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通过比较中国四川黄龙、中国云南白水台、土耳其帕穆克卡莱棉花堡三地钙华景观的基本环境地质特征、钙华景观水化学、钙华沉积生物因素的差异性,探讨了土耳其棉花堡钙华退化缓慢的影响因素。对比发现,棉花堡景区藻类约为38种,种类单一,植被覆盖率较低,沉积主要受物理化学因素控制,沉积速率较快,多形成较好的层状结构,杂质少,且原生孔隙度较低,结构致密,结晶度较高,不易坍塌损坏;黄龙和白水台景区藻类分别为86种、196种,种类多样,且植被覆盖率皆高达80%以上,沉积主控于化学和生物因素,沉积速率较慢,结构呈多孔疏松状或多孔珊瑚状,原生孔隙度普遍较高,易退化。此外,棉花堡钙华景区泉水各离子含量均高于黄龙和白水台景区,尤其是Ca2+和HCO3-,这能有效促进CaCO3的沉积。  相似文献   
72.
西藏嘉黎断裂带沿线高位链式地质灾害十分发育,多次在易贡藏布、帕隆藏布及雅鲁藏布江下游造成流域性灾害链破坏,如易贡高位滑坡灾害链、古乡高位泥石流灾害链、尖母普曲高位崩塌灾害链、米堆冰湖溃决灾害链等。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并结合前人资料,总结了嘉黎断裂带沿线高位链式地质灾害的成灾模式,认为其可划分为“高位崩滑-碎屑流-堵江-洪水灾害链”、“高位崩滑-堵江-洪水灾害链”、“高位泥石流-堵江-洪水灾害链”、“冰湖溃决灾害链”等4种类型。本文还从地质构造与地震、地貌与水系、冰川、气象等4个方面分析了高位链式地质灾害的孕灾条件,并对其成因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当前条件下,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和人类工程活动增强,嘉黎断裂带沿线高位链式地质灾害的发生将更加频繁。  相似文献   
73.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群死群伤的灾难性滑坡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与财产损失。文章概述了西南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基本特征和防灾减灾的难点,提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包括岩溶地质结构与管道流的相互孕灾机理、地下采动下大型崩滑灾害形成机制、灾害高位远程动力成灾模式、灾害早期识别与空间预测。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多学科联合,重点研究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链的孕育发生规律与成灾模式,揭示岩溶管道-裂隙-孔隙地下水动力作用及孕灾过程和地下采动、库水波动等工程扰动环境下山体劣化损伤效应,构建岩溶崩滑灾害高速远程动力致灾机制与风险预测方法,形成早期识别、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及示范,为我国岩溶山区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安全运营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九寨沟水体中两种优势植物落叶的碳氮磷淋溶动态分析发现:初期总溶解碳氮磷释放在48 h内逐渐稳定,表明短期的淋溶过程就可以导致较大比例的元素释放;磷的短期平均可溶出比例为29.61%,表明淋溶是植物磷元素释放的重要途径;估算得出九寨沟植物叶片碳氮磷贡献总量分别可达20577 t?a-1,2101 t?a-1,140...  相似文献   
75.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青海省共和县裕龙沟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的富集离散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工区圈定的综合异常按元素进行了排序,初步了解了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 Cu,Ni,Pt,Pd,Au 为区内具有成矿潜力的元素。划分出裕龙沟外围、欧角北、谢日陇、勒陇、锐山5个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6.
详细介绍了自1993年开始以来《中日亚洲季风机制合作研究计划》在青藏高原上观测研究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三个部分:观测仪器的特点、观测环境的气候特征和观测项目(要素);观测资料的特点;部分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结果介绍  相似文献   
77.
利用西藏日喀则、那曲1993年7月至1994年4月近地面层梯度观测资料,采用近地面层相似理论方法,计算了观测期间地面粗糙度、平均曳力系数、平均动量通量、平均感热通量和平均湍流系数,讨论了它们与稳定度的关系,给出了日变化个例。  相似文献   
78.
地热能     
伯格.  威王鹰 《西藏地质》1993,(1):110-114
  相似文献   
79.
80.
文章梳理了岩溶塌陷不确定性预测评价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总结形成了预测评价的一般思路,认为评价时应立足于评价区的地质背景和实际塌陷情况,遵守“从定性到定量”的原则,按照评价区实际情况,依次完成影响因素分析、评价因子选取、评价模型构建3个步骤,并对如何完成好这3个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还针对常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信息量模型、证据权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在特点、核心步骤、优势、弊端4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对比分析。文章认为目前国内的岩溶塌陷不确定性预测评价还存在较大滞后,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