近在哈克图上二者的投影点靠近;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上,标准化曲线型式相似(或相同),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成因,换言之,岩浆混合作用可能伴随了热液蚀变和矿化的发生.推测本区岩浆混合作用可能是幔源基性岩浆与陆壳花岗质岩浆的混合,由此产生的中酸性岩浆经过分异和流体作用造就了本区的铜钼金矿化.  相似文献   
47.
我国接触交代型铜矿床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燕辽等成矿带;主要矿体产于浅成或超浅成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主要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少数矿床可见)、磁黄铁矿(少数矿床未见)、斑铜矿、钙铁榴石、透闪石、石英和方解石.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主要显示出两种特征,一种是单个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大,变化范围在5‰~10‰,又有较大正值出现(如马鞍山、铜录山、铁山、个旧卡房和冬瓜山等矿床);另一种单个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小,一般不超过5‰,具有小的正值特点(如索尔库都克、武山、铜官山、城门山、赛什塘、七宝山等矿床).根据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可以获得索尔库都克、武山、铜官山、城门山、赛什塘、七宝山等矿床的硫来自单一岩浆来源;马鞍山、铜录山、铁山、卡房和冬瓜山等矿床的硫来自于岩浆与围岩膏盐层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48.
阿尔泰成矿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49.
新疆萨热阔布火山喷流沉积改造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萨热阔布金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南缘泥盆系康布铁堡组火山碎屑岩中 ,受断裂控制 ,成矿热液蚀变以硅化、似夕卡岩化、绿泥石化为主 ,硅化蚀变矿石富Fe2 O3+FeO、SiO2 ,而似夕卡岩蚀变矿石富CaO和Al2 O3,各种矿石富集Au、Ag、Cu、Pb、Zn、Bi、Mo、W等多种元素。成矿温度为中温 (2 40℃~310℃ ) ,流体成份以Cl-/SO4 2 -高为特征 ,矿石矿物中石英Ar-Ar年龄 (32 0Ma± 6Ma)反映最终成矿构造热液叠加年龄 ,矿床属火山喷流沉积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0.
森林沼泽景观元素存在形式及化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对我国东北北部森林沼泽景观各种采样介质元素存在形式进行研究,确定这类地区元素存在形式有碎屑形式和元素活动态形式两类。实际资料表明,元素存在形式对采样介质,采样粒度,采样方法的确定有重要影响,对研究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元素迁移富集机制研究和化探异常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森林沼泽景观区中大比例尺化探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