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1.
流固耦合问题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传统的渗流理论一般假设流体流动的多孔介质骨架是完全刚性的,即在孔隙流体压力变化过程中,固体骨架不产生任何弹性或塑性变形,这时可将渗流作为非耦合问题来研究。这种简化虽然可以得到问题的近似解,但存在许多缺陷,而且也不切合生产实际。比如: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孔隙流体压力会逐渐降低,将导致储层内有效应力的变化,使储层产生变形。近年来,流固耦合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涉及许多领域。该文介绍了有关工程涉及到的流固耦合问题,重点针对油、气开采问题,介绍了储层流固耦合渗流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和理论进展,包括单相、多相流体渗流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及有限元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12.
兴城南部深层气田火山机构地震反射特征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营城组火山岩是松辽盆地北部大庆兴城深层天然气的主要储集体,天然气的富集主要受火山机构控制。火山机构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即火山堆积高地、围斜构造和火山口,在地震剖面和水平切片上反射特征明显。本文通过大量地震剖面和水平切片的研究,从火山机构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其与上叠沉积层的接触关系入手,归纳总结出火山机构的14种地震反射特征,进而在兴城南部营城组识别出15个火山机构。地下火山机构的识别与研究对于松了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求合理的气田压力系统划分方法、促进现场技术人员准确而快速地划分气田压力系统,根据气田实际情况,探讨气田压力系统划分原则、思路和步骤.结果表明:划分气田压力系统时,低渗气田宜遵循"就近、同层、同时、同流体、宜粗不宜细"原则,而中高渗气田宜遵循"就近、同层、同时、同流体、同压降"原则;划分时应按照投产顺序,由单井、井...  相似文献   
14.
广安气田勘探开发层位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六段和须四段。储层砂体为三角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为典型低孔、低渗孔隙型储层。气藏分布受构造和或岩性控制,发育了构造气藏、构造—岩性气藏和岩性气藏。为指导气田开发井位部署与合理配产,根据试采资料研究了气井产能特征,并把气井产能划分为Ⅰ、Ⅱ、Ⅲ和Ⅳ4大类7亚类,各类气井产能差异大,产水量差异也大,其中Ⅰ类、Ⅱ_1亚类和Ⅲ_1亚类气井产能较好或较稳定。通过分析控制广安气田气井产能的因素,认识到储层沉积微相、单井动储量、构造位置、产水量与工艺措施对气井产能有重要影响。在水动力强的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相带中,单井控制动储量越大,构造位置越高,产水量越小,压裂和储层保护措施相对合理,气井往往具有较高产能。  相似文献   
15.
大庆兴城南部火山岩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庆兴城气田主力储层为营城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表明,该区营城组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利用岩心、薄片分析资料,对兴城南部火山岩储层进行了研究。熔岩中储集空间以气孔和脱玻化孔为主,火山碎屑岩中则主要以粒内、粒间孔和溶孔为主。火山岩储层物性差异显著,储层发育状况受火山岩岩性和火山岩相、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影响。火山岩岩石类型与火山岩相决定了储层原生孔隙的发育状况;成岩作用对原生孔隙进行了改造;构造作用产生构造裂缝,对储层起到有效的疏导作用。综合分析认为,近火山口相带火山岩储层物性好,是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6.
数值试井技术在凝析气藏边界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为一种新兴试井解释技术,数值试井技术在油、气藏复杂边界形态描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处理非均质、复杂边界油气藏问题的优点.通过对塔中某区块凝析气藏测试资料综合分析评价,探讨了综合运用解析试井及数值试井进行联合分析方法,将测试动态成果和地质静态成果进行对比,相互验证、补充,实现了对油、气藏外部复杂边界形态的精细描述,落实该气藏边界情况,为该区块凝析气藏下一步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木孜塔格蛇绿岩沿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继续分布,由质橄榄岩,堆晶岩和火山岩3个单元构成,其中,蛇绿岩各单元呈构造混杂出露;尖晶石仅见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中,呈他形一半自形,对尖晶石的成分分析表明,这些橄榄岩经历了从洋中脊到俯冲带环境的变化,而最终在俯冲带就位,因此属SSZ型蛇绿岩,这对探讨昆仑山的演化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