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41.
中国新生代黄土序列具有沉积速率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记录了东亚地区持续的古气候动力学演化和重大地质事件信息。受区域构造-地貌和大气环流格局影响,中生代晚期华南发育了众多盆山型古沙漠系统且出露了巨厚的风成砂,但几乎未有学者提及黄土/黄土类似物的存在。本文通过粒度端元解析、野外露头的构型分析等手段,对衡阳盆地上白垩统红花套组进行了初步研究,识别出风成砂丘、砂席和泥滩等环境类型;并在泥滩环境中提取到黄土类似物的粒度组分信号,同时提出了黄土类似物的风成成因,总结了其形成-堆积过程。这项工作旨在探索白垩纪黄土类似物存在的可能性,为未来开展华南陆块中生代风尘记录研究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42.
扬子西缘澄江组底部玄武岩形成时代新证据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澄江组底部发育一套玄武岩,其形成时代一直未能准确限定。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云南武定罗茨地区澄江组底部玄武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最年轻一组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04±6 Ma(MSWD=0.40),可以代表澄江组玄武岩的形成时代,从而进一步确定澄江组底界年龄为800 Ma左右。武定罗茨地区澄江组底部玄武岩显示低Si O2,高(K2O+Na2O)、Ti O2和Al2O3的特点,具有大陆裂谷碱性玄武岩的性质。结合区域相关研究资料,认为扬子西缘可能存在一个自~800 Ma持续至725 Ma的幕式双峰式岩浆岩带,而澄江组底部玄武岩和苏雄组火山岩均为~800 Ma双峰式岩浆活动的产物,并推测该双峰式岩浆岩带可能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此外,玄武岩中捕获的锆石年龄信息指示扬子西缘可能存在2.5 Ga、1.8~1.6 Ga及1.0 Ga等数期重要的区域构造-热事件。  相似文献   
143.
通过分析1210号台风“达维”的路径和强度等发现,“达维”以台风强度登陆长江以北首先与副热带高压以及台风“苏拉”有重要关系;其次与动力因子有关,低空急流的风速增大和连通带的变长、环境风垂直风切变减弱、对流层高层的强的辐散中心和对流层低层的强的辐合中心以及对流层低层的正涡度中心变强,这些动力因子的变化导致了“达维”在海上强度的增强或维持;还与热力因子有关,较高的海表温度、对流层低层的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增强,也有利于“达维”强度的增强或维持。  相似文献   
14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气象卫星资料及NCEP FNL 1°×1°再分析资料对以相似路径影响山东的登陆北上类台风“利奇马”(1909)和“桃芝”(0108)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暴雨分布特征和强度与热带气旋位置存在显著差异。2)中纬度台风暴雨比较复杂,台风降水地形增幅作用尽管明显,但主要与台风结构和强度差异有关。3)小时最大雨量与台风强弱没有必然联系,强降水维持时间长短是“利奇马”与“桃芝”累计降水有较大差别的重要因素。4)环流形势的显著差异是导致两个台风影响山东时间、降水明显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5)“利奇马”和“桃芝”降水水汽输送条件差异是降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的重要因素,动力条件也存在明显差异。6)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在两次台风暴雨中反应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45.
上海临港新城是通过围垦造地工程建设而成,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其地质环境变化备受关注。而建立和完善该新城的水准测量网需要定时间,且基于点的水准监测难以获得区域沉降情况。时间序列InSAR方法可通过空间信息实施大范围监测,对于此类海塘新区的地面沉降监测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处理和分析了11景TerraSAR-X影像,并与之前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临港新城的沉降情况与围垦成陆的建设施工时序密切相关,九四塘以西的老冲填土区已趋于稳定,并有回弹趋势;九四塘以东的新冲填土区形变量较大,沉降速率近35mm/a。利用14个水准点的监测数据进行验证,其平均误差为1510mm、中误差为2016,说明该方法可以满足城市形变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6.
新代高分辨军、短重访周期SAR卫星的发射运行,使得InSAR技术不仅能满足大范围地表沉降监测的数据需求,还可以监测到大型人工线状地物的形变,使得对短周期微小形变的监测和预警成为可能。本文以上海市在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为研究对象,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20112~F9月~2012年10月期间的15景TenaSAR-X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高分辨军SAR数据可以用于公共交通设施微小形变的监测,在公共安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石月  周亚楠  张晓东  杨刚 《地下水》2013,(1):143-145
WP区长8段是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以及层系之一。对长82小层进行研究,通过岩心描述和测井资料分析,认为该油层组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并确定在长82期WP地区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在平面上沉积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道侧翼等,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相对发育。通过分析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是有利的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148.
宗教旅游是宗教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模式,基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五台山游客满意度的实证调研,运用IPA(important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即“重要性与满意度评价分析方法”构建五台山目前发展的优劣矩阵图,得出“高重要性、低满意度”的重点改进区域包括4个要素,即“景区的卫生”、“路标和解说牌”、“餐饮及住宿卫生”和“基础设施与环境协调性”。最后,提出如何弥补宗教旅游目的地五台山的劣势以及更好地发挥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9.
?????????????????????????????????й????????????????????????????????????????????????????????????????????????????????????Ч??????????????  相似文献   
150.
探地雷达数据中的形状和纹理特征是公路病害识别的重要依据,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取和分析了公路病害在探地雷达图像上的形状特征,却很少提取其纹理特征,从而无法全面的反映公路病害特征.为提取和分析探地雷达路面数据的纹理特征,本文提出基于线性型、对数型和指数型三种转换类型的探地雷达数据灰度级转换方法,并采用灰度共生矩阵和小波变换提取转换后的探地雷达图像纹理特征.采用线性型、对数型和指数型转换关系将探地雷达数据转换为图像数据,通过对比分析,64级线性转换是将探地雷达数据转换为图像数据的最佳转换类型;以公路路面结构层层间不密实为例,讨论了灰度共生矩阵各参数的选择,并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算法提取纹理参数特征图;对探地雷达图像进行二层小波分解,得到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并计算高频系数的平均能量.通过分析各个特征图可以得出,不密实病害的纹理特征明显,出现上下边界两条与其内部反差较大的特征曲线,这对其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从小波分解的结果可以得出,不密实纹理信息集中在低频部分.本文采用的提取探地雷达图像纹理特征的方法在公路病害识别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公路养护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