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以2008年10月太湖实测数据为基础,用改进的指数函数和线性法拟合非色素颗粒物吸收和浮游植物色素吸收,根据二者的加和关系,建立总悬浮颗粒物吸收分解模型,依据参量的不同,分别构建了两个分解模型(Mod-4和Mod-5),两者都可以较好的分解出太湖水体浮游植物色素吸收和非色素颗粒物吸收,但Mod-5的拟合精度稍高于Mod-4.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太湖区域生物光学模型,精确反演水质参数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太湖沿岸水体CDOM吸收光谱特性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吸收光谱特性研究对于水色定量遥感反演具有重要作用.通过2007年6月10日至6月18日太湖沿岸68个CDOM吸收光谱曲线和水质参数实测数据,分析了CDOM吸收光谱曲线特征以及ag(440)、Sg值及其相关关系等,结果表明:太湖沿岸水体CDOM吸收光谱曲线表现为两种类型,贡湖湾CDOM吸收系数明显高于太湖其他沿岸水域,ag(440)最高值即出现在贡湖湾;同时,梅梁湾、贡湖湾、镇湖湾、光富湾等ag(440)高于沿岸水体平均值,而南部3个湖湾皆低于平均值.另外,贡湖湾Sg值较小,且与ag(440)呈现出较好的关系;而沿岸其它水体Sg值与ag(440)虽然呈现负相关,但关系不明显.这对于了解太湖水体CDOM特件以及定量反演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一直是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采用氨基生物炭作为覆盖材料,利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研究了上覆水不同pH及水流扰动条件下Cu(Ⅱ)、Pb(Ⅱ)在沉积物水界面间的原位释放特征,以及氨基生物炭对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原位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0 r/min或100 r/min水动力条件下,可移动态重金属离子有不断由沉积物向其他介质扩散的趋势,1.81 kg/m 2的氨基生物炭覆盖强度可降低Cu(Ⅱ)、Pb(Ⅱ)释放通量达89%以上,有效减小了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在pH=5的酸性及pH=9的碱性水环境中原位修复效果较差,水体中大量的H+或络合物均会削弱氨基生物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当上覆水在pH=7的中性条件时原位修复效果最佳.100 r/min水流扰动下的上覆水Cu(Ⅱ)、Pb(Ⅱ)含量在释放平衡时较0 r/min条件下高出0.036~0.096μg/mL,说明高强度的水流扰动易造成覆盖材料的扬起和浮动,导致覆盖材料与重金属发生解吸.  相似文献   
104.
选取疏勒河干流昌马堡、潘家庄和双塔堡水库站多年实测月、年天然径流作为数据资料,利用线性倾向、Mann-Kendall等方法,研究干流径流量年、年内、年际、季节变化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956—2016年干流年径流呈现昌马堡站[1.075×108 m3·(10 a)-1]>双塔堡水库站[0.253×108 m3·(10 a)-1]>潘家庄站[0.126×10 m3·(10 a)-1]的线性倾向率,且呈现增加变化趋势;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径流主要集中于5~9月,占年径流量的50%以上;径流年际变化均低于和高于多年平均值分别在20世纪70~90年代和21世纪00~10年代;径流不同站点和不同年代平均径流距平呈现差异性季节变化特征,夏季径流量增加对各站点年径流量影响最大;径流突变时间和特征因不同站点呈现不同变化特征,3个水文站突变点分别为1998年、2012年和2006年。研究结果对促进区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与科学调配,指导区域中长期水资源综合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5.
城市水荒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主要由供需矛盾突出引起的,而用水浪费、水质污染、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又加剧了供需矛盾的尖锐性。节约用水是解决水荒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6.
利用2000—2018年鲜水河断裂基线、蠕变资料,将场地缩放到统一尺度,分析不同资料反映的断裂活动特征,探讨断层活动与周边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显示:(1)跨断层近场水平形变资料表明鲜水河断裂活动具有明显分段性,按照断层活动速率大致分为北西段、中段和南东段,与地质上分段方式有一定差异;(2)跨断层近场水平形变资料能不同程度显示出偏离正常背景的活动变化,捕捉到附近中强地震前兆信息和震后调整变化,为地震危险性判定提供重要参考;(3)基线和蠕变反映的断层活动存在差异,基线活动明显高于蠕变,基线走滑速率为0.30~2.05 mm/a,张压速率为0.47~1.21 mm/a,蠕变走滑速率为0.14~0.62 mm/a,张压速率为0.12~0.29 mm/a;(4)蠕变和基线均显示研究区内的鲜水河断裂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北西段和中段活动强于南东段,基线资料显示2017年芦山MS7.0地震后张压活动总体加强。  相似文献   
107.
监测网的精度是通过它的网形和观测方案来实现,因而研究设计合理的观测网形和观测方案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以往一、二类设计分开单独进行解算不可能求得整体上最优,提出了非线性一、二类同步设计的新方法。该方法将一、二类设计的决策变量在一个模型中解算,可获得整体最优解。  相似文献   
108.
依据对黄土地层的孔隙度及颗粒组分等实测资料 ,初步认识到黄土的孔隙度具有从上向下波动减小的规律 ,波峰在黄土层 ,而波谷在古土壤层 ,也即黄土的孔隙度大于古土壤。黄土主要由粉砂、粘粒构成 ,并且黄土的粒度比古土壤要粗一些。黄土的孔隙度与黄土的颗粒组成具有相关关系 ,决定孔隙度大小的主导因素是颗粒大小  相似文献   
109.
黄河口水域渔业生态水环境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8、月对黄河口及邻近水域进行了渔业水环境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水深为5.0~16.5 m,S为26.3~31.0,溶氧饱和度为89.6%~110.9%,化学耗氧量为0.99~3.02 mg/L,总氮含量为0.141~1.74 mg/L,DIN为DTN的61%,NO3-是DIN的主要形态,总磷含量为0.010~0.059 mg/L。该海域主要污染物为铜、石油类、氮。共检出浮游藻类8门42种,浮游动物7类31种。  相似文献   
110.
胶州湾海水营养盐的分布及潜在性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5、8、10月胶州湾海区3个航次海水营养盐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区海水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利用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评价水质营养状况。结果表明,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以及活性硅酸盐的年均含量分别为0.335、0.028和0.725 mg/L,NO3-N是DIN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溶解无机氮含量的71.6%;8月营养盐含量高于5月和10月,营养盐的空间分布从东部河口区和北部养殖区两个高含量区向湾中心和湾口呈逐步递减之势;DIN∶P,Si∶DIN和Si∶P的比值年平均分别为53.9,2.03和57.7,活性磷酸盐为限制因素,胶州湾海域处于磷中等限制-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楼山河口和李村河口为中度营养-富营养,一旦有外界磷大量输入可能发生赤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