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79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536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58篇
  1978年   44篇
  1977年   57篇
  1976年   80篇
  1975年   31篇
  1974年   22篇
  1973年   8篇
  1966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5篇
  1960年   9篇
  1959年   18篇
  195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2 毫秒
81.
64年10月到12月我们在湖南衡山石峡矿区风化白云质灰岩和风化砂岩进行了土中压缩爆破成井的试验,打了34个井,进尺150多米。平均工班效率2.06米,比手工掘进工效1.14米提高了80.7%。最高工班效率达4.5米。每米成本4.65元比手工掘进单位成本6.45元降低了28%,并减轻了体力劳动强度。这次试验由于得到了湖南地质局和405队的积极支持和帮助,试验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试验时间短促,有些数据还没有经过充分的验证,还需继续进行试验研究工作。为了及时交流技术情况、现将我们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2.
一九七六年四月六日和林格尔地区发生了6.3级地震,大同市有感。电灯摇晃,人们从梦中惊醒;我校地震测报组的水平摆大幅度摆动,落球式警报器发出警报。现将这次地震前后我校土地电的变化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3.
市、县地图是以反映市、县地区自然条件和政治经济面貌为主的普通地理图。它不仅用于张挂,供调查研究工作参考,同时也是统筹布局、制作某些专业规划图的地理底图。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随着我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省广  相似文献   
84.
爆炸影响降水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炮响雨落”的现象进行了实验验证。初步结果表明:在一定云雨条件下,炮击后可能促使未降水积状云产生降水,也可能促使已降水云的降水参量增大,这些变化发生迅速,但维持时间不长。并指出炮击促进云体降水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支托水滴的气流造成的。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炮击影响气流的瞬时作用,可能触发云内不稳定能量释放,造成持续下沉,破坏云的发展,从而防止冰雹灾害。  相似文献   
85.
一次雹暴的特征随时间演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雹通常由强烈的积雨,即所谓雹暴中形成。在雹暴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特征,都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由于这种变化十分激烈和迅速,大冰雹往往就在某一短时间内(通常不超过30分钟)生长并危害农业。加上此时伴随着闪电大风大雨,要观测它甚为困难。因此,人们至今对其演变的许多方面还缺乏详细和确切的的认识。  相似文献   
86.
我们梅县丙村公社人和大队,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实行科学种田。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大队气象组,与公社气象哨一起,开展大寒露地育秧的农业气象试验。经过1970年以来5年的试验,证明大寒前后不仅可以培育壮秧,防止烂秧,而且“大寒秧”一般都能高产。到1974年,我们大队“大寒秧”的种植面积已达到早稻面积的40%,使全大队早稻平均亩产达到801斤,实现了一季跨《纲要》。 为什么要育大寒秧? 多年来,在早稻育秧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矛盾,一个是季节矛盾,一个是天气矛盾。过去,人和大队早稻习惯晚播,多数在惊蛰前后播种,这时气温已稳定通过12℃,很少出现烂秧。但是,由于播种较晚,成熟较迟,常常使晚稻抽穗期遇到寒露风危害,  相似文献   
87.
文化大革命以来,北京郊区广大干部群众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入开展“农业学大(?)”运动,1972年秋进行小麦移栽试验,有两块地共2.46亩亩产超过千斤,第二年又有十块地共66.9亩亩产超过千斤,1975年全郊区移栽麦发展到8万  相似文献   
88.
我所地处黑龙江省佳木斯北,松花江北岸冲积平原上,46°53′N,130°18′E,海拔在76—83米之间。在水稻栽培20年的历史中,曾先后出现5次低温冷害,如1964、1969、1971、1972、1976年等,几乎每3—5年出现一次,冷害年份约占25%左右,冷害年水稻亩产比正常年份减产30—45%,不仅当年减产严重,还影响稻种质量和数量,给次年水稻生产亦带来很大被动。  相似文献   
89.
讯号突失,是探空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为了解决回答器在对流层顶附近的突失问题,我们在回答器尚未改进设计的情况下,着重抓了镁电池的科学使用。 台站现用的镁电池,必须有一个激化过程,才能达到6.5—7.0伏的电压高峰(这种镁电池保持高峰状态一般可达100分钟左右)。如果不等电池激化充分,匆忙装配放球,就会使电池电压偏低,甚至因低温而升不到5.5—6.0伏,更易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气象工作者对低空急流的存在以及它和某些激烈降水的联系,作了日益增多的分析,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对南海地区和华南的低空急流的存在,我们已给以注意和证实,并作过较为详细的个例分析,初步了解到华南前汛期低空急流的某些特征。本文试图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概括华南前汛期低空急流过程的一般规律、天气特点和预报着眼点,为改进我省前汛期暴雨预报提供线索。我们重点分析了1974年4—6月的16次低空急流过程和1971—1974年4—6月14次本省重大暴雨过程,并且以850毫巴等压面西南风为代表,规定由北向南移的低空急流到达长沙以后,由南向北移的到达西沙以后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