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断层泥是断裂活动信息的重要载体,其中石英碎砾微形貌特征的识别和统计,可以提供断裂活动的年代学证据。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西秦岭白龙江断裂带西段尼什峡剖面进行了系统的断层泥样品采集,共采集22件样品全部进行了石英碎砾提取和扫描电镜微形貌观察统计,其中5件样品进行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尼什峡段在晚近以来曾多次活动。活动始于上新世,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早期进入高峰期,晚更新世仍在活动,但全新世已不再活动。这一结论对于正确评价白龙江断裂带的活动规律及其对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12月23日凌晨至上午发生在河北的一次回流降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地面蒙古冷高压外围的偏北风携带冷空气东移至东北平原后转向西南方向抵达河北中南部地区,边界层偏东气流将渤海水汽带向河北中南部;在降雪前期表现为“湿冷”,在降雪过程中表现为“干冷”;偏东风在太行山东麓地形作用下被迫抬升,其携带的水汽随之抬升,为降雪过程提供了弱的水汽条件;边界层内水汽通量散度主要表现为纬向水汽辐合,在降雪前主要由水汽平流引起,在降雪过程中主要由风场辐合造成。  相似文献   
13.
张毅  于雷 《河南地质》2012,(5):35-35
4月17日上午,笔者在舞钢市深部找矿钻探5号机施工现场看到,从勘探钻井取出的铁矿石标本竞能被磁铁吸起。施工人员告诉笔者:“这是从地下300米打出的岩芯,铁矿石最高品位达到38.5%,平均在30%左右,具有开采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日前,笔者从灵宝市国土资源局获悉,自该市小秦岭金矿整装勘查项目启动后,小口径岩心钻探首次突破2000米,成为河南省小口径岩心钻探第一深孔。  相似文献   
15.
提出利用市政工程施工开挖的断面,对暴露陈旧的地下管线进行GPS测量,取得管线的3维坐标,建设地下管线动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公布了"2008年度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名单,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重要成矿区带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报告——府店地区及渑池地区铝煤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和"中国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公园申报"项目荣获一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基于多源数据的RMAPS模拟结果等,对2017年7月9日发生在河北顺平县的一次由下击暴流引发的极端大风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1)对流云中及云下方的西北气流受降水影响,动量下传且伴有地面的辐散风,近地层的下沉中心位于地面大风区上空。(2)云中水成物微物理特征模拟结果显示雨水和霰/冰雹的比含水量大,雹胚生长主要与雪和云水有关,而霰/冰雹融化后增加了雨水粒子。(3)比较不同水成物的等效冷却温度,发现雨水蒸发冷却对大风形成的贡献最大,冰雹的融化机制和拖曳作用贡献量相当;在700 hPa以下,随着高度降低雨水拖曳的贡献逐渐大于冰雹融化与冰雹拖曳贡献之和。(4)下沉气流叠加在地面辐散风场和冷池密度流上,导致地面辐散中心的东南侧出现了43.1 m·s-1的极端强风。极端强风的下游,由于云水凝结、雹胚生长等凝结潜热释放过程抵消了部分水成物的冷却效应,以及冷出流减弱等因素,使得地面风速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关注度的日渐增长,气候变化教育已逐步在世界各地开展。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关于气候变化教育理论的进展、探讨与争论发现,尽管气候变化教育的价值已被高度认可,但学术界在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层面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以此为鉴为我国气候变化教育的开展提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是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创始人。1927年,他把自己的所有方法论思想总结成了一本地理学思想史专著,这就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以下简称“《地理学》”)。它代表了赫特纳的地理学思想体系,对德国乃至国际地理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