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让户外救助高效可行,本文设计开发了登山步道救助系统。该系统是一个C/S架构的在线App系统,基于ArcGIS和iOS平台,利用GIS、Web Socket等技术构建,实现了实时通信、实时定位、路径实时规划以及实时导航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户外救助的效率。  相似文献   
72.
近岸区域水产养殖的无序化和集约化扩张会引起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利用2015年覆盖越南东部近岸区域的无云或少云的Landsat 8 OLI影像18景,采用面向对象与决策树相结合的分类方法,生产了研究区水产养殖塘空间分布数据;再利用近海水体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数据,分析越南东部近岸区域水产养殖塘对近海水体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越南东部近岸区域水产养殖塘呈现南北多、中间少的空间分布格局,水产养殖塘总面积为8 947.29 km2;其中,湄公河三角洲的水产养殖塘面积最大,其约占总面积的84.93%;水产养殖塘面积与近海水体中的叶绿素a质量浓度显著正相关,而且水产养殖塘面积与距离海岸线80 km范围内近海水体中的叶绿素a质量浓度关系更密切;近岸区域水产养殖塘面积对近海水体中的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影响有季节差异,整体上,春季和秋季其对近海水体中的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3.
目前大多数对于水合物储层变形的研究都没有考虑毛管力的作用,将储层中的水合物压力和流体压力视为一致。但是在我国的南海海域,水合物储层多为黏土质粉砂,孔隙的孔径较小,因此毛细效应很明显。基于多孔介质力学以及水合物相平衡理论,建立了描述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的储层变形模型。在该模型中,孔隙内的物质被分为两相,即水合物固体相和包裹不连续气泡的等效流体相。该模型重点研究了水合物固体和等效流体之间的压差,即毛管压力。最后针对我国南海神狐海域的数据具体分析了降压法与注热法两种不同的水合物开采方法。结果显示,对于南海黏土质粉砂储层,毛细效应会对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以及储层变形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给定的压力,水合物的熔点会随着孔径的减小而降低,这使得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在压力-温度图像中表现为一个区域而不是一条曲线,并且如果忽略毛细效应,则会严重低估储层变形。  相似文献   
74.
盐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一直是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研究的热点.滨里海盆地下二叠统孔谷阶发育巨厚盐层,并发育盐底辟、盐枕、盐滚、盐边凹陷、盐焊接和龟背等多种盐构造,盐构造类型多、变形机理各异.由于盐构造成因复杂,导致对盐构造宏观变形动力机制、下伏地层微地貌对上覆盐层构造变形影响等认识不清,制约了对盐构造形成机理的认识.本文根据滨里海盆地东缘地震资料和地层特征,建立了地质模型,设计了相应的盐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盐构造变形动态过程,梳理了盐构造变形机理及与下伏地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早期盐层变形动力主要为外部挤压力和盐层滑脱流动变形,滨里海盆地构造变形外力主要来自东部乌拉尔造山作用,造山运动造成盐层塑性流动滑脱变形形成层间褶皱及与盐层相关的断裂;②晚期盐构造幅度和巨厚盐丘形成动力主要为上覆沉积物的差异负载和下伏地层微地貌古构造背景,在滨里海盆地晚二叠世到三叠纪,来自东部乌拉尔褶皱带的碎屑物持续向盆地充填沉积形成差异负载,造成盐层纵向的剧烈变形,而下伏地层正向微地貌加速了这种变形.这些试验结果对滨里海盆地盐相关构造的认识和油气勘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5.
江口县气象局是国家一般站,海拔2493m的梵净山位于江口县境内,境内山谷纵横,河流交错,地形十分复杂,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加上地形崎岖,灾害性天气出现较为频繁,暴雨就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尤以1995年为最重。为了掌握江口县暴雨发生的规律,对历年来暴雨发生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并以暴雨年发生次数为依据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暴雨发生次数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76.
山东威海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威海市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取得的一些基本成果和存在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调查与评价结果显示,该区总体上地球化学环境质量优良,Ⅰ类和Ⅱ类土壤占全区总面积的97.49%,Ⅲ类和劣Ⅲ类土壤仅占全区总面积的2.51%,主要分布在乳山市部分地区和荣成市崖西镇,超标元素主要为Cr、Ni、Cu、Cd;浅层地下水大部分元素或指标处于自然低背景含量状态,部分水样Cd、Fe、NO2-、总硬度等超标,已不适合饮用。该区存在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有:①山地丘陵区土壤pH值低,且表层土壤具有向强酸、强碱两极化发展的趋势,易引起重金属元素活化,危害人类健康;②沿海地带土地贫瘠,N、P、有机质等营养水平多属缺乏级;③乳山市和人口密集的乡镇地带表层土壤Hg、Cd、Pb、Zn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地质高背景、酸性表生环境和工业污染的共同作用,是造成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
正断层生长和侧向连接是最基本的三维地质构造问题,深入剖析其三维时 空演化过程对理解沉积盆地内正断层系统的形成与演化至关重要。 南海扩张时间和影响范围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发育大量正断层,并覆盖有高精度二维地震反射剖面,成为研究上述问题的理想地区之一。本研究以陆丰凹陷为研究对象,开展三维构造解析和建模研究,为正断层系统三维时 空演化过程提供一个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陆丰凹陷主控断层F1的生长和连接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晚白垩世—早古新世,两条断层分别形成并以孤立断层模式分别向两侧生长;早古新世—早渐新世,断层发生侧向连接作用合并为F1断层,连接处发育侧断坡;晚渐新世—中中新世,F1断层继续向两侧生长。基于F1断层定量分析(生长指数和断距),发现F1断层活动强度表现为先增加然后突然降低,其转折时间对应于T60界面,~23 Ma,较好地对应了西北次海盆扩张终止时间,说明南海北部扩张已经影响到陆丰凹陷。结合前人对珠江口盆地构造变形和演化研究,初步认为南海北部扩张波及的范围已跨过陆丰凹陷向大陆方向继续延伸,其北部边界可能对应于华南大陆南缘的滨海断裂带。本研究可为正断层系统三维生长过程研究提供案例,同时为南海扩张过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8.
鸣沙研究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鸣沙机制的主要观点和假说,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评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9.
EL60 1型蒸发器的观测是由测针和电铃 (ELECTRONICBELL)相互配合来完成的 (如图 1所示 )。当慢慢旋转测针使电铃刚发出声音时 ,可由测针上的刻度读出当时的水面高度。而蒸发量 =前一日水面高度 +降水量 -测量时水面高度。图 1 EL60 1型蒸发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当电铃出现故障时 ,为了得到蒸发量 ,必须目测调整针尖与水面恰好接触。在 2 0时观测时 ,光线一般不好 ,很难将针尖与水面做到恰好相接。因此 ,应始终保持电铃不出故障。有关电铃的资料十分少见 ,地面测报规范丝毫未提。为了维修的需要 ,根据实物绘成图纸 ,以方便大家参照…  相似文献   
80.
新密市气象站地处矿区,且紧临省道,空气中灰尘和杂质较多,因此雨量传感器经常出现雨量滞后或者雨量误差较大现象. 原因之一:翻斗阻塞,翻转不正常.解决的方法就是在降水来临之前,对雨量传感器的感应器进行彻底清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