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8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测绘学   253篇
大气科学   254篇
地球物理   441篇
地质学   803篇
海洋学   167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102.
折射波地震勘探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实际工作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工作中的观测系统、资料处理方法、断层、t。闭合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层序地层学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威.  RCL 陈中强 《地层学杂志》1994,18(2):154-160,F003
层序地层学概述RCL·威尔逊著陈中强译(接上期第80页)层序(Sequence)不整合面是用来确定地震层序的主要标志。不整合面由反射波的尖灭显示(图2)。在一个层序的底部可见两类底超(baselap)(图3),它们标志着地层单元沉积的自然界限。上超(...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介绍了应用闾阳—海城—东沟剖面深地震测深资料研究该剖面地壳与上地幔二维密度结构的结果.研究表明,该剖面地壳与上地幔密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横向不均匀性最明显的部位位于海城地震区一带.在此,还发现了低密度囊体,这一特征经过正、反演计算得到了验证.该重要地球物理现象是海城地震区深部构造背景中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5.
前言     
气候变化及影响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评价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我国也于1984年开始全国性气候评价业务工作。但由于气候——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气候评价工作多属搜集气候影响情报和定性描述,理论和方法研究尚少。为了改变我国气候评价工作的目前状况,使之逐步走向客观化、定量化。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根据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7.2级地震前所形成的档案文件、技术材料、地震简报和工作报告等资料,介绍了松潘、平武7.2级地震预测、预报和预防过程,预报的技术思路、方法和依据,并初步总结了这次地震预报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7.
铍的光度测定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的显色剂有两类:三苯甲烷染料和邻羟基偶氮染料。前者主要有铬菁R和铬天青S,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三元络合物光度法测定铍,有很高的灵敏度。后者有铍试剂Ⅱ、铍试剂Ⅲ和铍试剂Ⅳ等,较新的显色剂是偶氮氯膦-Ⅰ。  相似文献   
108.
痕量元素分析是岩矿分析的新领域。本文对此领域中的准确度、玷污与损失、富集和测试方法等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和评述。  相似文献   
109.
作者在1983年对扬子地台的城门山、德兴、栖霞山矿床进行了考察.位于扬子地台的各矿山都具有典型的扬子江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和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德兴铜矿是中国的第一个大型铜矿,曾有中外地质学家进行过考察.该矿床是在近几年才进行露天开采的,因而下部新的面貌被展现出来.在此对德兴铜矿等三个矿床的概况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唐山实验台阵的近场强震加速度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I.T.),南加州大学(U.S.C.)以及地质调查局(U.S.G.S.)于1981年正式开始了一项中美双边强震观测的合作研究计划。作为这项计划的一部分,1982年6月底在中国唐山地震(1976.7.28,M_s=7.8)的余震区,布设了一个实验性的强震仪器台阵。这个台阵由12台三分量数字磁带记录式强震仪组成。从1982年7月至1983年3月,该台阵共取得了震级M_L=1.2—6.2的133个地震的285张近场加速度记录,其中大部分保留了初至P波和相应的精确到时。 本文介绍了实验台阵的运行情况和所获取的典型的近场加速度记录,展示了1982年10月19日卢龙M_L=6.2地震时距震中仅4公里的地点所获取的十分珍贵的近场加速度记录,其水平向最大加速度为0.23g,竖向最大加速度为0.128g。 本文还根据所获取的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有关震源情况的若干基本数据和近场地震动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