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以紫色土为材料,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土体的土壤温度日变化,小麦生育期变化动态和土壤水分动态,并探讨了不同土体的水热特性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上砂下壤土体和全砂土体的水热动态和小麦生理代谢较为协调,上壤下砂土体和全壤土体的土壤含水量较高,但土壤日温差较小、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较低,不利于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以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长江上游山地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根据土壤粘土矿物组成分类,划分了粘土矿物地带。采用土壤结构恢复试验,比较了不同粘土矿物组成土壤的结构形成特征。  相似文献   
13.
何毓蓉  廖超林 《山地学报》2006,24(5):I0001-I0002,F0003
长江上游地区的侵蚀、滑坡和泥石流发生普遍而严重。选择典型区对侵蚀、滑坡和泥石流土体的微形态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土性进行比较研究,有重要意义。在贡嘎山东坡、川中丘陵盐亭、三峡库区云阳、云南东川蒋家沟分别采集代表性侵蚀、滑坡和泥石流土体剖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下述研究结果:(1)不同侵蚀强度的研究区土体特性有所不同,但共同特征是发育浅、颗粒粗、易分散等,有利于侵蚀形成;也相应形成一些侵蚀土体的微形态特征,如粗骨颗粒聚积状微形态、细土物质微区淋蚀现象、埋藏土层微形态特征等。(2)在滑坡土体,发现一些有利于滑坡形成的土体特性和微形态特征,如骨骼颗粒细化和蚀圆化、吸水性强的指纹状微结构等。在滑塌面上形成特殊的土体微形态,如拉张微裂隙、强光性定向粘粒集合体、玻璃质形成物、铁锰分离物等。(3)泥石流土体土性特殊,并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土体微形态特征,如湖泥状基质、骨骼颗粒泥质包裹体、错断微裂隙等。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三类土体的土性和土体微形态也有异同。对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活动性等都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侯光炯院士从事土壤学研究70余年,为我国土壤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紫色土研究上有独到的见解,取得了很多令人注目的成果.尤其是他独树一帜地、创造性地提出了土壤生物-热力学理论,在发展我国独自的土壤学理论研究上有卓越的建树.  相似文献   
15.
贡嘎山东坡亚高山林区土壤的微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贡嘎山东坡海拔2200一3600m的亚高山林区,有原始森林(包括成熟林和过熟林)、次生林、新生林和砍伐迹地等林地类型。研究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对了解该区土壤演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有重要意义。分别采制上述不同土壤类型或林型下的土壤表层和表下层的原状土祥,制取土壤薄片,进行土壤微形态学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贡嘎山亚高山不同土壤或林型下的土壤,在土壤细粒物质、土壤骨骼颗粒和矿物、土壤有机质转化、土壤微结构等微形态特征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和差异。从这些土壤微形态特征,分析了土壤演化特点和趋势及与生态环境条件演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土壤微形态学从20世纪30年代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广泛应用于土壤学各个领域,解决了很多土壤学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土壤微形态学方法进行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与国内比较,国外土壤微形态学各方面的发展都更早、更为成熟.从国外土壤微形态学的发展简况以及土壤微形态学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研究最新进展进行报道,如土壤发生与分类、土壤肥力与土壤环境、考古与第四纪等,以期对国外土壤微形态学的研究成果做一初步的小结和为国内土壤微形态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何毓蓉 《山地学报》2006,24(3):384-384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水耕人为土剖面,模拟不同的水热条件,研究其诊断层土壤特性(pH、EC)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其他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温度下,土壤的pH值有变化,但变化不显著.土壤的EC变化比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的EC增大.(2)水耕熟化和发育程度较高的水耕人为土的电导率较高(土壤旱强碱性的除外),水耕表层的电导率比氧化还原层高.(3)土壤特性(pH、EC)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4)不同水热条件下水耕人为土土壤pH、电导率动态变化特征,可用动态变化函数方程进行拟合.研究结果对土壤系统分类定量指标建立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贡嘎山东坡林地土壤的诊断特性与系统分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贡嘎山东坡寒区林地在海拔2200~3650m的典型土壤,其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主要有暗瘠表层、漂白层、雏形层、石质接触面特征、常湿润土壤水分状况和寒冻、寒性、冷性或温性土壤温度状况.由于泥石流和冰川堆积物对所发育土壤性状有很大影响,提出了划分泥石流岩性特征和冰碛物岩性特征及其诊断指标.根据本区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对研究区典型土壤进行了检索,在分类中首次根据泥石流岩性特征和冰碛物岩性特进行了土壤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方山区土壤退化成因主要是土壤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人地系统矛盾尖锐、土壤侵蚀的动力作用、盲目开发和工矿建设的影响.应从建设本区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调整农业结构、建立持续发展的农业优化模式和政策上采取防治土壤退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