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99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81.
海南日月湾是典型的岬角弧形海湾,海岸类型多样,底质粒级较粗。基于实测的海流、表层沉积物粒度数据,分析了海南日月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分布特征,计算了泥沙起动流速与表层沉积物输运通量,探讨了表层沉积物运移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颗粒较粗,整体以含砾砂为主,其次为砾质砂、砂、砂质砾和粉砂质砂,呈圆斑状零星分布;沉积物粒级组分从最细的黏土到最粗的砾均有分布,细颗粒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侧和西侧近岸海域,粗颗粒呈NS向条带状分布于研究区中南部海域,呈现中部分选差、周边分选好的特征;研究区泥沙起动流速在近岸自东北向西南递增,在远岸自东北向西南先减小后增大,粒径对泥沙起动流速的影响大于水深,靠近分界洲岛海域,单纯的潮流作用只能使部分颗粒发生再悬浮,表层沉积物平均日净输运通量介于0.04~3.7 kg m-1 d-1,净输沙方向总体呈SW向,平均日净输运通量在东北侧海域明显高于西南侧海域,涨潮段单宽输沙率略大于落潮段单宽输沙率(R4站位除外),涨、落潮段输沙方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82.
脉冲星PSR B0329+54的多波段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1999年3月12日至6月8日,使用国家天文观测中心乌鲁木齐南山站25m射电望远镜在0.327GHz,1.5GHz,2.3GHz,4.8GHz和8.4GHz频段,对脉冲星PSRB0329+54进行的多波段观测结果,PSRB0329+54的辐射呈幂律谱,并出现频谱转折现象,低频段谱指数为1.59,高频段为2.45,平均谱指数为1.72五个频段上的平均脉冲轮廓的角宽度和二个民分峰值间的角宽度都随频  相似文献   
283.
自1993年乌鲁木齐天文站25m射电望远镜建成以来,除了不断完善VLBI观测系统外,还选择发展了具有科学价值的单天线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其中基于常温接收机的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观测系统已经于1999年5~6月间建成。该系统建立在25m射电天线的18cm波段上,消色散采用了2×128×2.5MHz多通道滤波器和数字化器,并由PC机完成数据采集。同时进行的脉冲星工作还有92cm及其它波段的脉冲轮廓监测,对0329+54的多波段观测得到了它的频谱。在25m天线的1.3cm波段上建立了基于声表面波频谱仪和频率综合器的分子谱线观测系统,对水脉泽的观测已经发现了十几个可能的水脉泽源,观测结果正在认证当中。  相似文献   
284.
285.
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晚前寒武纪热水沉积作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晚前寒武纪在拨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发育厚度较大的层状硅质岩层,岩石化学成分较单一,硅质矿物含量90%以上,岩石富Fe、Mn,相对贫Al、Ti、Mg。岩石贫微量元素,但富Ba、As、Sb、Ag、U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低,Ce呈明显的负异常,轻稀土含量大于重稀土含量。δ^30Si值变化范围为0.0‰ ̄0.7‰,δ^18O值变化范围为20.1‰ ̄23.6‰。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86.
晚震旦世时,在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地带发育一套层状硅质岩建造,岩石化学成分纯净,SiO2含量在90%以上,其它化学成分含量均很低。但Fe和Mn相对富集,而Al,Ti,Mg相对贫乏。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大,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相对地壳克拉克值偏低,仅U,As,Sb,Ag,Ba等富集。岩石的δ^30Si为0.0‰~0.7‰,δ^18O为20.2‰~23.6‰,δ^30Si和δ^18O值及岩石的形成温度清楚地  相似文献   
287.
湘黔桂地区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湘黔桂地区晚前寒武纪发育厚度较大的层状硅岩层,岩石化学成分纯净、硅质矿物含量95%以上,岩石贫微量元素,但富Ba、As、Sb、Ag、U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低;Ce呈明显的负异常,轻稀土含量大于重稀土含量;δ^30Si值变化为0.0 ̄0.7‰,ε^18O值变化范围为20.1 ̄23.6‰。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为介于热水沉积与生物沉积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288.
分析了当前学生测绘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室仪器的管理到学生实习的管理各方面都做了有益探讨,提出一种实习管理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可视化管理学生实习系统的功能要求及实现做了设计。  相似文献   
289.
水下地形测量时遇到高密度悬移质沉积物的水域,单频测深仪声波信号被沉积物或污泥吸收而消失,测深数据无法采集。尤其在近海动态的海域测量,淤泥深可陷至膝盖的海滩,常规的方法是利用测船借涨潮之机来获取断面线上滩涂数据然而潮水冲击淤泥使高密度悬移质增厚,导致测深仪无法获取测深数据,又不能及时进行补测—例如:在钱塘江杭州湾南岸的曹娥江口门、余姚新陶家路闸、慈溪等滩涂上断面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并在相对静态的湖漫水库,按照设置的重叠带对相同河床底质进行不同仪器、不同频率的测深试验,选择几种计算方法来互查互检,对不同仪器不同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均取得成功,从而实现高密度悬移质沉积物下的水下地形测量。  相似文献   
290.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北羌塘地区分布的新生代火山岩形成的时代、物质来源和构造环境,通过各种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测试方法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火山岩主要形成时代为古近纪,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该区发育一定比例的标准埃达克岩(adakite),代表地区的12件埃达克岩样品,其SiO2含量≥56%(59.05%~67.80%),Al2O3≥15%(15.43%~16.63%),MgO<3%(0.47%~2.98%,1件样品3.21%),Mg#>20(21.2~56.5),Na2O/K2O>1(1.03~1.76),Sr>400×10-6(609.6×10-6~3008.0×10-6),Y≤18×10-6(4.53×10-6~13.76×10-6),Yb≤1.9×10-6(0.44×10-6~1.35×10-6),Sr/Y≥40(44.3~314.68),La/Yb≥20(20.11~69.26),δSr正异常(1.02~7.66,3件样品0.82、0.93、0.97),δEu正异常或微弱的负异常(0.77~1.36),LREE富集,H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Nb、Ta、Ti)明显亏损,87Sr/86Sr>0.704(0.707101~0.707923),143Nd/144Nd<0.5126(0.512382~0.512448),40K-40Ar、40Ar-39Ar测定时代分别为28.2~32.2Ma,38.1~46.8Ma.上述特征除表明该套古近系埃达克岩岩浆源处于加厚的下地壳环境外,可能还代表了在高原演化过程中,北羌塘地区滞留在下地壳和上地幔的"洋壳残片"部分熔融并在地表喷发的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