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178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快速、精确地识别地震后滑坡、泥石流沟的空间分布与覆盖范围,对于认识滑坡、泥石流灾害机理和震后灾区治理至关重要。目前提取滑坡、泥石流沟分布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光谱信息与纹理信息,人为因素影响大,训练过程繁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半方差函数(semi-variance)模型与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实现少光谱信息、无训练样本条件下自动提取滑坡、泥石流沟的方法。以汶川重灾区四川省平武县洪溪河流域为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滑坡以裸土、岩石出露为主,且具有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形信息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识别典型滑坡与泥石流沟,并能勾画其边界范围;研究区内48.21%的滑坡与泥石流沟覆盖面积得以正确识别,特大型滑坡与大型滑坡识别数量比例分别为100%与80%,泥石流沟识别数量比例为70%。  相似文献   
112.
屺姆岛-刁龙咀岸段为独具特色的沙坝-潟湖海岸,其近岸海域的动力沉积环境和泥沙输移直接影响了这一特色海岸形态的发育,在该区人类工程活动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加深对这一近岸浅水环境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12月在屺姆岛-刁龙咀沿岸海域(0~-12m)进行了表层沉积物取样,综合采用激光粒度仪和筛选法进行粒度分析,依据更具沉积动力学表征意义的Fork分类法进行沉积物分类命名和粒度参数计算。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由岸向海的分带性、物源供给(主要为界河)和岸线走势,近岸沉积物以推移质组分为特征,离岸在71~63μm处粉砂粒组呈现的峰值揭示了波流联合作用的强动力环境。粒径趋势分析显示,该海域沉积物运移方向以SW向沿岸输沙为主,地形控制下在石虎咀南侧次级海湾存在一个逆时针的绕流。  相似文献   
113.
首先分析了n条线段相交算法的不足,然后系统地阐述利用扫视法缩小求交线段的范围,利用点位判别法高效判断两线段是否相交的理论,从而提出了一套较为优化的n条线段求交算法。本文对其算法给出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最后指出此算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4.
115.
严永红 《气象》1991,17(2):46-46
在日常观测工作中,我们通常用量杯量取雨量器内的降水量和蒸发皿内的余量。有的观测员在第一杯量取读数后,杯内的水没有倒尽就开始下一杯的量取,这就会使记录不准确。 根据多次测量,要倒干净量杯内的水,至少要将量杯倒置5秒钟,否则,就可能会有0.1~0.2mm的水留在杯内,影响下一杯的测量数值。特别是在20时量取蒸发余量时,如第一杯的水未倒尽,第二杯的余量至  相似文献   
116.
常熟—太仓地震强震记录的常规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17.
四川冕宁霓石碱长花岗岩中的贝塔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的贝塔石(betafite)产于川西南冕宁地区某霓石碱长花岗岩体及其霓石-重晶石-碳酸盐脉中,与氟碳铈矿为主的稀土矿物,方铅矿等共生。矿物全部为变生态。  相似文献   
118.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水平二层大地上偶极-偶极排列的电磁耦合(EM)相位频谱.认为影响二层大地EM谱性状的主要是电性参数μ2(相对导电率)和几何参数h1/a(盖层厚度/偶极距).在底层为高阻的二层大地上,具较强的EM效应,此时EM仅反映浅层;当底层为低阻时,EM可反映较深部电性体的分布.通过EM频谱和反演的参数规律分析,得出EM特征的变化可直接指示地下介质电阻率值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9.
严永红 《气象》1990,16(12):14-14
露、霜是初春、秋末经常出现的天气现象。在实际观测中常会遇到记录这两种现象的许多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晴朗微风的傍晚,地面温度在0℃以上,空气中的水汽很容易在地面及物体表面凝结成水珠,即露;到清晨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时,水汽就会在其表面凝华成白色松脆的冰晶,即霜。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