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准确的湿地分类可掌握湿地时空分异特征,在湿地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现有基于小样本学习的湿地分类方法仅局限于利用目标域或单源域数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3D多源域自注意力小样本学习模型3DMDAFSL(3D Multi-source Domain self-Attention Few-Shot Learning)。首先,结合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优势,设计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深度残差卷积的3D特征提取器;然后,采用对抗域自适应策略实现多源域特征对齐,在每个域分别进行小样本学习;最后,利用训练好的模型提取特征,并将特征输入至K近邻(K-nearest Neighbor)分类器以获取分类结果。结果表明,3D特征提取器相比无特征提取框架的湿地总体分类精度提升约6.79%;当使用多源域数据集时,3D-MDAFSL模型对中山市Sentinel-2湿地数据集的总体分类精度能达到93.52%,相比于现有算法有明显提升。本文所提出的3D-MDAFSL模型在湿地地物高精度提取和分类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2.
采用Kriging插值法对浙江省降水做空间插值划分高、低值区,运用一元线性回归、M-K趋势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浙江省以及高、低值区降水趋势变化的时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自西南向东北递减,南北相差悬殊,各季节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2)降水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主...  相似文献   
113.
构建及时、有效的卫星遥感应急监测信息服务框架,是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数据统筹管理、多源数据处理、应灾信息分析及信息服务快速发布等关键技术为核心,依托高效互联机制和高速数据通道,构建了卫星遥感应急监测信息服务框架。通过在四川木里森林火灾应急遥感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了对灾前灾后数据的实时推送,以及灾区遥感解译图、三维地形、救援通达性及火灾变化等综合信息服务的及时发布,为四川省火灾一线救援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新时期国家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了探索性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4.
有效面积(EA)标定是X射线天文探测仪器关键的测试项目之一.探测器有效面积地面标定只能采取长光束线进行测试,标定成本很高.有效面积在轨标定可利用已知流量的天然辐射源实现.蟹状星云(Crab Nebula)是天球上较亮的X射线天然辐射源之一,拥有最为详实的观测数据,是探测器在轨标定的标准光源.利用蟹状星云作为标定目标源,获得了掠入射聚焦型脉冲星探测器(Focusing X-ray Pulsar Telescope,FXPT)300–3000e V能段的有效面积.根据探测器在轨本底噪声水平以及有效面积,评估了探测器的观测灵敏度.经过在轨标定,掠入射聚焦型脉冲星探测器在轨有效面积为(2.39±0.39)cm~2@1.5ke V(3σ),观测灵敏度为2.24×10~(-3) photon·cm~(-2)·s~(-1)·ke V~(-1)(0.5–3 ke V,观测时间T=1000 s,探测信噪比nσ=5).  相似文献   
115.
使用金华市气象台整理的1968—2020年逐年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数据,采用常规气象统计方法,对金华地区气候态变化特征及极端气候敏感区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气候态下金华地区平均气温、降水量均主要呈增加趋势,且分别在III态、IV态最明显,而日照时数、降水日数则主要呈减少趋势,且分别在II态、IV态下最明显;但随着II—IV态的转变,平均气温的增温效应、日照时数和降水日数的减少现象则均在减弱,降水量的增加趋势则先增强再减弱。(2)金华地区平均气温主要呈永康兰溪暖、浦江冷的格局,日照时数表现为金华义乌多、兰溪永康少的特征,降水量呈现出武义浦江多、义乌东阳少的分布,降水日数具有南多北少的特征。随着气候态变化,四者整体呈明显增高、减少、增多、减少趋势。(3)气候态的变化使得金华地区平均气温等级由低向高移动,日照时数等级由高向低移动,降水量等级由4级向3级来回移动,降水日数等级无明显变化。(4)随着气候态转变,除兰溪外整个金华地区均是极端气温的敏感区,兰溪、义乌是极端日照时数的敏感区,极端降水、降水日数基本无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116.
本文结合浦江县“十五”期间基础测绘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7.
包括苏北-南黄海地区在内的下扬子区海相古生界盆地,在中三叠世末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中,经历了3期不同性质构造作用的改造变形。(1)在中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的印支运动期,发生了江南-雪峰基底拆离体由南东向北西方向(同时派生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方向)的逆冲推覆,以及后缘弹性松弛断陷构造作用的改造,使海相古生界盆地发生了第Ⅰ期的由强及弱、递进衰减的逆冲 褶皱变形。(2)在晚侏罗-早白垩世的燕山运动期,叠加了第Ⅱ期以郯庐断裂带为代表的NNE向大陆平移走滑构造的左行简单剪切,以及拉分断陷构造作用的改造变形。(3)在晚白垩世-古近纪的喜马拉雅运动期,下扬子区在由南向北的伸展拆离与多米诺式拉张断陷构造作用下,受到了第Ⅲ期的变形改造。这3期构造变形作用促使扬子板块海相油气的早期聚集、晚期热演化和再分配。文中将重点讨论下扬子区板内海相古生界盆地自中三叠世末以来所经历的3期不同性质构造作用的改造变形。  相似文献   
118.
黔东南地区褶皱构造样式及其断层突破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黔东南地区发育隔槽式褶皱组合和逆冲断层.通过对褶皱和地层的平面展布、断层的产状和性质以及滑脱层的分析, 结合典型地震剖面解释和平衡剖面恢复, 对黔东南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隔槽式褶皱的发育不仅与滑脱深度和剥蚀差异有关, 而且与逆冲断层的推覆距离、逆冲断层的产状、断坪断坡长度比、断层突破方式和多层次滑脱等方面存在着密切联系.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推覆距离的制约, 建立了黔东南地区的隔槽式褶皱构造样式的几何学和运动学模型, 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断坪断坡长度比较小、多种方式断层突破和多层次滑脱.   相似文献   
119.
《明代丝绸之路大地图》是中国人在16世纪所绘的、具有很丰富的世界地理知识的珍贵手绘地图。它的出现推翻了中国世界地图是学习利玛窦的这一说法。时光回溯至500年前的明朝,微弱的烛光下,嘉靖帝正御览着一幅写意式的图画。这是一副"手卷"。青山绿水,重山连绵,错落有致,山间雄关萧寺,并精确标注出多个地域名称。这究竟是一幅山水画,还是一幅地图?  相似文献   
120.
在前人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研究基础上,作者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结合沉积微相分析,对柯坪地区中下奥陶统露头碳酸盐岩进行了层序地层解剖。研究区共识别出二种界面类型 (暴露层序不整合界面和淹没层序不整合界面 )、三种准层序组构特征 (潮坪、浅滩和滩下陆棚 )和两种主要类型的体系域构成 (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在此基础上把该套碳酸盐岩划分为 7个三级层序,其中Sq1~ 2对应于蓬莱坝组地层、Sq3~ 6对应于鹰山组地层和Sq7对应于大湾沟组地层。Sq1~ 2三级层序由潮坪旋回的藻纹层白云岩、细粉晶白云岩和灰岩组成;Sq3~ 4三级层序由潮坪旋回的藻纹层灰岩和颗粒灰岩组成;Sq5~ 6三级层序由潮下浅滩相旋回的颗粒灰岩组成;Sq7三级层序由滩下陆棚环境藻灰岩和泥质瘤状灰岩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